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款美版丰田佳美,当年北京车市翘楚,热门进口轿车传奇再现

是的,你说得非常对!
1994款美版丰田佳美(Camry)在中国市场上,尤其是在北京,确实是"当之无愧的热门进口轿车之一"。它在当时具有非常高的知名度和市场号召力,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品牌信誉好:" 丰田品牌在当时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可靠性和耐用性口碑,被视为“省心”的代名词。 2. "产品竞争力强:" 佳美作为一款中型轿车,相比同时期的国产车型,在空间、舒适度、行驶品质和燃油经济性方面都有明显优势。美版车型通常也意味着更符合当时国人审美的大尺寸和相对宽裕的内部空间。 3. "进口身份稀缺:" 在90年代,进口车本身就带有一定的光环和稀缺性,能买到进口车是很多消费者的荣耀,价格也相对较高,更能体现一定的身份。 4. "设计时尚:" 1994款佳美(对应北美市场的SE/XLE等版本)采用了当时比较流行的设计语言,线条流畅,外观比较大气,符合当时的审美趋势。 5. "市场供应量:" 丰田作为主流日系品牌,其佳美车型在国内的进口量相对比较稳定,能够满足一定的市场需求。
虽然它可能不如同时期的马自达626、本田雅阁(国内组装或早期进口)等车型那样后来居上,或者在后来的年份里保持同样的热度

相关内容:

以前老编聊过93年94年北京热门进口轿车之一的丰田佳美,去年也在文章中分享过一辆在国内的1996款中国市场版丰田佳美,今天再分享一辆在欧洲的高配版1994款美国市场版丰田佳美,当年北京热销的就是93、94款美版丰田佳美。 让合资企业中开过这车的老司机们回顾一下。

1993年,正常情况下中国一个企业或个人要买一辆有面子的行政轿车首选就是上海大众桑塔纳,当时一辆带电动窗的高配版大众桑塔纳是21万多人民币。但是合资企业就不一样了,可以有更好的选装;企业投资额额超过100万美元的合资企业可以有资格买一辆免税进口轿车(办公车指标,合资企业规模和免税进口办公车指标数量挂钩),除此之外,外籍港澳台籍员工每个人可以有一个免税自带进口车指标。这样,原来购买一辆桑塔纳的预算可以直接升级买一辆现代化的日本进口轿车了=更有面子了。 上世纪80、90年代的中国大城市里,轿车就是一个企业的门面。

花1.6万美元至2.5万美元买什么样的进口轿车?日产蓝鸟、本田雅阁和丰田科罗娜是1.7万美元至1.9万美元之间,但是除了本田雅阁还算正经点,其余两个家庭车味道太重,看着不够气派,领导坐这车出门谈事而不体面。买德系吗?德系只买宝马奔驰,它们就不是这个价位的车了,大众呢?在1993年1994年时代的中国脑子坏了才花美元买大众车。北京的不少合资企业选择了美版的丰田佳美2.2,虽然它比丰田科罗娜更贵些。而外商自带指标没有发动机排量的限制,北京的黑牌佳美很多是装V6发动机的佳美3.0。

94款美版佳美车身长度为4725毫米,车身宽度1770毫米,轴距2620毫米,整备质量1595千克(3.0升动力版)。这辆在欧洲的美版94款丰田佳美是最高配的XLE版3.0,动力为一台型号1MZ-FE的3.0升V6发动机,四顶置凸轮轴多点电喷,最大功率188马力, 传动系统为4速自动变速箱。

这辆车1994年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一个丰田销售店被售出,当年的配置价格单还随车保留;标准配置建议售价为23,879美元。这辆车有三个选装配置;地毯、ABS防锁死制动系统以及6喇叭高挡CD音响。加上选装配置和运费后这辆车的最终价格是27,749美元。在1993年1994年的美国,ABS防锁死制动系统是一个高价值配置,只是部分普及,在很多车上还是选装配置。

电动玻璃天窗,上世纪80、90年代关于天窗该是什么样欧洲厂商和日本汽车厂商之间有不同的理解; 日本车配电动玻璃天窗,欧洲流行的是手摇钢顶天窗,后来欧洲车是电动钢顶天窗,再后来的结果……



电动座椅,94年在佳美高配车型上才会有这东西。 现在的家庭车都有方便放水杯和矿泉水瓶的设计,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家庭车中这种概念还很初级,二十多年前只有美国家庭车中最重视杯托的设计。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