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职场情绪内耗,谘商心理师吴姵莹:

当情绪来临时,你会选择如何去应对呢?长年致力于推广心理探索和成长议题的谘商心理师吴姵莹认为:情绪,其实就是一种外在刺激和自我内在运作系统的连结,每个人会依个人经验来解读外在环境面临的各种状况,除了因而造就不同的情绪状态之外,更会进一步影响个人的行为模式。于此,吴姵莹也特别点出,看见情绪反应的历程才是这当中最重要的事情,因为唯有如此才能进入内在,发现造成情绪反应的真正原因。

 不执着快乐,让情绪流动

大至生命历程、小至日常生活……我们时时刻刻都在面对情绪的课题,正面的情绪会让人感到备受鼓舞、充满能量;负面的情绪则会让人感到悲观消极,因此许多人都会希望自己的情绪保持在快乐的、正向的状态下,你是否也是如此呢?

但是,其实这样的想法,可能会让你在无形间陷入了某种情绪陷阱当中而不自知,因为当你执着于想要抓住正面情绪却抓不住的时候,压力随之而来,你将可能会进入情绪消耗的状态里,

绿色不对称洋装,iROO。

而关于情绪这个课题,吴姵莹坦言,每个人对情绪的反应和应对,其实都是透过不断学习而来的,这些学习是随着自我的经历,从原生家庭、校园以及职场中一步步养成,而当中更深一层的内涵,是关于的探讨──而的发生,同样也是源自于此。

 情绪内耗,辨识反刍迴路

的状态,可以深入从(rumination)来探讨。你是否曾有过这样的经验:负面情绪在脑海中不断飞转,越想越多、越想越累,甚至越想越不安……这就是。吴姵莹也特别强调,并非所有的反刍思考都是不好的,健康的反刍思考迴路能够引领我们找出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反之,不健康的反刍思考迴路,则让人不断纠结、无止尽的钻牛角尖,

【职场不心累】吴姵莹 工作坊

摆脱职场情绪内耗,停止钻牛角尖的心理清醒术


 情绪劳动,心累的根源

在生活的各种不同场景中,我们不仅经常需要面对自己的情绪,甚至还得非自愿地接收来自他人的情绪。在职场中,除了身体和脑力的劳动之外,让许多人感到心累的根源,便是来自主管、客户或是同事的负面情绪,当你需要去承担或是消化这些情绪的时候,就是一种。而当我们处在一种需要大量地去承接情绪劳动的状态下时,吴姵莹建议要懂得开始帮自己去设立一些明确的界限,当界限清晰了,也坚定地表达了自己工作的立场,同时展现理解并支持对方的态度,便有机会能让双方在稳定的情绪状态下让工作更加顺畅,而这也有助于让自己的情绪成熟度越来越高。

绿色不对称洋装,iROO。

当我们从情绪内耗聊到了情绪劳动,很理所当然地,就被当成我们面对情绪课题时一个良好的解决方案,不过吴姵莹在此时却给出了另一条思路,当你开始学会温柔地接住自己,你会发现,自己的内心反而更有力量。

延伸阅读:

MBA没有教的职场情绪课题,谘商心理师苏绚慧带你打造情绪界限谘商心理师林萃芬带你强化心理能量,为职场锻鍊内在的勇气


【职场不心累】主题讲座

2025年11月29日 首度集结三位谘商心理师
|苏绚慧、林萃芬、吴姵莹|
带你告别情绪加班日常,重整内在节奏,活出不再被情绪綑绑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