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乐福终退场,2.2亿和解费画上句点,29年品牌荣耀换标更名新篇章

我们来梳理一下“家乐福终退场”这个事件的关键信息:
1. "最终和解 (2.2亿和解)": 这指的是家乐福(中国)与部分原股东(特别是法国的CGF集团)之间就历史遗留的股权纠纷和债务问题达成的最终和解协议。 根据此前的报道,家乐福(中国)曾与CGF集团就其母公司达能(Danone)持有的家乐福中国股份产生纠纷。和解金额为2.2亿元人民币,这使得家乐福(中国)得以摆脱历史股权纠葛,实现“轻装上阵”。 此举被视为家乐福(中国)管理层为推进公司重组和发展所采取的关键一步。
2. "29年品牌换标更名": 这是家乐福(中国)在完成内部重组和摆脱历史包袱后,进行的一次重大的品牌战略调整。 "背景":家乐福在中国市场已经运营了约29年(具体时间可能略有出入,但接近30年),其品牌形象和市场认知可能已经固化,且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来自沃尔玛、永辉、山姆会员店、盒马鲜生等)。 "行动":家乐福(中国)宣布将对其品牌进行彻底革新,更换Logo,并可能将品牌名称从“

相关内容:

苏宁与家乐福两年多的股权纠纷近期落幕。据苏宁易购公告,苏宁国际将一次性支付 2.2 亿元,结清 16.67% 股权收购尾款、知识产权欠费及相关仲裁索赔;家乐福则豁免剩余款项,并撤回所有在审仲裁与诉讼。

图片来源自网络

更关键的是,一个月内家乐福中国需全面停用 “Carrefour”“家乐福” 品牌,门店门头、标识全更换,其原微信公众号已更名为 “客优仕 CACIOUS”—— 这标志着家乐福在华 29 年历程正式终结。

这场和解对双方是 “止损”:家乐福全球战略收缩,中国市场持续亏损,2024 财年集团净利润还降 18%,耗着打官司不划算;苏宁则可卸下 12 亿元担保责任,还能新增 11.1 亿元债务重组收益,优化财务报表。

图片来源自网络

追溯根源,矛盾始于 2019 年并购:当时苏宁斥 48 亿收购家乐福中国 80% 股权,约定两年后或收购剩余 20%。但早十年,2010-2020 年的家乐福可是商超 “顶流”—— 周末停车场要排队,门店里满是采购的人:爸妈带娃买零食,年轻人囤生鲜,大爷大妈抢特价品,“开心购物家乐福” 的背景音乐成了一代人的生活记忆。

图片来源自网络

那时的家乐福确实便利:别家卖本地货时,它已有进口红酒、香米、牛奶,货架整齐明码标价;冬暖夏凉的环境里,能一站式买齐粮油、家电,不少人买完还会顺手带个刚出炉的牛角包或卤味,连带娃购物都有儿童游乐区帮忙照看。2015 年前后,自助结账机的引入,在当时也算新鲜便捷的尝试。

可盛景难续:2009 年家乐福被大润发超越,2010 年门店数又落后沃尔玛;等电商崛起,它反应更慢 —— 大润发 2014 年推飞牛网,沃尔玛有 20 个物流中心,家乐福 2015 年才慢悠悠做线上商城和物流,一下被甩在身后。2019 年卖给苏宁后,6 年间门店从几百家锐减到个位数。

图片来源自网络

如今国内零售竞争依旧激烈,曾承包无数人十几年周末采购、带来满满便利与舒适的家乐福,却黯然离场。这也给所有商家提了醒:再风光的过往,跟不上市场变化终会被淘汰。你当年有没有去家乐福囤过货?对它的退出有啥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