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成功揽获圣罗兰(Saint Laurent)合作,加码对抗天猫奢侈品业务竞争

确实如此。京东集团宣布完成对开云集团(Kering)旗下奢侈品牌圣罗兰(Saint Laurent)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业务(以下简称“圣罗兰中国”)的收购,这无疑将显著增强京东在天猫(Tmall)主导的中国奢侈品电商市场中的竞争力。
以下是对此事件影响的几点分析:
1. "直接竞争对手的加入":圣罗兰正式成为京东的“编外”奢侈品部门,这意味着京东将直接运营一个与天猫竞争的核心奢侈品品牌。双方将围绕圣罗兰的品牌营销、销售策略、用户体验、会员体系等进行直接较量。 2. "增强京东的奢侈品品牌矩阵":在此之前,京东已经拥有开云集团旗下的迪奥(Dior)和蔻依(Courrèges)。收购圣罗兰后,京东将同时运营迪奥、圣罗兰、蔻依这三个开云旗下的顶级奢侈品牌,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奢侈品品牌矩阵,这是天猫所不具备的。 3. "提升用户体验和场景融合":京东以其强大的物流和线下零售能力(如京东MALL)著称。圣罗兰的加入,将有助于京东将线上销售与线下体验(如门店参观、独家活动、更快的物流服务等)更紧密地结合,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奢侈品消费场景,从而吸引和留住高端用户。 4. "加剧市场竞争格局":圣罗兰作为开云集团

相关内容:

1月9日,全球最大的奢侈品集团之一开云集团(Kering)旗下知名奢侈品牌圣罗兰(Saint Laurent)宣布与中国第三方电商平台京东合作,开展在中国地区的电商销售业务。不过,消费者并不会在京东的主平台jd.com上看到圣罗兰的产品,所有的销售过程将只发生在京东旗下独立奢侈品电商平台Toplife。

京东于2017年10月推出Toplife,完全独立于京东主站运营的意思是Toplife拥有独立的App和网站,并注重以品牌为主导的体验式购物,而非京东一贯以3C产品为主要销售品类的购物方式。京东认为Toplife可以为奢侈品牌提供线上精品展示与商品销售的服务,从仓储、物流、交付等方面都提供区别于京东主站的体验和方式,并试图以此来加快速度与天猫竞争。

实际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际奢侈品牌选择与京东、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建立合作,在完善销售渠道的同时,引入喜爱线上购物的千禧一代消费人群。天猫曾于2017年8月推出奢侈品电商平台Luxury Pavilion,不过,该平台依托于阿里巴巴的天猫商城,是从站内分割出来的一块特殊业务,通过算法和大数据来甄别天猫的消费者中对奢侈品有潜在兴趣和购买力的人群,同时也并非人人都有机会看到Luxury Pavilion的入口。

贝恩咨询公司(Bain&Co)近期的调查显示,2017年中国消费者占全球奢侈品消费市场的32%,超过其他任何国家,已成为国际奢侈品牌至关重要的市场。与此同时,毕马威(KPMG)预计,到2020年中国国内奢侈品消费的一半可能来自网络销售。

从过去的销售数据来看,网上购物已被证明是时尚品牌的实现盈利的强劲驱动力,即使很多奢侈品牌对线上销售表示抗拒,担忧通过不够精致的网络渠道进行销售不利于经营品牌形象。不过,诸如Gucci和Louis Vuitton等品牌均已开始尝试试探性地开设微信精品店渠道,以测试中国的电商市场。同时,品牌也开始愿意将这些第三方电商平台当作集聚新客流、让品牌营销变得更有效的新方式。LVMH集团甚至已经将旗下五大事业部品牌分别入驻天猫,这也是为什么圣罗兰入驻京东已不再算是业内的新鲜事。不过,据知情人士向第一时尚透露,“京东目前正在采取付出高额成本、损失利润的方法来吸引奢侈品牌入驻,从而才能与天猫正面抗争。”

目前,除圣罗兰以外,入驻京东Toplife 的品牌还有 La Perla、Emporio Armani、Ports 1961和 Rimowa 等。而在天猫Luxury Pavilion平台上线的奢侈品牌则包括有Burberry、Hugo Boss、海蓝之谜、玛莎拉蒂、LVMH集团的娇兰以及Zenith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