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探讨一下“声誉管理PK财富管理”这个话题,并看看大数据如何验证“声誉越好,赚得越多”这个观点。
"核心理念:声誉是长期财富的基石"
传统观点可能更侧重于财富管理(投资、理财、企业增长等)来直接创造财富。而现代视角,尤其是在信息高度透明、社交媒体发达的时代,"声誉管理"正逐渐被视为与财富管理同等重要,甚至更为基础的战略性投资。核心逻辑是:良好的声誉能够吸引资源(人才、资本、客户、合作伙伴),从而促进财富的创造和积累。
"“声誉越好,赚得越多”的逻辑链条:"
1. "信任基础:" 良好的声誉意味着更高的可信度。无论是个人高管还是企业,信任是商业合作的基础。
2. "人才吸引与保留:" 优秀人才倾向于加入声誉良好、价值观契合的组织。高绩效团队是创造财富的关键。
3. "客户忠诚与拓展:" 客户更愿意购买、持续购买来自值得信赖的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好声誉能带来口碑传播,降低营销成本,拓展新客户。
4. "资本青睐:" 投资者(包括风险投资、私募股权、银行贷款等)更倾向于投资那些声誉良好、风险较低、具有长期发展潜力的企业和个人。良好的声誉是重要的无形资产,能降低融资成本。
5. "合作
相关内容:

声誉管理PK财富管理:大数据验证高管“声誉越好,赚得越多”
南财AI新闻实验室发现,公众人物的财富净值与个人声誉高度相关。
南财AI新闻实验室统计了近200位企业家的财富状况,他们均跻身福布斯富豪榜前400名。与此同时,个人财富较高的高管其声誉资产净值亦表现出色,充分印证了“经商有道乃是为人有道”。
自亚当·斯密起,经济学中一直把“声誉”作为保证契约诚实执行的重要机制。声誉不仅使得已有的契约继续执行,甚至具有潜在机遇的交易也会更大概率得以开展。特别是,在契约不完全的情况下,诚信和声誉能够取代法制力量来促使交易的顺利达成。
个人声誉与资产正相关
声誉已经是一项无形资产。这一超脱于既有的“商誉”范畴,与个人财富净值、科创企业融资可获得性呈正相关。
南财AI新闻实验室对跻身福布斯富豪榜前400名的193位企业家的财富分析显示,末位14名富豪资产均在10亿美元以上,但“声誉资产净值”均为负值,其包括利标品牌、易世达、中国旺旺、ST辅仁、综艺股份、恒通股份、美年健康、蔚来、丰盛控股、南方能源、朗廷-SS、美团点评-W、泰禾集团、ST银亿等上市公司。“声誉资产净值”均为负值的原因是部分公司的正面舆情分为0。
前十大富豪中的资产一般在1000亿元以上,仅一位“声誉资产净值”为负值。
其中,前五大富豪马云(阿里巴巴)、马化腾(腾讯)、许家印(恒大)、孙飘扬(恒瑞医药)、杨惠妍(碧桂园)的声誉资产净值分别是107.67、58.13、1.52、6.01、2.11。其次黄峥(拼多多)、丁磊(网易)的声誉资产净值分别是39.58、38.44。
南财AI新闻实验室发现,牧原股份董事长、总经理秦英林财富排在第10位,但声誉资产净值却是负值(-6.63分),他个人及公司主要受到 “非洲猪瘟”等事件的负面影响较大,2019年上半年牧原股份,净利润较去年同期亏损0.79亿,亏损达到历年同期最大。另外,“酱油大佬”海天味业董事长、总裁庞康财富值890亿元,声誉资产净值却为-1.87。主要受到海天味业“上黑榜”事件影响,因酱油不符国标引发舆论热议。
从声誉资产净值得分来看,前十名分别是马云、张近东(苏宁易购)、刘銮鸿(利福国际)、黄敏利(敏华控股)、李彦宏、马化腾、陈德军(申通快递)、孔健岷(合景泰富)、刘强东(京东)、陈邦(爱尔眼科),高管声誉资产净值分别107.67、78.62、75.63、67.99、66.68、58.13、48.47、47.92、44.83、40.22。得分较高的原因,在于其曝光度较高。
其中,马云和马化腾在财富和声誉方面遥遥领先。但是“二马”在高管声誉资产净值上,马云比马化腾多49.54分,相差较大。究其原因:一是马云较高调,乐于表达和分享,经常出席各类论坛且公开演讲,曝光度较高,其曝光度得分为162680,马化腾曝光度得分为63251;二是,马云在央媒和自媒体报道中的出现与马化腾拉开了差距,此外受“双十一”购物节等事件影响,马云在自媒体和吃瓜群众范围内的讨论也较多,占比高达50.08%。
逻辑在哪里?
事实上,南财AI新闻实验室监测的193位富豪中,有高达62位的正面的分为0,其声誉资产净值大多也处于负值。
若从行业看,To C的零售、互联网、运输等行业,由于曝光度较高,声誉资产平均净值也高于其他行业。
根据南财AI新闻实验室统计,零售业、软件与服务、运输的声誉资产平均净值最高,分别是34.14分、14.66分、14.10分。食品、饮料与烟草、媒体与娱乐最低,分别为0.07分、-2.59分。
负值的原因,与行业性风险事件有一定关系。对于汽车与汽车零部件行业,汽车质量和召回问题的舆论声量特别是负面声量较大,即便该行业富豪高管曝光度仅次于软件与服务业,但其声誉资产平均净值仅为1.54。媒体与娱乐行业富豪高管声誉资产平均净值最低与影视行业寒冬仍在持续有关,2019年以来,有1884家影视公司关停,具体表现为公司状态注销、吊销、清算、停业。而业内对影视行业的未来判断仍比较悲观。
从逻辑看,个人声誉与风险资本、IPO有着密切的关系。
上海社科院2019年6月发布的一项学术研究证实,风险资本(VC)的资源配置效率主要体现在其声誉机制的约束,投资机构的声誉越高,被投资企业IPO退出的比例越高;有较高声誉的VC提供了更好的增值服务,其良好的投后管理提高了被投资企业的资产增值能力;声誉越高的VC所投资的企业其上市退出的内含报酬率(IRR)也越高。
上述研究视角关注在科创类企业,其轻资产和高风险特征导致其难以从传统的商业银行获得融资,而依赖于风险资本的股权投资。
对于传统企业,企业声誉也降低了安全生产成本,而这需要企业详尽的财务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监管部门也对声誉风险管理有所警觉。此前,银监会、保监会曾先后发布《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指引》、《保险公司声誉风险管理指引》。
根据南财AI新闻实验室数据,综合金融行业的曝光度平均值1512.5分,高于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原材料、资本品和能源行业,但是声誉资产平均净值仅0.83分,仅高于技术硬件与设备、食品饮料与烟草和媒体与娱乐,这应与P2P网贷风险和互联网金融风险整顿有关。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