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商业故事切入点。从失败中寻找新机会,将目光投向一个知名品牌,这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构思这个故事:
"角度一:复仇与超越"
"人物设定:" 主角是一位充满激情但缺乏经验的创业者,他之前投入了全部心血(时间、金钱、情感)打造自己的眼镜品牌,却因为市场策略失误、资金链断裂或产品设计未能打动消费者而宣告失败。他并非没有才华,只是时机或方法不对。
"转折点:" 在品牌失败后的低谷期,他无意中看到了“暴龙”(VICTORIO)眼镜。他可能被暴龙的品牌形象、市场占有率、营销手段或其产品设计的某些方面所吸引,同时也可能从中看到了自己失败的原因——比如,暴龙的成功在于其精准的潮流定位、强大的渠道建设或独特的品牌故事。
"行动:" 他没有选择重新开始做类似的东西,而是将“暴龙”视为一个“对手”和一个“范本”。他开始深入研究暴龙的成功要素,分析其弱点,并思考如何能做得更好。他可能利用自己失败的经验,专注于暴龙未能覆盖的市场细分,或者提出差异化的产品理念。
"冲突:" 故事的核心冲突可以是他试图模仿或超越暴龙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这可能包括:
"资金问题:" 难以获得投资
相关内容:
创业失败的他
为了获取高额利润
伙同好友生产假冒
“BOLON”(暴龙)牌眼镜
为逃避打击
采取“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策略
频繁更换“马甲”
……
为了高额利润,他铤而走险
范某是个不折不扣的“眼镜迷”
择业时他满怀热情地选择在
福建厦门自创眼镜品牌
从眼镜生产工艺到成套配件包装
各个环节他都亲力亲为
然而
眼镜投放市场后
销售情况却很不理想
范某不服输
通过网络学习
其他品牌的产品特点和销售情况
他对知名眼镜品牌“暴龙”
进行了重点搜索
结果发现该品牌同一款眼镜
在非官方店铺的售价仅
是官方店铺售价的1折至2折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
范某在非官方店铺购入了
一款该品牌眼镜
对比后恍然大悟:
所谓的“渠道低价”说辞
原来就是假货的“遮羞布”
高额的利润让范某决定铤而走险
他将这想法告知好友张某和肖某
三人决定生产假冒“暴龙”牌眼镜
频繁更换网店“马甲”逃避打击
2019年开始
由范某、张某和肖某控制的
这条制假链条开始正式运作
范某在厦门下单定制
张某在浙江台州生产印有“BOLON”
标识的假冒品牌眼镜提供给范某
肖某在江西赣州生产同品牌
眼镜盒、手提袋、销售单等配套物品
连同其向他人购买的假冒该品牌
的眼镜盒、眼镜布等
打包销售给范某
范某收到货后
以自己在厦门同安的住处为窝点
自行组装成套
范某在售假环节也下足了“功夫”
除了自行销售
范某还将表弟徐某发展为代理
销售的假冒“暴龙”牌眼镜
也从一种型号发展为近十种
仅范某自己在不同网络平台
开设的店铺就有20家
采取“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策略
频繁更换“马甲”以逃避打击
范某的妻子吴某除了提供账户
给范某用于转账
还充当网店客服
并组织他人为网店刷单提高点击率
据悉
成本30元左右的眼镜
对外统一零售价在100元左右
这与正品500元至1000余元的
市场价存在很大差异
不免让人心生怀疑
“我们统一口径
从不透露卖的是仿冒品
如果顾客质疑真假
只说‘有防伪码,可过验’”
范某供述道
2022年1月
“暴龙”牌眼镜商标注册人
厦门雅瑞光学有限公司报警
称发现大量网店销售该品牌仿冒品
警方随即将范某等5人抓获

公安机关查获的作案工具
经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检察院
提起公诉
法院一审以假冒注册商标罪
或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分别判处5名被告人
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
至一年八个月不等
各并处罚金
作者:董文静 张挺
整理:贾潇 张娟
来源: 检察日报正义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