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杭州确实有一座“城”,而且已经30岁了。这座“城”就是"中国(杭州)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杭州自贸区)。
"它的“生日”:" 2020年6月30日,国务院决定设立中国(杭州)自由贸易试验区。
"那么,三十而立,它真的立起来了吗?"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答案可以说是"肯定的,但也是复杂的"。杭州自贸区自设立以来,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和成就,展现出了活力和潜力,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立”起来了。但同时也面临着挑战,需要在未来的发展中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立起来”的方面:"
"制度创新引领:" 杭州自贸区聚焦数字经济、临港经济、生命健康三大产业,在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例如:
"数字贸易先行区:" 建设了全球首个“数智贸易”平台,实现了跨境电商零售进口“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的通关模式,提升了贸易便利化水平。
"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 推出了“跨境金融一网通”平台,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跨境投融资服务。
"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 对外资企业实施了更加开放的投资政策,吸引了大量外资企业入驻。
"“证照分离”改革:
相关内容:
这个月,钱塘智慧城城北园区过了一个“30岁”的生日。
30年,河流侵蚀河床,在秘鲁形成了牛轭湖;30年,人们在沙漠中耕耘,在迪拜建起了繁华之城;30年,长江水利兴修,三峡治水发电造福万民……
30年包含了10950次昼夜更替,可以让一个人成长而立,也足以让一座城发生巨变。
三十而立,不能只用时间下定论。从建立之初就被定义为杭州重要产业平台的钱塘智慧城,这些年来,它真的立住了吗?

钱塘智慧城始于城北的一块“飞地”
“幼年”的它遇到了很多给力品牌
如今的钱塘智慧城,是一对“双胞胎”。
“哥哥”是昔日的上城电子机械工业功能区,现为钱塘智慧城城北园区;“弟弟”就是原先的钱塘智慧城,现为九堡园区。
12月9月,杭州钱塘智慧城数字能源港在智慧城城北园区启动,未来三年,这里将构建数字能源、数字时尚、智能物联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哥哥”的成长,其实并非一帆风顺。
1993年,为了弥补工业用地的不足,上城区在拱墅与余杭交界的地方,建立了“飞地”性质的上城工业园区。园区的面积也不大,0.615平方公里,但是怎么填、填什么,一开始都是不确定的。

老园区图片
海兴电力是很早被填进去的一块“拼图”。别看如今,海兴电力是一家业务覆盖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全球3000名员工的全球化企业,但在当时,它也是一颗刚发芽的“幼苗”。

杭州海兴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球总部
在上城工业园区的起步发展中,试错、淘汰、更新的事情常有发生,大浪淘沙后总算沉积下一批较有发展潜力的企业。绿盛牛肉干、奥普浴霸等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就是从这里起步的。
2001年,“上城工业园区”转型为“上城区科技经济园”,确定了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路线。2005年,园区更名为上城电子机械工业功能区。
可以说,钱塘智慧城的“幼年”抓住了很多机遇,它幸运地遇到了很多给力的品牌,品牌、企业与园区相携着壮大。
直播5小时,拉动7000万销售额
那几年,荣光属于九堡
2015年,九堡与原江干科技经济园、原杭州国际商贸城江干区块组成了杭州钱塘智慧城,并优化整合了九堡街道的经济职能。
智慧城九堡园区的前身,其实跟上城电子机械工业功能区有些类似,但在九堡园区成立并升格为副区级单位之后,智慧城九堡园区就开始走高端制造业和直播供应链的特色产业之路。

智慧城九堡园区的东方电子商务园
2016年,如涵、缇苏等直播机构蹑足而至;
2019年,如涵控股登陆美国纳斯达克,成为“网红第一股”;
2020年,江西羽绒服品牌“鸭鸭”,主动把电子商务板块落到了钱塘智慧城;
2021年,“中国新服妆超级供应链基地”在钱塘智慧城启动;
2022年,智慧城获评“浙江省首批数字生活新服务特色镇”……
一提到智慧城九堡园区,很多人下意识地会联想到时尚产业,一句“中国直播看杭州,杭州直播看九堡”奠定了九堡园区“中国直播电商第一城”的地位。


“鸭鸭”的直播间
然而,“成长的烦恼”也随之而来。
淘宝直播是在2016年正式上线的,次年,淘宝的“双十一”直播取得了惊人的战绩。当时,某头部主播仅直播了5个小时,就带动了7000万的营业额——这份成绩,当年就是在九堡园区创下的。
风起于青萍之末。刚起风的时候,九堡园区正好抢占了那个风口,那烦恼又是怎么来的?
直播电商企业出走、城北发展空间受限
“成长的阵痛”随之而来
《中国网络表演(直播与短视频)行业发展报告(2022-2023)》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网络表演(直播)行业已经累计开通了超过1.5亿个主播账号。杭州则成了直播电商的“引力池”,直播企业注册量为全国第一。
2022年12月,当当网创始人李国庆撤掉了北京的公司,把直播间搬到了杭州余杭;今年9月,无忧传媒以5004万元的总价,竞得萧山区的一块地皮……
这就是钱塘智慧城的一个烦恼:直播行业起来了,杭州的直播电商版图不断扩张,无形中分散了九堡园区的优势。
2020年鼎盛时期,九堡园区的各个创业园里,活跃着约600家网红孵化及营销平台、超过1万名电商主播,数百家品牌代理商和供应链企业,但到了今年4月,直播公司和MCN机构“缩水”不到鼎盛时期的十分之一。


谦寻从九堡搬去了滨江,缇苏从九堡搬到了萧山……九堡园区纵然不甘心,但也在现实面前变成了直播行业的“黄埔军校”。
有业内人士分析,九堡园区直播品牌流失的背后,源于直播电商行业洗牌,主播不再需要走播选品,直播成了品牌销售的普通渠道。
对企业来说,哪里的政策更好、人才更多、成本更低、生活更便利,那就搬到哪里去,不用再考虑离货源近不近了,所以九堡便丧失了拥有服装市场的先天优势。
这是九堡园区的烦恼,那城北园区呢?其实也是有的。
城北园区的最大烦恼,在于空间受限。
杭州钱塘智慧城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刚介绍,一方面,园区建成度高,没有拓展空间,0.615平方公里的园区内,厂房密集,但多以中低层建筑为主,土地和空间利用低效,配套设施严重不足。
另一方面,园区集聚了1130家企业,有产业迭代需求,但无地可用。
智慧城两个园区定下新的产业规划
产城融合是未来要走的很长的路
19世纪末,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北部种满了樱桃树,盛产大樱桃。后来,这片地逐渐形成了世界创新之巅,也就是如今的硅谷。
硅谷在上百年的发展中,主导产业其实一直在变,从半导体到微处理器到软件到互联网,整个过程不断在“新陈代谢”。
所以,对钱塘智慧城来说,出现了成长的阵痛并不一定是件坏事,只有不断地迭代发展,才能激发更强大的生命力。
对30岁的钱塘智慧城而言,当务之急需要破题,不耽于过往荣光,重新正视未来的路。
12月9日,上城区全新定下了钱塘智慧城城北园区“数字能源港”的发展定位。
接下来,将结合大城北空间规划,实施新一轮城北园区城市设计,全面启动低效用地改造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未来三年将改造提升20家企业25个地块,预计可新增产业空间超85万方。

“数字能源港”效果图
站在市级层面看,今年,杭州首次提出由特大城市向超大城市晋级升格,并借由“东西并进”的新生产力布局,推动资源要素向城西科创大走廊和城东智造大走廊集聚。
智慧城九堡园区是城东智造大走廊的重要一极,在今年发布了“实现人人心中时尚梦·超新星”数字时尚聚能计划,这是一个信号,昭示了钱塘智慧城从“直播电商起源地”向“数字时尚新高地”迈进。
30岁的钱塘智慧城立起来了吗?从某种角度说,它立起来了。
2022年以来,智慧城以8%的面积,完成了上城区40%的人才指标,并成为杭州市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核心区。
截至今年6月份,智慧城上市企业总数达到了12家,拟上市企业55家,并聚集起巨星、奥的斯机电、海兴电力等高新技术企业;还先后孕育出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杭州分院、浙江省国家大学科技园、东方电子商务园等重点平台。

数字能源大厦 效果图
产业优势突显,但对标全球知名的科创城,钱塘智慧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美国硅谷到日本筑波科学城再到德国阿德勒斯霍夫科学城,这些“前人之师”都有一个共性,且这个共性是钱塘智慧城尚不能很好立足的,那就是产城的深度融合。
硅谷的城市功能呈圈层式展开,利用咖啡馆、餐厅、酒吧等社会交往、商务洽谈空间形成的交际走廊串联起各个圈层。
筑波被称为日本“舒心生活”“安心育儿”的城市之一,学校、住房等配套设施齐全,用长达48公里的步行通道连接了上百个城市公园。
阿德勒斯霍夫在城里打造了含别墅、公寓、酒店等在内的多层次生活居住空间,以及完善的广场、公园、运动场等开放式生态休闲空间,餐饮、购物、文化、医疗等生活服务都很便捷。
尽管钱塘智慧城也能实现“产住一体”,但十年没怎么上涨的房价也能说明一二。或许等丰收湖板块、钱江新城二期都建成落地后,属于钱塘智慧城“拼图”上缺失的一角,才能填补上来,到那时候,“三十而立”才掷地有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