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满30岁的书道家王意淳,凭藉着从小到大的锻鍊,以及自己对文字的执着,让她笔下的线条黑白分明、苍劲有力,不特别说明,还以为这些作品皆出自历练人生无数的艺术家。王意淳成长于书墨世家,父亲王宏一是知名水墨画家,耳濡目染之下,自幼陪伴他成长的除了毛笔就是墨汁,时至今日,写字已构成他生活不可缺少的要素。

面对这项佔据他生命泰半的技艺,王意淳坦言,书道这件事急不来,尤其是基本功的累积,那是通往创作不可或缺的底蕴,不过他人眼中千篇一律的练习,却是习字路上最富趣味的风景,王意淳以字为例,只要巧妙控制线条的粗细差异,可以呈现字意里的飘渺,也能反转字意给予厚重氛围,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像草一样坚韧、像光一样温暖是我的创作理念,我希望透过文字线条,让人感受到书法字的刚柔并济。

字如其人明朗透彻
将文字写在轻薄如羽的纸上,却能传达出无与伦比的重量,或许是深刻体悟这点,王意淳擅长将真诚注入文字,使得每一幅作品都充满力量。是王意淳在这次拍摄现场写下的词彙,简单五个字,却恰如其分体现他给人的气息,让人无法忽视在他娇小的身躯内,流动着明亮透彻的巨大能量,一点一滴透过笔墨直击观者的心,王意淳坚定说着。
因此,仔细观察王意淳的书道作品,基本上都是分明的白纸黑字,除了纸质偶有偏黄、偏灰的差异,或是根据作品运用墨色浓淡来区别,大多还是以线条本身来强调情绪变化,也因为透过文字容易让情绪无所遁形,维持心情稳定也成为王意淳的日常任务,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不只定心还要无心
为了能时时进入书写状态,王意淳对待日常犹如对待创作一样神圣,他笑着说,如果没照顾好生活,那么创作也会一蹋糊涂,这两者必须同等重量。于是尚在贪玩年纪的他,已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更不时穿插晨间运动来维持体能;若是準备创作前,王意淳更会手沖一杯咖啡,让自己的心随着注入咖啡粉的热水逐渐往下沉浸,
避免心思浮动的妙方,除了得养成定心能力之外,还得多一份无心的能力。所谓无心,指的是,他归结出自己的性格说道:
蕴藏在书道里的穿透力
这份也带着王意淳走向创作之路。他提到,本以为自己会成为专职的书法老师,却在一次又一次的挥毫中,找到创作的愉悦感。只见王意淳在脑中回味着创作带来的感动,同时堆起笑容说:回望去年在举办的个展《慢行》,可以欣赏到多幅由单字组合而成的作品,例如,不论单独看或合在一起看,都能从中找到各自的体会。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除了观者自己对文字的体会,王意淳更期盼大家能读到埋藏其中的稳定与温暖,不俗媚、不讨好,王意淳对书道的喜爱与坦然如此纯粹,让他嚮往能如前辈董阳孜一样前往国外展览,纵使面对非汉字文化的民众,也能以中文打动人心,让他坚信书道的力量就是如此不言而喻。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字体 × 诗作 × 创作
探究最动人的文字与创作幕后!4月20日,以为核心媒介,邀请平面设计师叶忠宜与作家陈晓唯分享共同创作《美丽佳人》3月号封面的过程和幕后故事,并引领观众走入他们的创作世界当中。 立即报名
延伸阅读:
写我的字|人气影视编剧林冠慧:写我的字|华语流行音乐作词人黄婷:写我的字|90后最具影响力作家张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