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分析品牌集中度(Brand Concentration)与新品占比(New Product Penetration/Share)之间的关系,可以深入理解市场结构、竞争格局、消费者行为以及市场发展趋势。这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分析方法,可以帮助企业制定更有效的市场策略。
以下是具体的分析方法和步骤:
"1. 定义和收集数据"
"品牌集中度 (Brand Concentration):"
"定义:" 通常使用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 (HHI) 或前几名品牌的市场份额 (Top N Market Share) 来衡量。
HHI = Σ (第 i 个品牌的市场份额)² (i 从 1 到 N,N 为总品牌数或前 N 个品牌)。HHI 越高,集中度越高;HHI 越低,集中度越低。一般认为 HHI > 2500 或 > 0.25 表示高度集中。
前几名品牌市场份额 (Top 3, Top 5, Top 10 Market Share) 直接反映主要竞争者的控制力。比例越高,集中度越高。
"数据来源:" 行业报告、市场研究数据、销售数据、零售端数据 (POS 数据)。
"新品占比 (New Product Penetration/Share):"
"定义:"
"新品定义:" 需要明确界定。可以是特定时间段内(如过去一年、三年
相关内容:

一、先搞懂两个关键指标:品牌集中度和新品占比
1. 品牌集中度:市场是“几个大哥说了算”还是“群雄割据”?
- 解释:比如你想卖水杯,打开亚马逊搜“保温杯”,发现前5个品牌占了80%的销量,剩下的都是小透明,这就是品牌集中度高的市场(就像武林盟主统治江湖)。反过来,如果销量前20的品牌加起来才占30%,说明市场分散(像菜市场摆摊,谁都能买一点)。
- 看这个有什么用:
- 集中度高:大品牌垄断,新手进去容易被碾压(除非你有黑科技)。
- 集中度低:机会多,但可能用户需求分散(比如有人要可爱风,有人要极简风)。
2. 新品占比:这个市场是“老店称霸”还是“新人辈出”?
- 解释:看看过去3个月上架的新品占总产品的比例。比如1000个保温杯中,有300个是最近3个月上的,新品占比就是30%,说明市场活跃,不断有人试水。
- 看这个有什么用:
- 新品占比高:要么市场在爆发(比如疫情期间的健身器材),要么老产品不行了(比如传统数据线被快充线淘汰)。
- 新品占比低:市场稳定,但可能创新难(比如螺丝刀这类工具)。
二、两个指标组合起来,四招看透市场
把品牌集中度和新品占比画个四象限图,市场情况一目了然:
1. 左上角:品牌集中度高 + 新品占比高(危险区)
- 典型场景:大牌扎堆,但新品还不断往里冲。
- 例子:蓝牙耳机市场,苹果、索尼、Bose占了60%销量,但每个月还有一堆新品牌上架。
- 为什么危险:大品牌有粉丝护城河,新手可能沦为炮灰。除非你有独家技术(比如耳机能测体温),否则谨慎入场。
2. 右上角:品牌集中度高 + 新品占比低(禁区)
- 典型场景:几个老品牌稳坐江山,新人不敢进。
- 例子:高端咖啡机,德龙、飞利浦占了70%销量,近半年几乎没新品。
- 躲远点:这种市场要么技术门槛高,要么用户只认老牌子,新手进去大概率亏钱。
3. 左下角:品牌集中度低 + 新品占比低(观察区)
- 典型场景:市场分散,但大家都不上新。
- 例子:园艺铲子类,销量前10的品牌只占20%,新品也很少。
- 机会与风险:可能需求稳定但利润低(比如铲子卖9.9包邮),适合有供应链优势的卖家。先小批量测试,别all in。
4. 右下角:品牌集中度低 + 新品占比高(机会区)
- 典型场景:没有头部品牌,且新品不断涌入。
- 例子:2020年的居家瑜伽垫,当时大品牌还没反应过来,新品一个月上架几百款。
- 赶紧行动:这种可能是蓝海初期,快速找差异化(比如瑜伽垫+防滑纹+送课程),抓住时间窗口。
三、实操步骤:手把手教你分析
第一步:锁定你的类目
- 比如你想做“儿童保温杯”,直接亚马逊搜索,记录前3页产品。
第二步:算品牌集中度
- 统计前3页产品(约60个),按品牌分类。
- 计算销量前5的品牌总销量占比(用工具查预估销量)。
- 判断标准:
- >60%:集中度高
- 30%-60%:中等
- <30%:分散
第三步:算新品占比
- 在前3页产品中,筛选上架时间≤3个月的产品数量。
- 新品数量 ÷ 总产品数 ×100% = 新品占比(可直接用工具插件看)
- 判断标准:
- >20%:活跃市场
- 10%-20%:正常
- <10%:固化市场
第四步:交叉分析
- 如果品牌集中度低(<30%)且新品占比高(>20%),马上深入调研:
- 看新品为什么能起来:是解决了痛点(比如保温杯带温度显示),还是纯靠低价?
- 看差评:找现有产品的槽点(比如漏水、太重),这就是你的改进机会。
咱们以宠物用品市场为例。通过工具分析发现,宠物用品类目前 10 名品牌的市场份额总和占整个类目市场份额的 60%,品牌集中度不算特别高。同时,近三个月内,新上架的宠物用品数量占总产品数量的 15%,新品占比相对较高。这说明宠物用品市场虽然有一些相对知名的品牌,但还没有被完全垄断,而且市场比较活跃,不断有新的产品进入。
进一步观察发现,一些新品牌推出的智能宠物用品,如智能宠物喂食器、宠物摄像头等,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这些新品牌抓住了消费者对宠物生活品质提升的需求,以及现代科技在宠物领域应用的趋势,在这个市场中迅速获得了一席之地。相比之下,一些传统的宠物用品,如普通的食盆、猫砂盆等,品牌竞争激烈,利润空间相对较小。
四、细节别忽略
- 小心“伪新品”:有些老产品会改图、改标题重新上架,用工具查真实上架时间。
- 看趋势而非单点:品牌集中度可能每月变化,至少追踪3个月数据。
- 别只看亚马逊:用Google Trends查关键词热度,避免进入下滑市场。
- “高集中+高新品,小白慎入;低集中+高新品,连夜搬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