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老字号,哈肉联——百年品牌的传承与创新之旅

这是一篇关于哈尔滨哈肉联的“寻味老字号”风格的文章,探讨其百年品牌的传承与创新:
---
"寻味老字号|哈肉联:百年品牌的传承与创新"
当哈尔滨的寒风卷起白雪,当锅包肉酸甜爽脆的滋味在舌尖绽放,人们总会不自觉地想起一个名字——哈肉联。这不仅仅是一个食品企业的称谓,它更像是一段凝固在时光里的哈尔滨记忆,一个承载着几代哈尔滨人味蕾情感与生活印记的百年老字号。今天,让我们一同寻味哈肉联,探寻这个老字号如何在百年风雨中传承经典,又如何在时代浪潮中大胆创新。
"百年传承:根植于红肠与锅包肉的记忆"
哈肉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哈尔滨这座城市的兴起。它伴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而诞生,最初是服务于铁路工人的肉类加工场所。时光荏苒,从最初的简单屠宰加工,到后来形成规模化的肉类联合加工厂,哈肉联始终与哈尔滨的城市脉搏同频共振。
“哈肉联”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满了地域特色。它生产的“哈尔滨红肠”,以其独特的配方和醇厚的风味,成为了哈尔滨食品的代表性符号之一。那肥瘦相间、烟熏火燎的红肠,是老哈尔滨人逢年过节、招待亲友的必备佳品,也是许多游子心中关于家乡味道的深刻烙印

相关内容:

来源:【黑龙江日报】

视频加载中...

在中央大街105号的哈肉联食品旗舰店,前来购买红肠的消费者络绎不绝。

哈肉联,一个历经一百多年历史的品牌,经岁月洗礼,仍熠熠生辉。作为商务部首批认定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哈肉联紧跟时代步伐,在秉持百年基础配方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新的食品科技,以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营养的更高需求。在坚守传统工艺的同时,不断优化加工技术,提升产品的新鲜度和营养价值,让每一根红肠都成为百年匠心的见证。

近日,记者走进哈尔滨大众肉联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哈肉联),去了解百年老字号背后的青春密码。

位于中央大街的哈肉联视频旗舰店

传承:味道香飘百年

时间回溯到1913年,一位英国商人马前氏在哈尔滨投资建立了滨江物产英国进出口有限公司,引进了当时欧洲最先进的畜产品加工技术,生产出了远近闻名的红肠。这家公司的前身就是哈肉联的前身——哈尔滨肉类联合加工厂。

历经百余年,哈肉联仍然保持着那种特有的果木烟熏味和浓郁的肉香。生产部长杨学飞说:“哈肉联红肠是一种味道上的传承,百余年连续生产,传承技艺从未间断,即使变革与发展,我们也一直保留着红肠制作的传统工艺,不断改善提升产品质量和口味。”

在工厂车间里,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设备,把精选的猪瘦肉和牛肉馅灌入肠衣,经过一道道工序,一根根红肠在慢火的熏烤下,呈现出诱人的枣红色,浓郁的肉香与独特的果木熏香令人垂涎欲滴。

可以说,在这里每一根红肠的出炉,背后都是对传统的尊重和传承。

哈肉联的包装车间

杨学飞介绍,从原料挑选、腌制、搅拌、灌制到烟熏,整个生产过程需要经过30多道严格的工序。原料低温冷链修割,热加工工艺精准控温,保持肉质的鲜美,以其特有的色、香、味,保证了哈肉联红肠独特的风味。原料肉选用环节,哈肉联坚持从源头把控,仅选用自宰生猪的冷鲜肉,肥瘦搭配、经专业兽医检疫合格无病害,确保原料的高品质。腌制过程遵循传统配方,结合欧洲工艺与本土风味,将辅料与肉质完美融合,肉馅呈诱人的玫瑰红色。拌馅环节,力图在保持肉质纤维结构与口感的同时,促进主体香气的形成。灌制时,每一步都精心操作,确保肠体的紧实饱满。在烟熏过程中,哈肉联采用传承百余年的俄式窑炉,使用果木和硬杂木混合烟熏,这种熏制方式赋予了哈肉联红肠独特的天然木质香味,产品外观枣红色,使其在众多肉制品中独树一帜。

从严谨的工序中可以看出,哈肉联的每一步生产流程都承载着对传统的尊重与创新的追求。2007年,哈肉联红肠制作技艺被认定为黑龙江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就是对哈肉联红肠百年技艺最好的肯定和保护。

创新:在传承中不断突破

“食品工业是道德工业。”副总经理刘珂说,“老一辈的工匠精神和责任感,我们代代相传。”哈肉联的创新之举随处可见,无论是引入荷兰施托克的生猪屠宰分割线,还是肉制品加工的明火烟熏、低温杀菌,无不体现着对传统的继承和对现代化的追求。在严格的内控标准下,每一块肉的加工处理都遵循着低温冷链原则,从而保持肉品的原本风味。

哈肉联产品的首末件检查、自互检、过程检验和统计技术应用等管理手段,确保了从原料到成品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精品。先进的检验检测技术,结合现代化的生产管理体系,使得从原料进入车间到成品入库,每一个环节都层层把关,品质由此得以保证。“从原料挑拣到产成品入库,哈制品对自互检工作严格要求。原料班组能做到将每一块肉逐一精修挑拣,不放过哪怕一根猪毛一块碎骨的杂质。”刘珂说。

游客前来选购产品

2021年,哈肉联还启动了数字化改造项目,至今已累计投资1000余万元。刘珂说,哈肉联引进的灌肠机配合高速自动扭结挂杆机、混料机、切肠机、自动计量传输线、自动装盒机、装箱机、码垛机等,提高了效率,节省了大量人力。这一切的改变,最终都指向一个目标——持续不断地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食品。

百年传承并未让哈肉联固步自封,创新始终贯穿于哈肉联的发展之中。目前哈肉联拥有8大类100多种熟食产品。“针对年轻消费群体,我们还推出了低盐、低脂的产品,企业就是要不断地超越自我,才能生存下去。”刘珂说,近年来,公司持续对现有生产线和产品包装进行优化,积极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开展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开发出一系列既符合传统口味,又能满足现代消费者营养健康需求的产品。持久的努力,令哈肉联获得诸多殊荣,前不久,哈肉联又斩获了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未来:多元发展与品牌驱动

正因如此,哈肉联不仅在食品行业站稳了脚跟,更逐步扩张了市场版图。继续深耕国内市场的哈肉联也开始向国际市场挺进。

刘珂说,目前哈肉联在全国已有近200家门店,在华北、华东和华南等地都有布局,哈肉联的产品不仅走向全国各地,还出口到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

哈肉联的创新不仅仅局限于产品,更在于拓宽销售渠道,转换营销策略。2021年哈肉联大胆推出全新模式门店,以现场热卤鲜熏和预包装产品相结合的方式,打破地域销售的界限,让不同地域的人在各自的城市,都能够方便地买到热气腾腾原汁原味的哈肉联红肠,将哈尔滨红肠等地方特产更有品质地推广到全国各地,实实在在地为哈尔滨红肠的传播发展做出了龙头企业应有的贡献。

丰富的产品种类

在一家家热卤鲜熏新模式店内,哈肉联把工厂搬到了消费者可零距离接触的场所,让消费者看得到红肠制作的每一个过程。“我们让顾客见证产品的透明制作过程,现场感受产品制作的真实性与可追溯性。”刘珂自信地说,我们的目标是让人们无论走到哪个城市,都能享受到哈肉联红肠的味道。这样的门店不仅仅是销售终端,更是哈肉联与消费者无缝对接的开始窗口。从哈尔滨到北京,从青岛到新疆,再到全国的数十个城市,哈肉联的红肠销量持续增长,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今年1-9月,哈肉联实现营业收入2.1亿元。”销售管理部负责人薛志远说,“我们正在筹划十余家新模式店的开业,将于本月底和消费者见面。”

记者:孙铭阳;摄影:孙铭阳;视频:孙铭阳

来源:龙头新闻

本文来自【黑龙江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