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邦美术馆国际大展《真实本质:罗丹与印象派时代》于5月4日开展,展出罗丹70余件雕塑之外。本次,《美丽佳人》将带读者阅读《你必须努力工作──罗丹论》,透过,发现雕塑家之于诗人的影响,在捕捉大师的创作心灵之时,倾听雕塑与诗的交流对话。

姿势在罗丹作品中的诞生──《远古人》
《塌鼻人》展示了罗丹如何透过一张脸孔找到自己雕塑的道路,而《远古人》则证实了他对身体的优越掌控力。(Souverain tailleur d’ymaiges)原本是中世纪的雕刻大师们,以毫无嫉妒的庄重评估给予彼此的美誉。因为罗丹雕塑的特质与优异,他实至名归地获得这个称号。
这是一尊全身充满活力,表情与真实人体身躯相符的雕像。他的脸颊透露出沉重而清醒的痛苦,同时又期望着一种觉醒的解脱,这种期望轻轻地表现在身体的不显眼处。从头到脚,每一个部位都彷彿有一张嘴在说话,即使是最挑剔的评论家也找不到眼睛呆滞或模糊的地方。
这个男子的身体彷彿从地底深处获得力量,且涌入了血液之中。这个雕像就像一棵树的侧影,在三月的暴风雨中颤抖着。夏天的果实生命充盈,不再留在树根,而是逐渐向上延伸,面临大风将会折断的枝条。
这尊雕像还有其他的特点, 它标誌了(gestures)在罗丹作品中的诞生。这姿势如此有力而强劲地生长,宛如春天涌现的泉水,在躯体全身荡出轻柔涟漪。这种姿势在黑暗的远古时代甦醒,随着岁月的流逝,在躯体的广度中成长,从过去的世纪延伸至未来的世纪。

它犹豫着从举起的双臂中开始伸展,其中一只手搭在头上,这双臂如此沉重,以至于其中一只手再度高高地停在头顶高处,但已不再沉睡,而是被唤醒,渴望着迎接世纪的伟大事业,一项无穷无尽、难以估量的工作。他的右脚已準备踏出第一步。
有人会形容这样的姿势就像憩息在一朵未开的蓓蕾,但一旦思潮涌动,花瓣便会绽放,那位《圣约翰施洗者》(Saint John the Baptist)走出来了。他犹如千言万语般展开双臂,脚步轻快,似乎感知到另一个人即将跟随着。施洗者的身体经历了严峻的锻鍊,他经历了沙漠的灼热、饥饿的煎熬、疼痛的折磨,以及乾渴的考验。
他坚忍不拔,成为一位坚强的人,他枯瘦的苦行身体像开叉树木,依附在高昂的阔步上。他走着,走着,好像世界的距离都在他的体内,让他尽情阔步前行⋯⋯他的双臂像是对这种人生行走的诉说,他的手指分开,如在空中把一路行走的轨迹划出来。
这位圣约翰是罗丹作品中的第一位行走者,随后他创作了许多行走者形象。《加莱义民》(The Burghers of Calais)一一开始迈出他们沉重的步伐了,所有的行走彷彿都在为《巴尔札克》那伟大而具挑战性的迈步做出準备。

捕捉生命真正内在与独特的姿态──〈夏娃〉、《冥想》、《心声》
罗丹的站立雕像姿态进一步发展,就像燃烧纸张所涌起的皱纹,具有更坚强、专注和生动的特点。如那个原本要置放在《地狱门》顶端的〈夏娃〉(Eve),她的头部深垂下来,双臂合拢在乳房的阴影下,宛如发抖一般地冻结。她的背部丰满,颈项近乎扁平,身体前倾,像是在倾听未来的呼唤,一种陌生的未来已经开始启动。然而,未来的引力却将她向下挤压,使她丧失生命自主权,无法自拔地陷入母性深沉谦卑的奉献之中。
罗丹在他的雕像中不断地弯腰向内聆听,紧密地连接到自我深处。这种姿态可以在令人难忘的雕像《冥想》(Meditation)和《心声》(The Interior Voice)中见到,特别《心声》是为了纪念诗人雨果(Victor Hugo)而创作的,它深深地刻在纪念碑上,几乎被愤怒的声音所掩盖。从未有过像这样的身体能够如此凝聚内在的自我,被灵魂所压制,却依靠血液的力量坚持下去。颈部倾向弯曲,身体向前倾斜,抬起来支撑着,聆听着遥远生命的呼喊,引人注目的姿态强烈地传达出从未见过的事物,一种更深层的意义。
令人惊讶的是,有一座雕像没有手臂,罗丹一定是认为手臂是过于轻鬆的传达,因为它会阻碍人捕捉生命的真正内在与独特。当人们看到这些雕像时,会想起杜丝(Eleonora Duse,1858-1924)在演出邓南遮(Gabriele d’Annunzio,1863-1938)戏剧时,那伸出无助手臂,传达被抛弃的痛苦样貌。在这一幕,她用一种超越可见的肢体印象来传达深刻情感,这是表演中最难忘的一刻。
在戏剧中,手臂根本是多余的概念,一种夸张、奢侈,可以随时将它捨弃以表达真实情感之物。杜丝在那一刻表示她已经放弃了多余的东西,宁愿放下杯子去喝溪水。这种全然的表达也出现在罗丹所有的无臂雕像中,站在它们面前就像从始至终观看完整无缺的身体,它不容许多余的补充,却未丧失任何重要的东西。
所谓的缺失并不仅仅指事物本身,而是源于狭隘、迂腐的学究假设,去强调身体不能缺少手臂,或没有手臂的身体就不可能完美。不久前,人们无法接受印象派画家刷去画作边缘的树木,但很快地,人们就习惯了这种印象主义的处理方式。对于画家来说,他们理解并相信,艺术整体上并不一定需要与常规的事物完全相符,因为新的价值观、对称与均衡便来自于作品本身。雕塑艺术也是如此,艺术家可以从众物中创造一个完整的作品,即使是最微小的细节,也包含了整个宇宙的力量。

罗丹作品介绍
〈巴尔札克纪念像〉
罗丹赋予他一种超越这位作家形象的伟大。他抓住了巴尔札克的性格本质,但他并没有止步于这个本质的边界。然而,他仍不满足,为了追求最终的答案,他将塑像穿上僧袍,这是巴尔札克工作时常穿的衣服,还给他戴上斗篷,这是非常熟悉的装束。结果得到一个宛如深居简出住在斗篷下的,极具隐私感的巴尔札克藏匿形象。
罗丹最后终于看到了巴尔札克的形象。他看到一个气宇轩昂、步履宽阔的雕像,整个身体的重量似乎都消失在宽大的垂坠僧袍之中,密集的头髮从强壮的颈部垂落,头的后方是一张沉浸在前瞻性和梦幻中的脸庞,闪烁着创造力的光芒:一个元素组合的脸庞。
这就是最富有生产力的巴尔札克,一代又一代的创造者、命运的放蕩者,目光犹如先知。即使世界空无一物,他的视野也能将它充满。这个塑像表现了巴尔札克的身躯散发的自傲、自大、狂喜和沉醉。他的后倾头颅就像加冕在塑像顶端,轻盈得彷彿是被喷泉的喷涌水支撑的舞蹈小球,没有任何重量感,所有的沉重都变得轻盈,上升、飞扬,又再降落。

〈加莱义民〉
罗丹从这些人的身躯中看到一个个升起的姿势,弃世的、诀别的、听天由命的姿势,他把这些姿势聚拢起来,给予躯体,接着又以自己的睿智和知识将躯体聚集起来,且从记忆中挖掘出千百个要求献身的英雄形象,再把这千百个英雄凝聚成六个形象,以轩昂身体呈现他们的伟大决心,以赤裸颤抖的身躯表现出意志、尊严与热情。罗丹在这些男人的最终姿态中注入了生命。这些独立的人物以其朴素的庄严而显得崇高。
当人们绕着雕像走动时,无论从任何角度观看,会发现从轮廓的华丽波动中,看到石头的起伏宛如卷起的旗帜,所有的姿态都十分精準、清晰而壮观,就像是罗丹整个构图的集结。塑像看似封闭在自己的世界内,像一个迴圈流动着生命的世界。除了直接的接触外,还有另一种因为空气的流动与改变,而产生对这群塑像不同印象之接触。物体虽然相互隔离,但接触仍然存在,那是一种相遇式的接触,就像形态的汇流,一如人们有时会看到一团白云,而其中的空气并不是深不可测的鸿沟,而是一种柔和的引导与过渡,一种轻微渐变的过渡。

〈地狱门〉
〈地狱门〉让罗丹想起但丁的作品,包括被囚的乌戈里诺伯爵和流浪者们,但丁和维吉尔紧密地靠在一起,酒色之徒群聚,就像贪婪者紧抓着一株枯树的姿态。人头马、巨人和怪兽、海妖、半人半羊以及它们的伴侣,所有在基督诞生前的森林中贪婪狂野的半神兽,全都走向罗丹。
他将但丁在梦中看到的奇形怪状召唤出来,就像从自己深藏的记忆中,逐一赋予它们具象化的存在,以这种方式创作出千百个单独或集体的形象。属于另一个时代的诗人唤醒了艺术家观看世界的视野,让他重新去认知那些夺取、失去、痛苦、放弃等千百种新姿态。他永不疲倦的手伸向更遥远的地方,超越佛罗伦斯的世界,为的是探索新的姿态和启示。

〈哭喊〉
令人惊讶的是,有一座雕像没有手臂,罗丹一定是认为手臂是过于轻鬆的传达,因为它会阻碍人捕捉生命的真正内在与独特。
站在它们面前就像从始至终观看完整无缺的身体,它不容许多余的补充,却未丧失任何重要的东西。
所谓的缺失并不仅仅指事物本身,而是源于狭隘、迂腐的学究假设,去强调身体不能缺少手臂,或没有手臂的身体就不可能完美。不久前,人们无法接受印象派画家刷去画作边缘的树木,但很快地,人们就习惯了这种印象主义的处理方式。对于画家来说,他们理解并相信,艺术整体上并不一定需要与常规的事物完全相符,因为新的价值观、对称与均衡便来自于作品本身。雕塑艺术也是如此,艺术家可以从众物中创造一个完整的作品,即使是最微小的细节,也包含了整个宇宙的力量。

〈皮耶・德维松的左手〉
罗丹的其他杰作包括单独的、细小的手部雕像,有些手充满生气,像是身体激动时举起的手,五根怒目圆睁的咆哮手指就像有着五只利牙的地狱犬。还有行走的手、打呵欠的手、觉醒的手,以及被遗传病毒侵蚀的罪犯之手。有些手部因疲惫不堪而瘫痪,就像患病的动物躺在街角一隅,感觉一切都无能为力。
然而,手是一个複杂的有机结构,它们就像三角洲一样将生命如河流般地汇合,有时也掀起狂风暴雨。手有着自己的历史、文化和特殊之美。人们会以它们行使权利,包括需求、感受、任性和无限的柔情。

《你必须努力工作──罗丹论(Auguste Rodin)》
作者:莱纳.玛利亚.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
出版:商周出版
近代艺术史上,里尔克的《罗丹论》不仅是我们理解罗丹及其雕塑的一本重要着作,里尔克的之所在,也为读者显露了他的创作之思。里尔克是继歌德之后,再度将德语诗歌推向高峰的重要诗人,透过,读者可以发现罗丹之于里尔克,雕塑家之于诗人的影响,在捕捉大师的创作心灵之时,发现两种艺术形式(雕塑与诗)的交会与对话,是书的经典地位可见一斑。

资料提供:商周出版
延伸阅读:
北中南一次全收录!盘点全台5大艺术盛会:奇美博物馆、北美馆、富邦美术馆、高美馆、北师美术馆富邦美术馆重磅开幕!《真实本质:罗丹与印象派时代》5/4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