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测试带来拯救生命的希望!三位遗传性乳癌患者的亲身剖白

病魔来袭总是令人措手不及,但「今日唔知听日事」绝不是一个不照顾好自己身体,不定期做健康检查的藉口,尤其现今乳癌是可以透过检测而及早发现和预防的。根据香港遗传性乳癌家族资料库的资料指出,遗传了BRCA1基因变异和BRCA2基因变异的女性,分别会有55%至65%和45%的机率在70岁或之前患上乳癌;而患上卵巢癌的机率分别为39%及11%至17%。

「BRCA1和BRCA2基因广泛被认知为肿瘤抑制基因。可是,一旦这几种基因出现突变,便会成为带来遗传性乳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及其他种类癌症的成因。」

杨小姐的双亲在她年轻时均先后患上癌症,当时的她只从医生的分享中知道自己可能会有较高机会患上癌症;直至妹妹其后确诊乳癌,再扩散至卵巢,病情日渐严重,令她意识到检测遗传基因的必要性。她在2017年接受遗传基因检测后,证实带有BRCA2基因,在收到这个结果后,她坦言:「或多或少还是会有些难过,但由于本身『心里已有个底』,所以很快接受了这个事实。」在调适心情过后,她决定以乐观正向的心态面对这个不能逃避的事实。

「BRCA1和BRCA2基因广泛被认知为肿瘤抑制基因。可是,一旦这几种基因出现突变,便会成为带来遗传性乳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及其他种类癌症的成因。」

杨小姐的双亲在她年轻时均先后患上癌症,当时的她只从医生的分享中知道自己可能会有较高机会患上癌症;直至妹妹其后确诊乳癌,再扩散至卵巢,病情日渐严重,令她意识到检测遗传基因的必要性。她在2017年接受遗传基因检测后,证实带有BRCA2基因,在收到这个结果后,她坦言:「或多或少还是会有些难过,但由于本身『心里已有个底』,所以很快接受了这个事实。」在调适心情过后,她决定以乐观正向的心态面对这个不能逃避的事实。

因为检测而发现了这个似是令人「绝望」的事实,其实相反是带来了希望,正因能及早知悉,才能有预防的机会。在相隔几年后,杨小姐毅然接受预防性乳房切除手术,而她有这样的决定全因不想「步家人的后尘」:「我看到爸爸和妹妹患癌后不能自理生活,就连简单地抹个嘴也要让人帮忙,我觉得很痛苦。身体是自己的,病痛也是自己承受,所以我决定做这个手术。」医院在手术后化验其组织,结果发现杨小姐患的是原位癌,能及时在病发前先採取预防措施,也是不幸中之大幸。

李小姐的母亲曾患癌,所以令她更有警觉性,她在接受基因检测后,证实带有BRCA2基因变异,儘管难过,但她仍正视现实,更加留意身体健康状况,会自行检查乳房,直至一次摸到乳房有硬块,马上就医后,确诊了第一期乳癌。患癌确实是件不幸的事,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若不是她做了检测,能时刻注意并及早发现治疗,或许后果可能会更严重。

基因测试的必要:保障自己也保障家人,包括男性

周女士于2010年患上乳癌,直至2020年才进行基因测试,发现她与哥哥和两名妹妹都有遗传性乳癌基因,这令她和家人都明白必须要更加提防:「因为我外公外婆都曾患癌,加上我也患上乳癌,因此医生建议我们做检测,这才知道原来我们家族的基因都有变异,也令我们更密切监察状况,也会互相分享资讯。」

周女士于2010年患上乳癌,直至2020年才进行基因测试,发现她与哥哥和两名妹妹都有遗传性乳癌基因,这令她和家人都明白必须要更加提防:「因为我外公外婆都曾患癌,加上我也患上乳癌,因此医生建议我们做检测,这才知道原来我们家族的基因都有变异,也令我们更密切监察状况,也会互相分享资讯。」

李小姐连同其他兄弟姊妹也在进行了测试后,证实她们六兄弟姊妹都带有基因突变:「医生告诉我最好进行检测,而除了女性外,男性也同样有检查的需要,因为男性若然有BRCA基因变异的话,也有机会引致癌症。」有了前车之鉴,她也因而建议女儿接受基因测试,同样检验出带有BRCA2基因,而属于患癌高危一族的这件事,虽然已是个不争的事实,但正因能提早察觉,才能密切地监察,变相是多了一种保障。

「现时的乳癌患者当中,有10%至15%都是由遗传所引致,而BRCA1或BRCA2基因突变会增加患上乳癌、卵巢癌和前列腺癌的风险。基因测试正正能确定一个人有没有变异基因,而增加他/她患癌的风险,从而能够密切监察,及早预防或治疗,最终拯救更多生命。」

「现时的乳癌患者当中,有10%至15%都是由遗传所引致,而BRCA1或BRCA2基因突变会增加患上乳癌、卵巢癌和前列腺癌的风险。基因测试正正能确定一个人有没有变异基因,而增加他/她患癌的风险,从而能够密切监察,及早预防或治疗,最终拯救更多生命。」

积极正面的生活态度是最好的良药

纵使病魔缠身,但她们却没有因此被打倒,因为她们知道唯有振作,勇敢地对抗,才是最佳的面对方法。周女士表示当初得知自己患癌时,根本没有任何退缩的后路,皆因她想到还有一对年幼的子女需要照顾:「医生告诉我确诊时,我第一时间向他说『你有甚么方法医好我,就用那个方法吧』。」如今忆述这段经历时,她说出的每字每句依然是如此坚定,没有一丝犹豫的神情。但她也庆幸在治疗期间没有太大的不良反应,甚至在旁人眼中不像是一位病人:「或许是因为自己的信仰吧,我觉得上天真的待我不薄,在接受化疗期间我并没有太大的不适,进食和睡觉也如一个健康的人一样。」

纵使病魔缠身,但她们却没有因此被打倒,因为她们知道唯有振作,勇敢地对抗,才是最佳的面对方法。周女士表示当初得知自己患癌时,根本没有任何退缩的后路,皆因她想到还有一对年幼的子女需要照顾:「医生告诉我确诊时,我第一时间向他说『你有甚么方法医好我,就用那个方法吧』。」如今忆述这段经历时,她说出的每字每句依然是如此坚定,没有一丝犹豫的神情。但她也庆幸在治疗期间没有太大的不良反应,甚至在旁人眼中不像是一位病人:「或许是因为自己的信仰吧,我觉得上天真的待我不薄,在接受化疗期间我并没有太大的不适,进食和睡觉也如一个健康的人一样。」

杨小姐则坦言当初丈夫并不支持自己做乳房切除手术,但她仍然坚持:「患病的人是我自己,身体也是属于我自己的,我不想抱持退缩的心态而拒绝面对。」她分享她饲养的猫儿原本已经在病重的状态,但在牠得知自己要动手术后又突然回复精神,直至在术后康复期间,牠也一直陪伴着她:「看见我完全康复后,牠的情况才急转直下,不久后离开了这个世界。我觉得牠是知道我要面临重大关卡,所以才特意留在这世界长一点时间去陪伴我。」

家人的存在是支撑她们走下去的动力

支撑她们在抗癌路上走下去的,还有她们的的挚亲,儘管他们承受着不亚于患者本身的痛,但他们也一直陪伴在左右,那种默默无声、不辞劳苦的支持和付出,都转化成强大且无坚不摧的力量。李小姐相当感谢丈夫在她抗癌期间的相伴:「虽然他也因为我患病而难过,但他还是会陪我去想去的地方。」不是甚么很大的举动,但足以令李小姐觉得很窝心,知道自己并不是孤独一人去打这场仗。

支撑她们在抗癌路上走下去的,还有她们的的挚亲,儘管他们承受着不亚于患者本身的痛,但他们也一直陪伴在左右,那种默默无声、不辞劳苦的支持和付出,都转化成强大且无坚不摧的力量。李小姐相当感谢丈夫在她抗癌期间的相伴:「虽然他也因为我患病而难过,但他还是会陪我去想去的地方。」不是甚么很大的举动,但足以令李小姐觉得很窝心,知道自己并不是孤独一人去打这场仗。

周女士则形容自己与一对宝贝子女在患病后的关係变得更紧密:「他们经常会做很多令我觉得很甜蜜的细微举动,例如女儿会做手工艺品送给我,儿子知道我喜欢吃甜品,会特意买蛋糕给我吃。而我为了能多与他们相处,也会尝试了解他们喜欢的事物,陪他们追星。」她更分享她们三母子现时一起逛街还是会手挽着手,亲密得羡煞旁人,这一点一滴在外人中或许是微不足道,但就成为了她生存的动力。

杨小姐也回忆起完成手术后,其时正患癌的妹妹仍然花心机照顾她的起居:「她协助我洗澡,又扶我下床,真的只有家人才能做到这种无微不至的关怀。」爱她的人绝不只有妹妹一个,杨小姐的儿子知道妈妈要承受手术的折磨,自己又不能分担这份痛苦,所以尽其所能地在日常生活中为她减轻负担:「作为家人充其量只能陪伴在妈妈身边,并不能给予她甚么实质的帮助,但还是希望她能感受到这份爱。」如此满满的爱正正化成了杨小姐最坚强的后盾。

资料由香港遗传性乳癌家族资料库提供

资料由香港遗传性乳癌家族资料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