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你说得非常对!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和时尚中心,运动鞋的普及程度确实非常高。
这主要有几个原因:
1. "人口密集与生活方式":上海人口众多,生活节奏快,很多人有运动、健身的习惯,或者将运动鞋作为日常穿搭的一部分。
2. "时尚潮流":运动鞋近年来已经成为时尚界的重要元素,不再仅仅是运动场合的穿着。很多品牌会推出时尚款、联名款,吸引追求潮流的消费者。
3. "品牌集中":上海是众多国际品牌和国内品牌的销售中心。从高端奢侈品牌(如耐克、阿迪达斯、新百伦等)到大众运动品牌,再到一些新兴品牌,在上海都能轻易找到。
4. "商业发达":上海的商业设施非常完善,无论是大型购物中心、百货公司、品牌专卖店,还是各种潮流店铺、市集,都能看到琳琅满目的运动鞋。
5. "消费水平":上海的整体消费水平相对较高,人们也愿意为喜欢的品牌和款式买单。
所以,你在上海发现运动鞋随处可见,什么牌子都有,这恰恰反映了上海都市生活的活力、时尚氛围以及发达的商业环境。这可能是很多第一次去上海的人都会有的直观感受。
相关内容:
走在淮海路,我低头数鞋,十双脚里九双不是安踏也不是李宁。

那一刻我才明白,国货再响,也抵不过上海人对“腔调”的执念。

昨天傍晚,我在武康大楼门口蹲了半小时。
萨洛蒙XT-6灰绿配色从我眼前闪过去七双,全是女生,裤脚卷得刚好露出脚踝。
她们没人在意这是被安踏收购的法国牌子,只认它鞋底厚、鞋面像铠甲,踩上去像随时能冲进雨里拍照。

旁边咖啡店的小哥悄悄说,这鞋限量色加价到两千八,照样断码。
再往前挪两步,鬼冢虎MEXICO 66像排队一样出现。
米色鞋头配蓝红跑道线,踩扁的后跟当拖鞋穿,走路啪嗒啪嗒。

穿它的男生头发烫成微卷,背个帆布袋,远看像从昭和漫画里走出来。
我问他为啥不选李宁的惟吾Pro,他耸肩:太新,没故事。
转角报亭旁,亚瑟士Gel-Kayano 14灰银配色堆成小山。

阿姨在试穿,说跑步不伤膝盖,关键打完折六百出头,比去健身房办卡便宜。
隔壁罗意威FlowRunner也摆在那里,小牛皮摸着像婴儿屁股,标价四千二,试的人没一个皱眉。
穿它的大多是拎Dior BookTote的女生,她们要的是“我懂行但我不炫耀”的潜台词。

最热闹的是iapm门口,彪马Palermo黑粉配色被围了三圈。
学生党直接上脚试穿,问店员能不能再送双袜子。
旁边两个男生讨论Mostro的魔术贴,说像小时候校队发的,但配色骚到可以蹦迪。

没人提安踏的霸道鞋,尽管它只要三分之一价。
我蹲到路灯亮起,终于想通:上海街头不是不要国货,是要“看起来不像国货”。
萨洛蒙的机能壳、鬼冢虎的昭和魂、亚瑟士的实验室科技、彪马的看台文化、罗意威的工匠皮,每双鞋都在讲一个比价格更贵的身份剧本。

安踏李宁输在太急着证明自己,忘了上海人买鞋不是买功能,是买一张能挤进梧桐区咖啡店的通行证。
最后看见个穿回力的小男孩被妈妈拖走,他回头望了眼橱窗里的萨洛蒙。
那眼神像在说:等我长大,也要让鞋底长出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