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败如山倒!销量锐减揭示二线豪华品牌在中国市场正逐渐“隐退”

这标题点出了当前中国豪华车市场一个非常显著且值得关注的现象:传统意义上的“二线豪华品牌”(通常指雷克萨斯、英菲尼迪、梅赛德斯-AMG、宝马M、奥迪RS等)在中国市场的市场份额和声量正在显著下滑,甚至可以说正在经历某种程度的“消失”。
“兵败如山倒”这个比喻虽然有些夸张,但确实形象地描绘了这些品牌面临的困境。销量数据是关键证据:
1. "销量下滑与市场份额萎缩":近年来,这些品牌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普遍呈现负增长,尤其是在与新兴豪华品牌(如蔚来、理想、小鹏、极氪等新势力)以及传统豪华品牌BBA(奔驰、宝马、奥迪)的激烈竞争中,份额被不断挤压。 2. "产品更新迭代缓慢":部分品牌在产品定义、技术投入(尤其是电动化和智能化方面)上相对滞后,导致产品竞争力下降,难以吸引年轻一代消费者。 3. "品牌形象老化":一些品牌在品牌营销和形象塑造上未能与时俱进,显得有些“高冷”或“老气”,与追求科技感和个性化的年轻消费者需求脱节。 4. "渠道和服务问题":部分品牌的经销商网络效率不高,服务体验有待提升,进一步削弱了品牌吸引力。 5. "新兴豪华品牌的崛起":新势力品牌凭借精准的市场定位、创新的科技产品、更快的

相关内容:

2025年4月,二线豪华车销量集体跳水,英菲尼迪单月销量只剩三位数,捷豹经销商开始用七折甩卖库存,朋友圈却没人转发。

这一幕早在三年前就埋下伏笔。

当时奔驰C级终端价第一次跌破25万,宝马X3贷款首付降到8万,奥迪A4L直接杀进20万区间。

一线品牌用价格把二线豪华逼进死角,凯迪拉克CT5优惠7万仍卖不动,林肯航海家库存周期超过90天。

国产新势力补刀更狠。

理想L7把六座大沙发、激光雷达、城市NOA打包进30万,问界M5纯电版续航标600公里,实际跑550公里,车主晒单说一周只充两次电。

蔚来换电站第3000座落地那天,捷豹I-PACE还在用400V平台,充电功率不到100千瓦。

真正让二线豪华难受的是面子账本变了。

十年前开辆雷克萨斯回家能堵住亲戚的嘴,现在村口大爷更关心车机能不能刷抖音。

保值率数据更扎心,2024年雷克萨斯ES三年残值率从73%跌到61%,同价位蔚来ET7官方回购价反而涨了3000块。

经销商最先感知寒意。

广州某捷豹4S店去年改卖二手车,展厅空了一半。

上海英菲尼迪销售经理透露,厂家压库任务从每月50辆降到20辆,还是完不成。

更惨的是讴歌,去年全国销量没破千,4S店陆续改成比亚迪展厅。

技术代差像道天堑。

沃尔沃XC90还在用机械档杆,理想L9已经标配车载冰箱。

凯迪拉克锐歌车机卡顿被车主投诉,OTA更新要等三个月,小鹏G9每月推送两次系统升级。

传统豪华讲究的底盘质感,在自动泊车、遥控泊车面前突然不香了。

二线豪华不是没想过自救。

捷豹搞了8万优惠,发现买的人转头去提了问界M7。

林肯请明星代言,直播间观众刷的全是理想L8链接。

沃尔沃玩安全营销,被华为ADS的AEB实测视频抢了热搜。

最致命的是定位真空。

比品牌故事讲不过BBA,比性价比打不过新势力。

凯迪拉克CT6卖30万,配置表被极氪001完爆。

雷克萨斯ES200落地35万,加速还没比亚迪汉EV快。

2025年豪华车市场出现新规则:30万以上看技术,50万以上看服务。

蔚来换电免费次数从4次涨到6次,高合HiPhi X推出上门洗车+代驾服务。

传统二线豪华还在送脚垫和保养券,用户转手就把赠品挂闲鱼。

有人算过笔账:买辆捷豹XFL三年亏15万,买辆极氪001三年亏8万还多送终身免费充电。

当汽车变成快消品,保值神话最先破灭。

未来三年会更残酷。

比亚迪高端品牌仰望U7搭载四电机,零百加速2秒级。

汽车二期工厂投产,产能直接翻倍。

留给二线豪华的时间窗口,正在以月为单位关闭。

最后能活下来的,可能是彻底换赛道的。

沃尔沃宣布2026年停售燃油车,雷克萨斯准备在中国建纯电工厂。

那些还在纠结12个喇叭还是16个喇叭的品牌,终将成为汽车进化史上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