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Art Basel 2024 重温当中必看大师作品:Joan Miró、毕加索、Henri Matisse、朱铭、E

Lifestyle

回顾Art Basel 2024 重温当中必看大师作品回顾Art Basel 2024 重温当中必看大师作品:Joan Miró、毕加索、Henri Matisse、朱铭、Egon

READ MORE

登入 Cosmart 浏览本网站可获取积分

立即登入/登记

回顾Art Basel 2024 重温当中必看大师作品:Joan Miró、毕加索、Henri Matisse、朱铭、Egon

今年展览汇聚多达来自40个国家和地区的243家顶尖艺廊的Art Basel于昨日圆满结束,当中展览汇聚了来自40个国家和地区的243家顶尖艺廊,其中包括「艺聚空间(Encounters)」和「策展角落(Kabinett)」。然而有哪些艺术家的精彩作品需要我们再次回顾?大师级艺术家如Joan Miró、毕加索、Henri Matisse、朱铭等等的作品,你又看过了没有?现在,让我们一起再次重温大师永垂不朽的作品。

ADVERTISEMENTCONTINUE READING BELOW

Egon Schiele:《Portrait of Helene Grünwald and her Daughter, Lennie, 1918》

奥地利的画家Egon在二十世纪初崭露头角,成为一位极为重要的具象画家。他以笔下的人物肖像和自画像展现出修长扭曲的姿态和显着的特徵,同时也描绘了许多关于维也纳市景的作品。此次的展览向我们展示了他真实的经典之作《Portrait of Helene Grünwald and her Daughter, Lennie》。

生于1890年的席勒在奥地利图林镇出生,并在纳美术学院学习艺术。自1910年开始,他开始创作裸体画,这些肖像作品让外界对他产生了褒贬不一的评价。这些油画和素描大多以女性为主角,呈现出扭曲变形的姿态和瘦骨嶙峋的肢体,奇异而坚毅的线条散发着一种野性原始的性力量。在1910年代初期,席勒与年轻貌美的情人华莉在奥地利各地的城镇间流浪,然而,他们特立独行的生活方式以及席勒作品中那些当时被视为色情的生动细节,让他们遭受了批评和排斥。席勒甚至曾因为他的作品触犯了禁忌而被短暂监禁。儘管如此,他仍然持续着他的绘画创作。

在他短暂而激烈的生命中的最后几年,席勒的成就开始展现出来。1918年,他的50件作品在维也纳分离派的第49届展览上展出。然而,席勒没有机会亲眼目睹自己的成就。在同年,他怀孕的伊迪芙因西班牙流感疫情去世,三天后,席勒也离世,享年仅28岁。

ADVERTISEMENTCONTINUE READING BELOW

Joan Miró:《Painting, 1933》

Joan Miró,这个名字在欧洲与毕卡索和达利并驾齐驱,他是20世纪西班牙最负盛名的艺术家之一。在他丰富的创作生涯中,他一直热衷于诠释日常物品并发掘其中的诗意。他于1933年创作的油画《Painting》源于他对杂誌的收藏兴趣,他剪下杂誌中不同的「物件」,拼贴成作品。

Miró曾经说过:「我越来越重视在作品中使用的材料,我希望观众在作品前就能感受到冲击,所以我认为丰富而有力的材料是必不可少的。这样,诗意就能透过塑造的媒介来表现出来。」在他的作品中,他多用木材、黄铜板、砂纸、沥青等进行创作,并时常应用凿孔、拼贴,各具独特的方式去表达。

Miró绘画中的星星、月亮和太阳,这些抽象符号则被视为抽象画的经典,也是他最着名的绘画风格。然而,实际上,Miró受到立体派、超现实主义甚至达达主义的影响,他的画风多变。

毕加索:《Le Peintre et Son Modele》

大家对毕卡索应该非常熟悉吧!他是西班牙的着名画家、雕塑家、版画家、陶艺家、舞台设计师和作家。这次,在Art Basel上,我们有幸欣赏到他的作品,其中包括《Buste de femme》和《Le Peintre et Son Modele》等作品。

他和法国立体主义画家兼雕塑家Georges Braque为立体主义的始创者,被誉为20世纪现代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并留下了超过两万件作品。

毕卡索的作品在20世纪的现代艺术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他被公认为现代艺术的先驱之一,其创新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对当时的艺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毕卡索以其立体主义和颠覆性的艺术观念,挑战了传统艺术的界限。他对形式和结构的重塑,以及对颜色和线条的大胆运用,打破了传统绘画的规範,开拓了新的艺术表达方式。

来到三月尾声!近日必看展览还有位于JPS、Soy Gallery、油街艺术空间等 不同展览现正进行中!Art Basel 2024|5大看点及门票售价公开:云集多国艺术品、免费艺术论坛ADVERTISEMENTSCROLL TO CONTINUE

毕加索:《Buste de femme》

他的作品展现了对物体的多重视角和折衷主义的特点,使观众在欣赏时能够体验到视觉上的冲击和情感上的共鸣。他的创作风格多变且丰富,从立体主义到超现实主义,从抽象到具象,他不断地探索和挑战艺术的界限。

毕卡索的作品在当时引发了极大的迴响和争议,并成为后来许多艺术运动和风格的重要影响力,如抽象表现主义和立体派。他的绘画风格和创新思维为现代艺术的发展开启了新的道路,并对后世的艺术家产生了深远的启发。因此,毕卡索被认为是20世纪现代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之一。

ADVERTISEMENTCONTINUE READING BELOW

朱铭

朱铭以其雕塑作品和绘画作品而闻名于世。他被认为是当代中国最重要的雕塑家之一,并且在国际艺术界也享有很高的声誉。他的艺术作品展现了对人性和社会议题的深刻触动——既表达了对人性的关怀和对人类经验的探索,同时也阐述了对社会现象和政治议题的批判。他的作品充满了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并且通过艺术来传达对人类价值和尊严的思考。

朱铭的作品通常以人体形象为主题,他以独特的风格和技巧塑造出具有强烈表现力和情感的雕塑。他的作品融合了写实和抽象的元素,并且注重细节和肌理的呈现。他的雕塑作品常常呈现出肢体扭曲、表情凝重的形象,这种形象让人感受到强烈的内心情感和思想的冲击。

此外,朱铭的绘画作品也受到广泛的讚誉。他的绘画作品以笔触简洁而有力、色彩浓烈而丰富为特点。他的绘画作品常常呈现出对人类命运和社会问题的关注,同时也表现了对自然环境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Henri Matisse:《Intérieur - porte ouverte , ca. 1920–1921》

Henri Matisse的作品《Intérieur - porte ouverte》展示了他在艺术创作中的独特风格和艺术观念,具有多重价值。

首先,这幅作品展示了Matisse对色彩的敏锐感知和对色彩运用的大胆创新。他以鲜豔而丰富的色彩营造出生动而充满活力的室内场景,这种色彩的运用方式让观众感受到了缤纷和喜悦的情绪。透过色彩的选择和组合,Matisse在作品中营造了一种和谐的视觉平衡,使观众沉浸在画面中的丰富色彩之中。其次,这幅作品展现了Matisse对形状和线条的简化和抽象处理。他将场景中的物体和形式简化为基本的几何图形和曲线,并运用大胆的线条和流畅的形状来营造出一种平面感和节奏感。这种抽象处理使作品更具现代感,同时也突显了Matisse对构图和视觉结构的重视。

此外,这幅作品展示了Matisse对室内场景和空间的感知和描绘。他通过巧妙的布局和透视效果,营造出一种深度和开放感,使观众感受到了空间的延伸和流动。这种空间的呈现方式既展示了他对真实世界的观察,又展现了他对艺术空间的重新构想和再创造。

Matisse的作品对后世艺术家和艺术潮流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的创新表现、大胆的色彩运用、形状和线条的抽象处理以及对空间的感知和描绘,启发了许多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的探索和实验,并推动了现代艺术的发展和演变。

Kees van Dongen:《Vase de fleurs, ca. 1908》

Kees van Dongen为杰出的荷兰画家,其作品在20世纪初的艺术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对女性形象的描绘而闻名。Kees van Dongen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创造了一种充满活力和表现力的绘画风格。他运用鲜艳的色彩和丰富的笔触,将主题呈现出生动且具有冲击力的形象。他的作品展现了对现代社会、都市生活和女性角色的独特观察和诠释。

作品《Vase de fleurs, ca. 1908》是Kees van Dongen在静物绘画方面的代表作之一。这幅作品展示了他对花卉的热爱和对色彩的敏锐感知。他运用鲜豔的色彩和大胆的笔触,创造出充满生命力和动感的花朵和花瓶形象。这幅作品展现了他对自然界中丰富色彩和形式的敏感,并以独特的视觉语言表达出来。

专访本地艺术家章柱基 Kila Cheung:「只要保持好奇,便能成就每件作品的诞生。」专访上海芭蕾舞团、上海崑剧团、上海评弹团 潜入採排现场及大谈将来港上演的作品背后概念ADVERTISEMENTSCROLL TO CONTINUE

Kees van Dongen:《Les deux Parisiennes - Le sentier de la vertu , ca. 1907》

作品《Les deux Parisiennes - Le sentier de la vertu , ca. 1907》则是他对巴黎妇女形象的描绘。这幅作品展示了他对都市女性的观察和诠释,通过鲜明的色彩和富有表现力的笔触,捕捉到了她们的自信、优雅和性感。这些作品在当时的艺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成为他的代表作之一。

他的绘画风格和对女性形象的描绘启发了许多后继艺术家,并成为当代艺术中的一部分。他的大胆色彩和独特风格在野兽派和表现主义等艺术潮流中产生了影响,并为后世的现代艺术开辟了新的视野。

ADVERTISEMENTCONTINUE READING BELOW

霍刚

人称「东方画会」八大响马之一的霍刚,画作中经常出现圆型加长条的几何组合,这被他戏谑为 「珍珠奶茶」和「吸管」。独特而抽象的图象,融汇了霍刚近一个世纪东西思想碰撞的哲学精华, 也浓缩了他数十年来对绘画的孜孜发掘。他藉由点与线的反覆堆叠,揭示绘画的内涵,在西方媒介营造的诗意中,亦蕴藏着东方精神哲理。 

耄耋之年,作为国际现代艺术浪潮的重要华人艺术家,霍刚乘「艺术三月」之势来港办展。名为 《再遇・归来》的香港・南京双城个展,首站来到香港,展现这座世界艺术港湾与霍刚的相遇与交融。

霍刚1932年生于南京,七岁时随家人移居重庆。孩堤时,霍刚即展现对艺术的兴趣,常以家具当画布,战时纸张甚缺,他就在墙上、抽屉背板上偷偷作画。1949 年,霍刚随遗族学校抵达台湾, 隔年入读台北师範学校艺术科,开始探索前卫艺术。然而,当时的学校教育并不足以满足他对艺 术的庞大渴求,课堂之外,霍刚为求进步,决定自己另觅老师,就此结识了影响他艺术生涯的李仲生。 

李仲生是台湾现代艺术的先驱和艺术教育家,启发学生不在技巧而是观念,喜欢在咖啡厅设流动教室。向李仲生学习期间,霍刚开拓了更自由的创作方式:「最深刻的是他(李仲生)提到画画有很多内容,这个内容不只是文学,还有很多学问在裏面。当我以为画画就是这种表面(的呈现),老师则提示我们,画画不是这么简单,艺术裏面是很深奥的,你要慢慢去学习、慢慢去想、 慢慢去体会。」 

在这时期,霍刚与志同道合的同侪们,受李仲生的观念所启发,共同创立了「东方画会」,决定 脱离传统,探索绘画的未来,成员以李元佳、萧勤、 夏阳、欧阳文苑、陈道明等人为首,被誉为 「八大响马」。 

Antoni Tàpies:《Duat, 1994》

Antoni Tàpies是抽象表现主义和后抽象表现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并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新的媒材应用而闻名,也被誉为20世纪后期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

Tàpies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对艺术的革新和对存在主义思想的探索。他的作品融合了抽象和具象的元素,通过大胆的笔触和质感丰富的材料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他将自己的创作视为一种对内在精神世界的探索,并通过艺术来表达个人的情感、哲学和对人类存在的思考。

Tàpies的作品通常以厚重的涂层和磨砂效果为特点,他喜欢使用泥土、石灰、沙子、木屑等非传统媒材,并与油漆和颜料结合。这种媒材的运用赋予了他的作品一种独特的质感和触感,同时也加深了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Tàpies的作品常常呈现出抽象的符号、文字和符号性的图案,这些元素彰显了他对宇宙、存在和神祕主义的兴趣。他的作品往往具有一种静谧而沉思的氛围,同时也带有对社会现实和政治议题的批判性意味。他的创作风格和主题经常与西班牙的文化和历史背景有关,并对大众文化、宗教和哲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反思。

 

TOPIC Lifestyle艺术家  Art Basel  艺术展览

by Helly Wong 立即登记接收 订阅电子报,获得更多资讯、体验及礼遇 SIGN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