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七匹狼收购Karl Lagerfeld三年来的具体财务收益,"公开渠道很难找到精确、官方的详细数据"。上市公司通常不会在常规财报中单独、详尽地披露收购某个特定海外品牌三年的每一项具体收益或损失。
不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这次收购的影响和潜在收益:
1. "品牌价值和形象提升":
"成功的关键":收购Karl Lagerfeld的最大潜在收益在于品牌价值的提升和全球影响力的扩大。通过Karl Lagerfeld的名字和设计理念,七匹狼试图将其品牌从国内休闲服提升到国际时尚品牌的行列。
"市场反响":收购初期,Karl Lagerfeld本人也参与推广,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七匹狼的品牌形象和国际关注度。其“狼人”形象与Karl Lagerfeld的时尚符号也曾有过结合,引发广泛讨论。
2. "销售和市场份额":
"增长表现":需要关注七匹狼自身发布的年度财报。收购后,七匹狼的整体销售收入、市场份额是否有显著增长,可以部分反映收购Karl Lagerfeld带来的市场效益。但需要区分这是否完全归功于Karl Lagerfeld品牌,还是整体市场环境、公司自身渠道优化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品牌表现":Karl Lagerfeld品牌线在中国的销售情况如何,是否达到了预期,也是衡量收益的重要指标。但具体销售数据
相关内容:
记者 | 陈奇锐
编辑 | 楼婍沁
7月7日,福建七匹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七匹狼”)发布公告称,为满足旗下Karl Lagerfeld品牌业务需求,于近期对Karl Lagerfeld中国境内运营主体加拉格(上海)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称“KLSH”)增资人民币8010万元。
此前七匹狼投资的Karl Lagerfeld Greater China Holdings Limited(卡尔·拉格斐大中华公司,以下称“KLGC”)的两个股东Karl Lagerfeld Holdings Limited和Karl Lagerfeld B.V.也各自增资与人民币995万元。
三者合集增资人民币1亿元,KLSH注册资本增加至人民币2.86亿元。至此,七匹狼正式完成对Karl Lagerfeld大中华区大部分业务股权的收购。值得注意的是,此轮增资没有改变七匹狼及其香港全资子公司对KLSH 80.1%的持股比例。

七匹狼对Karl Lagerfeld大中华区业务的收购案最早在2017年8月21日晚间披露。该交易分两步进行,首先七匹狼通过香港全资子公司出资2.4亿元人民币的等值美元,买下KLGC 80.1%的股权及对应的股东贷款。
在股权转让交易完成交割后,各股东将根据KLGC董事会的要求,认购KLGC中国区运营主体KLSH的股份,按各自的持股比例向KLSH提供1亿元或等值美元的增资。七匹狼对应增资金额为8010万元或等值美元。
总计3.2亿元人民币或等值美元的投资金额,全部来自七匹狼自有资金。
但在进行股权转让交易的这三年时间里,七匹狼已经开始负责运营Karl Lagerfeld在中国境内的大部分业务。
目前Karl Lagerfeld在中国内地共开设有6家直营门店,其中北京和上海各一家,同时还运营有1家奥特莱斯店。七匹狼方面称,投资Karl Lagerfeld能帮助公司进入轻奢领域,推动七匹狼向多品牌时尚集团的方向发展。
从销售数字来看,Karl Lagerfeld的颓势已经逐渐扭转。七匹狼业绩报告显示,Karl Lagerfeld在2018年至2020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139万元、8268万元和1.34亿元,亏损额则从4013万元缩窄到1824万元。

作为香奈儿和芬迪的创意总监,Karl Lagerfeld本人的形象早已与这两个品牌绑定。也正因为如此,其同名品牌的市场表现长期处于平淡状态,曾一度在2006年退出美国市场。而在2013年进入中国后的第二年,它便出现6000多万元的亏损。
Karl Lagerfeld品牌至今在公众视野内获得的关注度依然多来自范围广大的联名和授权商品。七匹狼在进行投资时也承认,Karl Lagerfeld是时尚行业最强的IP之一,将进一步拓展授权领域的业务,加大跨界合作力度。
事实上,即使是Karl Lagerfeld本人,其在世时就对品牌运营的参与度就不大,年龄的增长是原因之一。而另一方面,Karl Lagerfeld本人在2005年就已经将品牌的多数股份卖给香港曹其锋家族,此后只负责品牌的整体创意管理和控制。

因此,七匹狼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事实是,Karl Lagerfeld招牌的影响力,在他本人离世后正在减弱。依靠授权和联名对品牌销售增长的驱动力始终有限,但Karl Lagerfeld这个品牌至今没有形成鲜明的风格。更何况,过度授权还很可能进一步稀释品牌的原有价值。
考虑到Karl Lagerfeld在中国市场的知名度依然较低,如果七匹狼无法尽快推动其转型,或将失去打开市场的最佳时机。此前七匹狼期望通过这笔投资来进行高端转型的想法,也可能会落空。
七匹狼近年的财报显示,其业绩下滑已经成为常态。自2012年净利润达到5.61亿元的顶峰之后,七匹狼便开始走下坡路。 在2017年到2020年,七匹狼销售收入分别为30.85亿元、35.17亿元、36.23亿元和33.3亿元,增幅16.87%、14.01%、3.02%和-8.08%。
此前界面时尚曾分析过,形象老化是导致上一代中国时装品牌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七匹狼传统的“硬汉”形象已经与当前年轻消费者的喜好脱节。海外品牌和淘品牌快速发展,也分流了原来七匹狼的客群。
七匹狼尝试过转型。除了收购Karl Lagerfeld,它还通过收购《周末画报》母公司旗下现代数码30%的股权,布局了移动新媒体业务。在社交电商领域,董事长周少雄和前总经理李淑君都曾亲自下场直播带货。但迟缓的线上策略并没有帮助到七匹狼。3月9日李淑君因个人原因宣布离职,此时距离她上任仅一年半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