1秋天汤水推荐:双银百合汤
材料:银耳50克、银杏10粒、百合30克、红枣8枚(去核)、冰糖适量。
做法:银耳先煮片刻, 再放入银杏、百合、红枣煮沸后,改用小火加入冰糖稍炖即成。
功效:双银百合汤有养阴润肺的功效。
做法:银耳先煮片刻, 再放入银杏、百合、红枣煮沸后,改用小火加入冰糖稍炖即成。
功效:双银百合汤有养阴润肺的功效。
2秋天汤水推荐:川贝炖秋梨
材料:秋梨1只、川贝母粉5克、冰糖10克、水
做法:取秋梨1只,挖去核后,填入川贝母粉5克,加冰糖10克,加水适量,文火炖熟,吃梨喝汤。
功效:秋梨性凉、味甘微酸,具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功效。此炖梨对于痰热、咳嗽的患者疗效最佳。
做法:取秋梨1只,挖去核后,填入川贝母粉5克,加冰糖10克,加水适量,文火炖熟,吃梨喝汤。
功效:秋梨性凉、味甘微酸,具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功效。此炖梨对于痰热、咳嗽的患者疗效最佳。
秋天汤水推荐:胎菊蜂蜜饮
材料:胎菊6克、蜂蜜适量、水
做法:取胎菊6克,蜂蜜适量,开水泡服代茶饮。
功效:野菊花性味辛、苦、凉,具有疏风清热、消肿解毒的功效。
做法:取胎菊6克,蜂蜜适量,开水泡服代茶饮。
功效:野菊花性味辛、苦、凉,具有疏风清热、消肿解毒的功效。
秋燥甚么时候出现?
秋燥是人在秋季感受燥邪而发生的疾病,病邪从口鼻侵入,初起即有伤津的症状。燥有两种不同的性质:一偏于寒,一偏于热。秋燥是外感六淫的病因之一,人体极易受燥邪侵袭而伤肺,出现口乾咽燥、咳嗽少痰等各种秋燥病症,临床上分为「凉燥」、「温燥」二种类型。
3秋冬燥邪引起身体问题:声音沙哑
秋燥中,咳嗽最要命。其实口喉部位也是最容易判断身体是否乾燥的地方,症状较轻的会出现声音嘶哑、喉咙疼痛以及口腔溃疡等症状。有些人会咳嗽、声哑气喘不停,特别容易于夜晚发作,进而无法安心入睡。还有些体质差的人会将这种秋咳一路持续入冬,或转变为慢性支气管炎等严重症状。
4秋冬燥邪引起身体问题:鼻敏感
中医认为,鼻敏感多为肺虚所致。每逢秋天,十个人里会有九个患有鼻敏感问题。鼻黏膜在秋天特别容易乾燥,一旦乾燥,又用手指去挖,由于鼻黏膜附着丰富毛细血管,最终会导致鼻子出血。此外,也有一些人会不停地流鼻涕、打喷嚏。
5秋冬燥邪引起身体问题:皮肤乾燥
皮肤在乾燥的环境下特别容易出现缺水、瘙痒甚至皲裂的情况。如果你经常抓痒甚至舔嘴唇,说明肌肤已经相当缺水。这个时候你最重要的就是要补水,每天定时喝水,也可以多喝一下缓解秋燥的汤水。
6秋冬燥邪引起身体问题:头髮乾燥
秋天乾燥,气血循环变差,血液无法将养分带到头髮毛囊,令头髮容易出现乾燥枯黄的情况。
7秋冬燥邪引起身体问题:便秘
秋天体内水分过度蒸发,加上肠胃功能变弱,不少人都会出现大便乾结的情况。
纾缓秋燥食物
蜜糖水有助滋阴润燥,而且晨起吃粥可健脾胃,而性平、滋润的食物也是首选。例如梨(生吃或蒸熟再吃均可)、百合、玉竹、沙参、石斛、马蹄等,都可润心肺、养胃阴。而带有胶质或是质地黏稠的食物也有「润」的效用,例如银耳、海带、山药、莲藕、秋葵、海参、海蜇皮等。
减少食用的食物
至于炸烤、辛辣等燥热的食物则应尽量避免,以免耗伤津液、加重秋燥症状。此外,早睡早起、多做缓慢放鬆的运动,都可有助对抗秋燥。
防秋燥谬误及真相
在运用补阴药达到滋阴润燥目的之同时,需要考虑不要滋补太过,慎防阻碍脾胃运化。过量滋阴,有机会出现胃胀、消化不良、无胃口,甚至噁心的反应,对于平时肠胃消化功能较差的人,更要格外小心。
注册中医师杨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