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 MusicRadar 对 Rhodes Stage 61 的评测,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核心定位:"
"复古电钢王者?" MusicRadar 对其评价很高,认为它在模拟 Rhodes 管风琴音色方面做得相当出色,是当前市场上非常出色的 Rhodes 模拟器之一。可以称得上是现代 Rhodes 模拟器中的佼佼者,但“王者”是否绝对,可能取决于个人对比的对象和偏好。
"轻便又平价?" 这两点是 Stage 61 的显著优势。MusicRadar 明确指出它比经典的 Rhodes 电钢琴(如 Mark I/Mark II)轻得多,也远比一些其他高端的建模电钢琴或全尺寸电钢琴要便宜。它完美地满足了那些想要获得 Rhodes 音色,但又追求便携性和预算友好型的用户。
"评测关键点:"
1. "音色模拟 (Sound):"
"核心优势:" MusicRadar 赞扬了它的 Rhodes 模拟。声音非常真实,能够很好地捕捉到原版 Rhodes 的音色特点,包括那个标志性的“honk”(嘶嘶声)。
"建模技术:" 使用了高质量的建模技术,使得声音在各种演奏力度下都表现良好,动态范围清晰。
"音色多样性:" 通常会提供多种 Rhodes 型号的声音(如 Mark I, Mark II, Mark
相关内容:
据美国知名音乐设备媒体 MusicRadar 2025 年 8 月 26 日报道,经典电钢琴品牌 Rhodes 推出的新款 Stage 61 型号近日完成深度评测。这支由资深乐手、制作人组成的评测团队,给了它 “近乎完美” 的高评价,更直言其 “既延续了 70 年代的传奇音色,又解决了老款设备的痛点”—— 而最近小红书、B 站上,不少音乐人已经晒出试用视频,有人喊 “终于能一个人扛着 Rhodes 跑演出了”,也有人纠结 “61 键够不够用”,讨论热度直接冲上榜。

熟悉复古乐器的人都知道,Rhodes 电钢在当代音乐史上的地位有多稳。早在 70 年代初,设计师 Harold Rhodes 为了解决传统钢琴在乐队里 “音量跟不上” 的问题,才推出了这款电钢:它不像原声钢琴靠琴弦发声,而是用琴键带动琴锤敲击 “音叉”(tine),再通过类似电吉他的拾音器放大信号,最后靠音杆组成的 “擒纵机构” 维持延音和音色,出来的声音又暖又厚,自带一种复古的丝滑感。后来 Stevie Wonder、Chick Corea 这些大神都爱用它,70 年代的灵魂乐、爵士乐里,几乎都能听到 Rhodes 的声音,说它是 “复古音乐的声音符号” 一点不夸张。
但老款 Rhodes 的痛点也很明显:重!动辄 30 多公斤的重量,每次演出都得两个人抬;而且维修难、价格贵,普通音乐人根本扛不住。2021 年底 Rhodes 出了 Mk8,虽然升级了配置,却因为 “premium price tag”(高端定价),让不少人望而却步。直到这次 Stage 61 上市,才算把 “品质” 和 “性价比” 捏到了一起 —— 评测里特意提了,Stage 61 保留了 Mk8 的核心质感,却做成了更经典的 “Stage”(舞台)形态,价格还更亲民,这也是它刚露面就被关注的原因。

先说说上手的第一感觉:Stage 61 的外观太 “Rhodes” 了。手工做的木质托盘外面裹着黑色 tolex 材质,四个角还有塑料防撞垫,一眼看去就是老款 Stage 的复古 rugged(耐造)范儿;琴键前面是一条金属面板,印着 Rhodes 的经典 logo,还加了两道细条纹,不花哨但很有辨识度。左边的面板上有两个旋钮,一个调音量,一个标着 “tone”(音色),但评测团队说这其实更像 “低音增强”,是在致敬早期型号 —— 拧开之后,低频的厚度立马出来,弹爵士乐的根音特别有劲儿。
接口方面,Stage 61 做得很实用:左边是一个 1/4 英寸的 mono(单声道)输出口,接音箱、前级都方便;右边有个 USB 接口,现在评测样机上还没激活,但 Rhodes 官方说很快会出 MIDI 改装套件,装完之后就能当 MIDI 控制器用,还支持复音触后 —— 这对做电子音乐的人来说太香了,既能用它的原声,又能控软 synth(合成器),相当于买一件抵两件。
琴盖是 ABS 塑料的,后面用两颗螺丝固定,两边有卡扣,不像老款 Stage 有飞行箱盖,但胜在结实:评测里试过把 Minimoog 这种合成器放上面,完全撑得住;而且搬的时候不会掉,比老款的 “松散琴盖” 省心多了。不过要是经常跑户外演出,可能还是得自己配个琴箱 —— 这点也有音乐人在小红书吐槽:“刚带它去音乐节,虽然琴盖够稳,但怕磕到,最后还是套了个厚琴包。”
手感绝对是 Stage 61 的亮点。评测里强调,琴键是手工组装的,用的都是高端配件,按下去的反馈特别细腻 —— 既不像有些电钢那么 “软趴趴”,也不会像原声钢琴那么费力,弹久了手不酸。61 键(五组八度)的设计,比老款的 88 键轻了不少,重量控制在 26 公斤。可能有人觉得 26 公斤还是重,但对比老款 30 多公斤的 “大块头”,已经算 “轻量化王者” 了 ——B 站有个乐队键盘手发视频,说以前搬老 Rhodes 得提前半小时到场地,现在一个人扛着 Stage 61 上三楼,还能留力气调音,“这重量对跑场的人太友好了”。

踏板也改得很贴心。老款用的是 “杆式” 设计,有时候弹到一半会松掉,在台上特别尴尬。Stage 61 换成了带柔性电缆的新踏板,用 “双卡扣” 固定,评测里连续弹了两小时,踏板都没松动过 ——“再也不用演出时偷偷踩紧踏板了”。另外还有个可选的专属支架,能同时适配 Stage 61 和 Mk8,装上之后颜值拉满,适合放家里或工作室;但要是经常跑演出,可能不太方便,因为得拧四个腿和支架,费时间 —— 其实买个普通的双撑支架也能撑住,性价比更高,这点评测团队也特意提了,算是给大家避坑。
音色方面,Stage 61 完全没丢 Rhodes 的 “魂”。评测里试了弹灵魂乐、爵士乐,甚至流行曲,音叉和拾音器出来的声音,还是那种标志性的温暖厚实,延音也够长,和 70 年代的老款比几乎没差别。而且加效果器的空间特别大 —— 接个过载,就能出复古摇滚的味儿;接个混响,弹抒情曲又很柔,“创造力几乎没上限”。最近还有音乐人在小红书分享,说用 Stage 61 录 demo,不用怎么后期,音色就很有质感,“省了不少调音时间”。
当然,Stage 61 也不是没缺点。比如没有飞行箱盖,经常跑演出的人得额外花钱买琴箱;61 键对弹古典乐或需要大范围跨度的曲子的人来说,可能不够用 —— 有网友在评论区说 “弹《月光奏鸣曲》的时候,得频繁移位,有点麻烦”。但评测团队觉得,对大多数玩流行、爵士、灵魂乐的人来说,61 键已经够了,“毕竟它的定位就是舞台款,便携性比键数更重要”。
MusicRadar 的评测向来以严格著称,这次能给 Stage 61 这么高的评价,也不是没原因 —— 他们的团队花了数小时测试,不仅弹了各种风格的曲子,还模拟了酒吧、录音室、户外等不同场景,甚至拆了琴键看内部结构,确保评测够全面。而且他们提到,Rhodes 电钢之所以能火这么多年,就是因为 “既没丢复古的魂,又在跟着音乐人需求变”,Stage 61 就是最好的例子:保留经典音色,减轻重量,降低价格,还加了 MIDI 功能,“把复古设备和现代制作需求结合得很好”。
最近后台也有不少粉丝问,“复古电钢该选 Stage 61 还是 Mk8?” 其实答案很简单:如果预算足,而且主要放工作室用,Mk8 的高端配置更顶;但要是经常跑演出,或者预算有限,Stage 61 的轻便、性价比绝对更香。毕竟对大多数音乐人来说,乐器不仅要好用,还得 “用得起、扛得动”。
你们有没有用过 Rhodes 的电钢?或者觉得还有哪些复古电钢值得推荐?不管是吐槽还是种草,都可以在评论区聊聊 —— 毕竟选乐器这种事,多听点真实体验总没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