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是一个"宣传口号或广告语",旨在突出南安在全球某个特定产品(通常是石材机械或相关设备)市场中的"巨大份额和领先地位"。
这句话的意思是:
"量化优势:" 南安生产的或来自南安的某类产品,在全球总销量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1/3)。
"品牌推广:" 通过强调这个数字,来提升南安在该行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让潜在客户或合作伙伴认识到南安的实力。
"行业地位:" 体现了南安在全球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尤其是在石材机械(如磨切机、抛光机等)领域,南安(福建南安水头镇)确实享有“中国石材机械之都”的美誉,这句话很可能就是指石材机械。
"需要注意:"
这句话通常带有"宣传色彩",可能是一种形象的夸张或基于特定统计口径的表述。
要判断其准确性和具体指代的产品类别,需要了解它出现的具体背景和语境。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非常有力的市场推广语句,用以展示南安在某个全球性产业中的强劲实力。
相关内容:
蛇年正月十二,2025中国(泉州)专用通信暨应急产业博览会(泉州通信展)在南安盛大启幕。为期3天的展会,吸引了来自全球22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采购商,海能达、科立讯、宝锋、TCL、海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品牌悉数到场。这个云集了国内各路对讲通信产业大咖的峰会,何以会放在一个县级市举行?一直以来,南安以石材建陶、水暖厨卫等产业为人所熟知。鲜为人知的是,南安有着另一块招牌——中国对讲机之乡。20世纪70年代,第一台国产对讲机就在南安诞生。从知青作坊里的步话机到全球市场的智能终端,从仿制生产到定义行业标准,南安用几代人的接力,依托无线电产业的强大基础,将对讲机产业打造成经济的标杆,培育一批批优秀的对讲机企业。2023年,全球对讲机市场规模约为53.1亿美元,中国占据全球约42%市场份额,而南安就占全国七成市场份额。甚至有的人说,世界上每卖出三台对讲机,就有一台是从南安卖出,而在中国,每卖出十台对讲机,就有七台来自南安。2024年,南安敏锐捕捉国际市场机遇,在全国率先开展对讲机中东专项行动,在迪拜签下超亿元意向订单,并出台首个针对对讲机产业抱团抢滩中东市场精准区域扶持政策,全力推动对讲机行业“出海”中东市场。当前,随着智能物联网时代的到来,南安的对讲机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它不仅连接着人与人,更连接着过去与未来,成为乡村振兴与科技创新的交汇点。关于它的故事,既是技术的突破,更是时代的回响。



放置在南安对讲机产业发展博物馆的老物件。
“那时我们创办的霞美无线电器材配件厂,就在霞美镇霞美村的一栋洋楼里。厂房不大,却承载着我们最初的梦想和热情。由于条件有限,流水线是由几张办公桌拼接而成的,简陋但实用。”王培详回忆,初创时,厂里有20到30名工人,没有自动化设备,也没有精密仪器,每天工人们就在这条简易的流水线前,用手组装和调试产品。条件虽然艰苦,但每个人都充满了干劲儿。
尽管当时的对讲机完全是靠人工,但也正是从这条流水线开始,霞美镇的对讲机产业一步步走向了全国、走向世界。那栋洋楼,也成了王培详等人起航的地方。1986年,衍生出了3家生产对讲机的企业:陈养生创办了华丰无线电器材厂、胡利群创办红星无线电器材厂、王培详创办飞捷电子仪器厂。随后,对讲机生产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逐渐形成了产业集群。“模转数”过渡 创新与政策带来的新机遇“2008年后,霞美对讲机产业迎来了二代接班的时代。这些二代们不仅秉承父辈的奋斗精神,更融入创新思维,各自创立品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霞美镇政府企业办相关负责人指出,通过不断投入新设备与技术,霞美对讲机生产从简单组装销售,逐步转向创新研发,并建立起完整的上下游配套产业链。霞美,这个“中国对讲机发源地”,顺势成为我国对讲机主要生产基地。
2009年,工信部发布《关于150MHz、400MHz频段专用对讲机频率规划和使用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工信部第666号文件),规定中国对讲机模拟技术体制转为数字技术体制的时间表,“模拟转数字”共5年过渡期。众多本地企业积极响应,自主研发数字对讲机。同年,霞美镇长福村从海外留学归来的王少峰进入父亲的企业——宝锋电子,2010年,该公司推出便于携带的双段双频LCD对讲机,在无线通信行业引起巨大反响;2012年,又推出首款民用双段对讲机。2016年,对讲机行业迎来“模转数”热潮,产品应用场景拓宽,功能不再局限于语音通话,还融入了GPS定位、视频传输等新技术。“我最早是做进口对讲机的贸易。2007年,从贸易转向生产,着手做对讲机的制造。如今,业务重心又转向对讲机出口。”曾作为霞美镇供销大军中的一员,远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振南对于霞美镇对讲机产业这几十年来的快速发展,不禁感慨万千。如今,霞美镇对讲机产业依旧充满活力,涌现出由霞美人创办的海能达、科立讯、宝锋电子、特易通电子、泉盛、凯利、精通电子、远拓电子、铭源通、艾迪欧、泉顺科技等一批代表企业,其中海能达、科立讯、特易通电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海能达更是对讲机产业的龙头企业、上市公司。霞美镇荣获中国对讲机“淘宝镇”称号,辖区内11个建制村也依托对讲机产业荣获“淘宝村”称号。2024年,南安敏锐捕捉国际市场机遇,在全国率先开展对讲机中东专项行动,在迪拜签下超亿元意向订单,并出台首个针对对讲机产业抱团抢滩中东市场精准区域扶持政策——《南安市对讲机行业开拓中东市场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5年)》,全力推动对讲机行业“出海”中东市场。“我们在稳固原有市场的同时,也涉足高端产品制造,拓展全球客户。去年,通过电子信息(对讲机)产品迪拜展销会暨产业推介会,已有多位新客商到企业实地考察,并签下意向订单。”王少峰补充道。在该展销会上亮相的还有特易通电子,其相关负责人郭俊全介绍,公司瞄准国内外中高端市场,出口订单占七成。为满足市场需求,特易通电子2024年搬到占地50亩的新厂区,产能翻了一倍,年产能最高可达650万台。不难发现,南安对讲机龙头企业近些年来不断加大自主研发投入,巩固传统产业优势,推动转型升级。南安也从实施“广告出海”、落地权威检测机构、培养国际化营销人才等方面为产业提供全方位支持,引领企业在海外市场开疆拓土、大放异彩。今年,南安趁势抢抓热度,在2月9日—11日举办的2025中国(泉州)专用通信暨应急产业博览会吸引2.6万人次现场参与,现场成交额8000万元,意向成交额11亿元,其中国际采购商意向成交额3亿元,让“买对讲机来中国南安”区域品牌日益响亮。值得一提的是,陈清州虽从南安走向深圳,但心系家乡发展建设,此次展会,他引入众多上游供应链企业,为行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带动产业链协同发展。从公共安全领域的警察、消防员,到物流运输、建筑施工等行业,再到旅游、赛事等民用场景,南安的对讲机无处不在,为社会高效运转提供通信保障。目前,南安对讲机产业年产销额上百亿元,拥有130多家生产厂家、800多家经销商,近2万人从事该产业,年产销对讲机5000多万台,占据中国70%以上市场份额,产品远销80多个国家。记者:李杨瑜 李想 见习记者:林泽培通讯员:洪双育 庄庆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