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情况确实很令人沮丧。女子花费2800元购买大牌护肤品后使用几次出现“过敏”症状,而商家回应“渠道不一样”,这涉及到几个关键问题:
1. "护肤品安全与个体差异:"
"成分问题:" 护肤品中可能含有用户不耐受或过敏的成分。即使是同一品牌同一产品,理论上成分是相同的,但实际生产批次、原料供应商、生产工艺的微小差异有时也可能导致成分变化或产生杂质。
"个体差异:" 每个人的皮肤状况和对成分的反应都不同。有些人可能对某种成分在初次使用时就产生反应,而有些人则可能使用多次后才出现反应。
"使用方法不当:" 如果没有按照说明进行皮肤测试(斑贴测试)或使用了不当的浓度、频率,也可能引发刺激或过敏。
"产品真伪:" 虽然可能性相对较低(尤其是花2800元),但也不能完全排除购买到假货的风险。假货可能使用廉价、劣质甚至有害的原料。
2. "商家回应“渠道不一样”的含义:"
"产品来源不同:" 商家可能指的是他们销售的产品来源渠道不同。例如,可能是专柜、授权电商旗舰店、代理商、经销商等。理论上,同一品牌下的正规渠道销售的同款产品,其核心成分和质量标准应该是受品牌方控制的。
相关内容:
前段时间,
贵阳的小郑在一家进口商品店
购买了一套两千多元的护肤品。
可用着用着,
小郑却感到有些不对劲。
小郑手里的这些东西,都是在一家名叫优丽的进口商品店买的。

小郑:当时也是因为一个朋友推荐,因为他们家网上宣传得很好,假一赔百、假一赔十。

宣传不错还有朋友推荐,小郑便放心地花了2800元购买了一套娇韵诗的护肤品。可一段时间后,她发现自己皮肤出现了过敏的情况。
小郑:用了之后脸部过敏,感觉很明显有灼烧感,还有小粒粒。我后面停用了一段时间之后,就没有这种感觉了。


这样的情况让小郑产生了疑惑,于是她来到专柜购买了同一款精华液进行比对。

小郑:这瓶专柜买的,没有现货了,就拿了一瓶试用装先给我使用。颜色有点细微的差别,包括喷嘴的位置,这个专柜的整体要光滑一点;这个是优丽全球购的,就有点磨砂的状态。


除此之外,小郑还发现两瓶精华的吸管以及质地都有一些差别。因此,她怀疑自己在这家店买到的不是正品。

小郑:他们开始说不退,还坚持说是正品,让我们去质量检测中心检测这个问题。他这个明显和专柜的各方面都不一样,我不知道还检测什么,都已经和专柜的货不一样,我也没有买它的意义了。


随后,记者和小郑一起来到了这家店。一名工作人员表示,负责人郭女士并不在现场,不过他可以通过电话与郭女士取得联系。

郭女士:化妆品都是这样的,包括很多大牌产品,大概意思就是国外的和国内的,包括免税店和国内的都会存在差异,各个免税店和国内外的都会存在差异。但是在免税店和专柜这些买的货都是真的。

负责人郭女士表示,
因为这批化妆品是从韩国进口的,
所以确实和国内专柜存在一些差异。

郭女士:这些进货渠道都会先到关口,经过报税以后再进来。所以我们每一个批号都是原箱包装,都会带上海关申报。从哪个地方发货到哪个港,发货公司是哪里,收货公司是哪里,报关单上全部都有写得非常专业的。

之后,这家店的工作人员向记者提供了部分货物的进货证明,其中也有小郑购买的娇韵诗护肤品。不过小郑表示当时店里的工作人员并没有向自己说明版本差异,并且她的脸也确实产生了过敏现象。


小郑:我用了产品差不多几天以后脸部就开始出现不适了,两次过敏我才怀疑是你家产品的问题。

郭女士:如果是过敏的东西,几秒钟几十秒,你擦在耳后就能看得见症状,它马上就会变红,这个是对过敏现象的正常时间段,不会几天才过敏。鉴定真假很简单,你可以提取成分。如果你觉得麻烦也可以找市场监督管理局。

郭女士表示,
之前双方因为这件事已经讨论过多次。
如果小郑还是不满意,
他们可以同意给小郑退货。
不过在之前的协商过程中,
小郑也在网上发布了一些针对店铺的言论,
他们希望小郑能够删除,
对此小郑也表示同意。
记者:张义 鲍勇
来源: 贵州广播电视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