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五月艺术节|重点回顾及介绍最新热门项目法国五月艺术节|重点回顾及介绍最新热门项目 舞蹈、音乐、工作坊也包罗万有!
French MayREAD MORE登入 Cosmart 浏览本网站可获取积分
立即登入/登记法国五月艺术节|重点回顾及介绍最新热门项目 舞蹈、音乐、工作坊也包罗万有!
French May法国五月艺术节是自1993年首办以来,经已成本地文化界的年度重要盛事。每年五月至六月期间,法国五月艺术节举办超过百场的文化活动,该艺术节的目标是以多元艺术形式展现法国文化,从传统到现代艺术,从绘画到设计,从古典音乐到现代舞蹈,从电影到木偶剧,为我们呈现最优秀的作品。
法国五月艺术节将表演和展览带到各个角落,无处不在。除了展演活动,艺术节也通过外展教育计划、座谈会、导赏团、工作坊和大师班等方式,触及不同社群,尤其关注年轻人和弱势群体,让更多人能够参与和享受艺术的乐趣。现在,让我们再次一同期待术节所带来的热门项目,共同享受艺术的飨宴!
French MayADVERTISEMENTCONTINUE READING BELOW音乐会:《琴笛和鸣》
在这场音乐会中,全球知名的钢琴家牛牛与长笛演奏新星心美同台演出,这场演出将给予观众一场接近全新的、具有美学质感的音乐盛宴。两位音乐家将跨越界限,展现出令人惊艳的音乐才华。牛牛大师级的演绎与心美精湛的长笛技巧完美结合,为观众奏响悦耳和谐的优美乐章。
此外,音乐会还特别安排了读诗环节,文字与音乐相互交织,营造出丰富的意象,触动观众的内心情感。透过诗意的词句,与音乐的和谐共鸣,观众将沉浸在一种独特的艺术体验中。这样的结合使得整场音乐会更加引人入胜,观众将被带入一个充满美学质感的世界,彷彿置身于艺术的殿堂之中。
ADVERTISEMENTCONTINUE READING BELOW
港乐 × 大馆:室乐音乐会系列 – 从巴黎出发
20世纪是室乐作品百花齐放的时期,特别是在法国;竖琴的妙音深深吸引着听众。在这场音乐会中,港乐乐师重新发现了鲁塞尔和卡克斯的作品,令人不禁惊叹两位作曲大师竟然都有过与海洋相关的经历!德布西创作的长笛、中提琴和竖琴奏鸣曲开启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其中充满微妙的音色和阳光般温柔的声音。再加上马斯奈的《冥想曲》和圣桑的《天鹅》,这两首耳熟能详的经典小品,使整场音乐会充满了浪漫的法式风情。
段对段(形态背后的生命)
在2023年的法国五月,编舞家奥拉‧马歇夫斯卡以全新的诠释方式呈现了1890年代经典作品《蛇舞》的重新演绎,并带来了《洛伊‧富勒:研究》和《蚕虫》两部作品。今年,马歇夫斯卡再度回到香港的舞台上,以自身作品为基础,引领香港演艺学院的学生们一同探索舞蹈与雕塑之间的独特张力。
而接着Dance Reflections by Van Cleef & Arpels更会与香港演艺学院将联合举办为期两周的工作坊,由编舞家奥拉‧马歇夫斯卡亲自指导。工作坊结束后,法国五月艺术节将与奥拉‧马歇夫斯卡合作举办一场公开的分享会,让大众有机会近距离欣赏这段艺术的交流与创作成果。
港芭为百年经典《天鹅湖》创现代崭新版本 作品带领观众穿梭过去与未来的优雅专访本地姜音乐节2024艺术总监KJ 黄家正、Cy Leo及张贝芝 音乐节事隔六年终将于5至7月正式回归!ADVERTISEMENTSCROLL TO CONTINUE《爱情列车2020》
《爱情列车2020》是一部以奇幻的节拍聚集了十二位舞者,致敬上世纪八十年代带有乌托邦动力和史诗节奏的英国双人组合「惊惧之泪」的当代「音乐剧」。
舞台上,这部舞作选择了「惊惧之泪」的《疯狂世界》、《大叫》、《众人都想统治世界》、《改变》等热门歌曲,不同的语境和曲风在舞台上碰撞,引发出无限的可能性。音乐与肢体以不同的角度互相交流,交织出人与人之间各种相知相遇、疏远离别的形式,这一切都发生在眼前,但往往被人们所遗忘。
ADVERTISEMENTCONTINUE READING BELOW
这趟由艾曼纽.盖特舞团驾驶的「列车」将带你回到辉煌的过去,全情投入八十年代精彩耀眼的潮流风格和流行音乐之中。在这个美学充满的舞台上,舞者们以舞蹈的方式向八十年代致敬,展现出奇幻的力量和史诗般的节奏。
《苏斯曼小提琴独奏会:法国印象》
「苏斯曼的音乐风格让人联想到Jascha Heifetz或Fritz Kreisler的录音,具有怀旧的声音,这种细腻的音色能瞬间迷倒听众。」──《Pioneer Press》(明尼苏达州)
苏斯曼是「Avery Fisher Career Grant」得主,也在多个国际比赛中获奖,他独特的音色和深邃大胆的演奏让观众为之迷倒。
苏斯曼不仅是享誉国际的独奏家,还经常参与协奏曲独奏和室内乐演出。他曾受邀在世界各大音乐殿堂演出,包括巴黎的罗浮宫、伦敦的威格摩尔音乐厅、纽约的林肯中心爱丽丝·塔利厅和以色列的特拉维夫博物馆等。
在这次独奏会上,苏斯曼将与他的合作伙伴米高.布朗一同演出。米高.布朗因其「无畏的演出」(《纽约时报》)而广受讚誉。他曾获得2018年林肯中心新晋艺术家奖和2015年费殊职业生涯奖,在独奏和作曲方面都有显着的成就。
为了庆祝法国五月艺术节,苏斯曼和米高.布朗将带领我们踏上一段法国美乐之旅。他们的曲目将包括德布西的印象派杰作、布朗洁令人陶醉的小品、圣桑的曼妙旋律等,为香港呈现一场完美诠释法国音乐灵魂的迷人演出。
「让镜子说」港法剧场交流计划
「让镜子说」是法国五月艺术节为期两年的港法剧场交流製作,现已进入最后阶段。胡海辉和尼古拉.卡森鲍姆,分别来自香港和法国的编导,经过多个阶段的驻留,透过深入访谈、观察和城市散步等方式,收集了各种素材,将其沉澱成两个风格迥异的剧场作品。
《祈福》结合了香港民间信仰和都市传说,带我们进入了幽幻的境界,透过卜算揭示一个地方的前世今生。而人种誌戏剧作品《香西法兰港》则聚焦于居住在香港的法国人的生活经验,探问着这个地方为何成为他们的家。这两个原创剧作,如同镜子一般,映照出城市的幻影和本质。在这个美学充满的剧场世界中,观众将与剧作一同探索城市的镜像。
除了法国五月艺术节 坊间有甚么展览与文艺项目必须要我们关注?如合舍Form Society结业前的最后展览:《浊水随浪》作品展东野圭吾小说推荐2024|10大必看作品!从潦倒作家作品热卖的励志人生ADVERTISEMENTSCROLL TO CONTINUE框内框外
「当舞台的演出转化为银幕影像时,身体的意象将经历怎样的变化?」蒙彼利埃国际舞蹈研究院的总监克里斯汀‧赫佐将与本地舞者共同探索这个问题,在为期两星期的工作坊中展开研究。他们将运用两部摄影机和一个大银幕,创作一部同时存在于舞台和银幕上的作品。透过摄录和实时播放舞者的演出,观众将能够更清楚地看到舞者动作的编舞性质。当镜头将动作完整呈现,观众又将如何界定视角的边界?有哪些动作只出现在银幕上,而有哪些则是专为现场观众设计的?
在设计演出时,团队考虑到排练室整体、大银幕和特写镜头这三种互相补足的视角。他们挑战以镜头为依据来制定规则,从而产生舞蹈动作,同时也要仔细思考舞作在这三个表演框架中的呈现方式。他们正在探索一个全新的美学领域,将舞蹈的表达方式推向更深层次的探索。
ADVERTISEMENTCONTINUE READING BELOW古诺《罗密欧与茱丽叶》
香港歌剧院联同法国五月艺术节携手呈献古诺的代表作《罗密欧与茱丽叶》,这是莎士比亚悲剧最成功的改编之一,由法国着名导演、布景、服装和灯光设计师贝南(Arnaud Bernard)担纲製作。这部五幕歌剧的剧本由巴比尔(Jules Barbier)和嘉希(Michel Carré)用法文撰写,其中包含四首经典的男女爱情二重唱:「Aimer(爱)」、「Le Balcon(阳台)」、「L'amour heureux(幸福的爱情)」和「La haine(恨)」。乐团和合唱团的宏大演奏为家族间的恩怨情仇注入了生动的色彩。
这部歌剧既忠于原着的情节和对白,又删去了一些角色,加入了罗密欧的侍从史特法诺的新角色,并插入了一场原着中未有的婚礼场景。原着的结局是两个家族和解,而歌剧以茱丽叶醒来目睹罗密欧的死亡作结,让二人唱出最后的二重唱。这些变动都是为了与古诺的音乐相融合。
香港歌剧院和法国五月艺术节的合作将带来一场令人难忘的音乐盛宴,观众将透过贝南的导演之手,感受古诺音乐所展现的丰富情感。《罗密欧与茱丽叶》的演出将以精湛的表演和宏大的音乐氛围,将家族间的爱恨情仇生动呈现在观众眼前。
香港小交响乐团:莫扎特第24钢琴协奏曲
法国钢琴名家卡杜殊以备受讚誉的演奏风格闻名,他与香港小交响乐团和爱沙尼亚国家交响乐团的音乐总监艾尔兹携手演绎莫扎特的第24钢琴协奏曲,为观众呈现一场美妙多变的音乐盛宴。
莫扎特的第24钢琴协奏曲是他唯一以小调写成的两首钢琴协奏曲之一,也是一首不朽的钢琴经典,卡杜殊将用他如水银般流畅的演奏技巧为这部作品注入生命力。
此外,音乐会还将呈现帕特和图尔两位享负盛名的爱沙尼亚作曲家的作品,展现他们独特的音乐风格。同样来自爱沙尼亚的指挥家萧斯达高维契的第九交响曲也将在音乐会中演奏,这场音乐会将是一次难忘的音乐体验,观众将沉浸在音乐的魅力中,感受卡杜殊和乐团共同演绎的莫扎特钢琴协奏曲的艺术之美。
TOPIC Lifestyle艺术 法国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