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何展览必须关注?大馆首举美国艺术家Bruce Nauman个人大型回顾展 White Cube、Podium等众多

Lifestyle

近期有何展览必须关注?大馆、White Cube、Podium等众多展览也不能错过!近期有何展览必须关注?大馆首举美国艺术家Bruce Nauman个人大型回顾展 White Cube、Podium等众多展览也不能错过!

Tai Kwun、Podium Gallery、White Cube、AllRightsReserved、WURE AREA、Karin Weber GalleryREAD MORE

登入 Cosmart 浏览本网站可获取积分

立即登入/登记

近期有何展览必须关注?大馆首举美国艺术家Bruce Nauman个人大型回顾展 White Cube、Podium等众多展览也不能错过!

Tai Kwun、Podium Gallery、White Cube、AllRightsReserved、WURE AREA、Karin Weber Gallery

本地不同展览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各方均有其独特之主张。如先谈及大馆,便迎来了美国艺术家布鲁斯·瑙曼(Bruce Nauman)的大型回顾展,展品来自多个知名收藏机构和画廊,让人期待能一窥这位当代艺术家的影响力。同时,Podium Gallery带来了名为「The Last Laugh」的群展,以日常生活的狂欢化为主题,艺术家们通过小丑的身份和笑声来反思当代社会中的极端暴力现象。在White Cube画廊,韩国艺术家李镇雨的个展展示了他独特的创作方式和对材料的精湛运用。此外,AllRightsReserved和Fujiko Pro携手合作,再度带来了以多啦A梦为主题的全球特展,为观众带来无限的童趣和回忆。最后,在WURE AREA展览中,便以装修为主题,从流离者的视角出发,探讨家与距离的关係,并邀请了七位创作者进行跨媒介的研究试验⋯⋯

Tai Kwun、Podium Gallery、White Cube、AllRightsReserved、WURE AREA、Karin Weber GalleryADVERTISEMENTCONTINUE READING BELOW

大馆:「布鲁斯.瑙曼」

当今整具影响力的美国艺术家Bruce Nauman在本地首举个人大型回顾展是次展览。展品主要来自皮诺收藏 (Pinault Collection)、费城艺术博物馆(Philadelphia Museum of Art),并展示由泰特美术馆(Tate)、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The Museum of Modern Art)、迪亚艺术基金会 (Dia Art Foundation)、桑纳本德基金会(The Sonnabend Collection Foundation)以及纽约斯佩罗内.韦斯特沃特画廊(Sperone Westwater New York)借出的珍藏。 

ADVERTISEMENTCONTINUE READING BELOW

Bruce Nauman出生于1941年的印地安纳州韦恩堡,被誉为「the Artist’s Artist」, 更一度荣获获威尼斯双年展金狮奖。艺术家自1960年代至今一直不断尝试各种艺术语言——从摄影到表演、雕塑到录像——积极探索其中的可能性,并质疑艺术实践的构成和定义。是次展览涵盖瑙曼六十年来涉猎过的多种媒介,以突显其作品的实验性。

2024年5月15日至 8月18日 

White Cube:韩国艺术家李镇雨个展

出生于韩国首尔的李镇雨(Lee Jin Woo)目前常驻巴黎,在他的创作中,製作方式是理解其作品的必要一环。在李镇雨的作品绘画和雕塑之间,父亲作为建筑师的身份,对其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墨水、木炭、夯土和火山灰之间的有机材料被包裹在层层薄纸上,透过挤压和金属刷的反覆拖拉,造就了粗糙而坚固肌理的景观。这个过程始于木头的燃烧,进而产生木炭和灰烬;接着,他在上方覆盖韩纸——一种用桑树皮製成的韩国传统手工纸,并用钢丝刷反复拍打和刮擦表面,创造出光影起伏的抽象绘画。

 

港芭为百年经典《天鹅湖》创现代崭新版本 作品带领观众穿梭过去与未来的优雅回顾Art Basel 2024 重温当中必看大师作品:Joan Miró、毕加索、Henri Matisse、朱铭、EgonADVERTISEMENTSCROLL TO CONTINUE

以韩国单色画(Dansaekhwa)运动的传统遗产为参照,李镇雨的绘画同样强调了物质性与「重複性」,同时又定义了一种新的视觉语言。 他对韩国传统材料深怀敬意并为韩国艺术的新浪潮开闢了空间,这些都让他与韩国单色画之父朴栖甫(Park Seo-Bo)连结在一起。李镇雨的作品被全球多家机构收藏,包括上海龙美术馆、巴黎塞努奇博物馆(Musée Cernuschi)以及布鲁塞尔Boghossian基金会。

2024年6月1日至 9月7日 

ADVERTISEMENTCONTINUE READING BELOW

Podium Gallery :「The Last Laugh」

香港的当代艺术画廊PODIUM第二个群展为我们带来 「The Last Laugh」,并展出当代艺术家Sarah Fripon 、 Adéla Janská 、 Min-Jia 、 Alicja Pakosz和Rachel Youn的作品。 艺术家们会以 「日常生活狂欢化」(carnivalisation of daily life) 为概念,以小丑的身份生活和思考生活,释放笑声的力量,作为政治颠覆的有效手段,为理解当代极端暴力主导的社会环境提供了另一种轨迹。

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人们很容易意识到笑的行为远非天真,而且一直都是存在政治性的:它是一种深层社交语言,可以揭示、掩盖、庆祝、嘲笑、凝聚和对抗,使人们能够在複杂的权力结构和不断变化的範式中航行。

这五位艺术家在群展中运用笑声作为揭示未被记录但其不曾被忽视的故事,他们运用多面向「笑」的概念,凸显社会现实中的各种问题,促使观众思考以下关于这种古老的沟通方式在当代背景下的核心问题:人们笑什么?为什么要笑?谁能笑?何时又能笑?当权者的笑又代表了甚么?

【法国五月艺术节】艺术不只可以观赏!法国五月美食荟以法国文化艺术及美酒佳餚推动创意专访非洲之后Angelique Kidjo:「无论你的皮肤长着甚么颜色,也是美丽的。」ADVERTISEMENTSCROLL TO CONTINUE

展览标题充满双关意味。它暗示当无法再从外部进行抗争时,人们可以回到最后和剩下的力量——呼吸和笑声——作为最后的手段来奋斗、反抗,并颠覆这个世界。它还指的是「The Last Laugh」,意味着在被轻蔑或视为失败之后,获得最终的胜利或成功的满足感。只有通过想像,并相信世界将通过笑声实现不同的未来,人们才能打败霸权主义和剥削、霸权的力量。毕竟,在日常面对某些悲哀,我们均选择笑而不哭,用力生存。

2024年5月18日至6月29日

ADVERTISEMENTCONTINUE READING BELOW

AllRightsReserved 再度携手 Fujiko Pro:「100%多啦A梦&FRIENDS」巡迴特展

去年为香港带来《橡皮鸭二重畅》海 上展览的创意品牌 AllRightsReserved (ARR),继 2012 年带来《你睇!!多啦A梦黎啦!诞生前 100 年祭》香港展览后,12 年后再度携手 Fujiko Pro 主办全球最大型多啦 A 梦展览之一的「100%多啦 A 梦 & FRIENDS」巡迴特展(香港),7 月 13 日起登陆香港。

展览分为免费及收费展区,将百分百呈现漫画、动画及电影的多啦A梦世界,纪念多啦 A 梦作者藤子F不二雄老师诞生90週年。特展更带来新登场的特别法宝「100%朋友召唤铃」,摇晃这法宝就能召唤朋友到来,紧扣展览主旨「好朋友,心中一想就即到」。

今回特展的另一项不可错过的瞩目之点,就是全球首场多啦A梦无人机汇演将登陆本港,并确定本週末5月25日在尖沙咀星光大道海滨一带上演。 

2024年5月25日至7月13日 

ADVERTISEMENTSCROLL TO CONTINUE

WURE AREA:「家中荫影」

「家中荫影」是从流离者(a nomad)的角度出发,探讨同时具备「可动性」(Mobility)和 「生成」(Becoming)两种特性的人类独有活动——装修,以梳理家与距离的关係并寻找安身的可能。屋主/艺术家黎倩华从影子的联想,延伸至他者的存在——借用珍奇柜 (the room of wonders) 的概念,邀请了七位不同媒介的创作者,共同展开一系列包含表演、影像、装置、文字和出版等持续对话的研究试验。

ADVERTISEMENTCONTINUE READING BELOW

受多年来移居各地、搬家为常的生活经验影响;也源于艺术家回到香港居所后,耗逾一年近乎身体力行、低成本的装修过程:「家」成为了一种流动的概念,并不指向一固定的场所或人(如家庭成员),而是藉由流离者不间断的行动和生成——往返于特定距离的身体经验,让一个空间更接近家。此距离可以是通勤于城市之间的工作和採购;也体现在日常实践中,穿梭于家里各起居场景,如清洁执拾、煮食或梳洗等例行公事。

影子与他者的思考则是来自艺术家的作品 Things Happen In My House(2020年, 荷兰)的持续研究。在本项目中,「荫影」(Shades)具有更多重层次的含意:既可指树下遮挡乘凉之处,或家中带来的庇荫;同时,「阴影」(Shadows)是光源直射时被物理性阻挡而形成的深色範围,亦引伸家庭中不欲示人或私密的一部分。

是次对话展现强调光影变化,并围绕屋主与众创作者对「家生成」(Becoming Home)的回应。在装修进程中,细数如修葺墙垣、工具选拾、家具安置等散落于家中各样具特定时间性的行为,为人们带来对美好未来的期许与实现,或产生对理想的依附情感。这些情感也相似于我们蒐集珍品获得收藏时的模样。他者的观点好比观照镜子时,相对某一角度看不见的另一面。观众将游走于空间各个阴暗角落,手电筒作为阅读的体验方法,试着连繫众人的焦虑共感,00寻找并思考如何安身的可能。

2024年5月17日至6月10日 

Karin Weber Gallery:「七周五天」

展览「七周五天」是由香港艺术界两位女艺术家的合作成果:邓凝姿和曾翠薇。在这个展览中,她们结合力量和创造力,将彼此的绘画作品配对,创造出独特的对话,展现两位个人和艺术能量之间的交流。

曾翠薇以半抽象的风景闻名。她细緻地将涂料层层叠加,然后通过刮、磨和抛光来构建出精巧的层次,以实现自己流畅的构图或「场景」。通过裂缝、崎岖的表面和厚重的涂料,暗示了大自然、山和石的存在,而多视角的运用则暗示了曾翠薇在传统中国绘画中的根源。艺术家表示:「我的作品暗喻自然界中枯荣消长的样貌与过程,指涉世间事物之变化无常,衰退和更新是持续不断的。」邓凝姿的风景画则通过一些轮廓和强烈的色彩洗涤特点表现她的想像。艺术家同样借鑒中国山水画的灵感和技巧,在作品中运用多重视角。对于邓凝姿来说,「艺术创作给了我思考生活的各种角度的机会。」

ADVERTISEMENTSCROLL TO CONTINUE

当两位艺术家挑选作品,在「七周五天」这个展览中精心搭配并列展示时,她们之间的关係动态得以展现,并产生了独特的能量。

Dino Rib为展览创作创作了声音景观(soundscape) ,名为《Scoring:Genesis》。通过操纵音频样本并融入现场录音的音频反馈,这部持续时间的声音作品旨在探索绘画元素之间的对话例如层次、质感、笔触、节奏,以及声音组合的元素。此外,它还试图让那些超越言语的领域具象化,捕捉到底层风景绘画中抽象、氛围和情感特质。

2024年4月9日至6月1日 

ADVERTISEMENTCONTINUE READING BELOW TOPIC Lifestyle艺术展览  艺术家  展览

by Hazel So 立即登记接收 订阅电子报,获得更多资讯、体验及礼遇 SIGN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