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正时尚女装童装业务双受重创,预计亏损8000万至1.5亿元”

这是一个关于安正时尚财务状况的新闻摘要。根据您提供的信息:
"核心事件:" 安正时尚发布预警,预计2023年预亏8000万元至1.5亿元人民币。
"主要原因:" 公司女装及童装业务均受到冲击。
"解读:"
1. "业绩下滑:" 这表明安正时尚的核心业务板块(女装和童装)面临显著的困难和压力,导致整体盈利能力下降,甚至出现亏损。 2. "市场挑战:" “业务冲击”通常指向市场竞争加剧、消费者需求变化、成本上升(如原材料、劳动力)、库存积压或销售下滑等一个或多个因素。 3. "公司影响:" 作为一家以服装起家的公司,女装和童装是其重要收入来源,这两大业务的受挫对公司整体财务表现产生了直接且重大的负面影响。
"后续关注点可能包括:"
具体冲击的原因是什么?(是市场竞争、成本压力还是其他?) 公司将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当前的市场困境?(如调整产品策略、优化成本结构、拓展新渠道等) 预亏的具体数字将在何时确认并公布?
这条信息反映了当前服装行业,特别是女装和童装领域可能正面临的普遍挑战。

相关内容: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1月21日讯(记者 王涵艺)近日,安正时尚(603839.SH)发布2024年业绩预告,预计全年净利润亏损8000万元至1.5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出现显著亏损。同时,预计扣非净利润亏损9500万元至1.8亿元。这一业绩表现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图片来源:截自财报

公告中指出,安正时尚在2024年对加盟业务模式进行了调整,收入确认方式从发货时确认改为零售时确认,这一调整直接导致销售收入同比下滑约6%。

公司管理层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种调整虽然短期内影响了收入确认的速度,但从长期来看,有助于提升零售效率,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

此外,1月17日晚,安正时尚还披露了2024年第四季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其中,应收账款坏账准备26.69万元,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149.32万元,存货跌价准备1724.3万元,商誉减值准备1638.36万元。

同时,政府补助、理财收益及资产处置收益同比减少约6000万元,进一步拖累了利润表现。

其实,2022年,安正时尚就曾因旗下童装公司和电商代运营公司业务表现不佳,进行了大额商誉减值计提。分析师称,这表明其在过往的并购整合中可能存在一定的战略失误。

2024年全年,安正时尚累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7189.4万元,直接减少了公司合并报表利润总额7189.4万元。这一大额减值准备的计提,则进一步凸显了公司在资产管理和业务整合方面的压力。

事实上,安正时尚业绩承压,早在前两年就已显现。2021年至2023年,安正时尚营收连续三年同比下滑,扣非净利润在2022年至2023年累计亏损超4亿元。

自2017年登陆上交所以来,安正时尚一直聚焦中高端品牌时装,旗下拥有“JUZUI玖姿”“IMM尹默”“MOISSAC摩萨克”“ANZHENG安正”“Annakro安娜蔻”等五大自有品牌,并合资经营韩国童装品牌“ALLO&LUGH阿路和如”。

品牌运营方面,安正时尚旗下的主品牌“JUZUI玖姿”营收下滑明显,2024年前三季度同比下降21.41%。尽管公司在2023年对品牌进行了升级调整,但市场反馈尚未达到预期。

安正时尚相关负责人表示:“品牌升级需要时间来沉淀和推广,我们正在通过数字化营销和渠道优化来提升品牌影响力。”

与此同时,蓝鲸新闻记者梳理发现,安正时尚旗下门店数量也大幅缩减。2021年至2023年,实体门店分别净减少218家、262家和1233家。2024年前三季度,新开门店30家,关闭门店192家,门店净减少162家。渠道收缩与品牌影响力下降,也成为公司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外部环境看,2024年,服装行业整体面临较大的市场压力。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导致消费者信心不足,整体消费市场呈现低迷态势,尤其是中高端女装市场,需求受到明显抑制。

此外,蓝鲸新闻记者了解到,出生率下滑对安正时尚的童装业务也产生了影响。其2023年年报显示,公司童装板块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61.16%,尽管毛利率有所提升,但整体营收下滑明显。有行业分析师对此表示:“出生率下滑对童装市场的冲击是长期且深远的,安正时尚的童装业务未能幸免。”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下半年,安正时尚还曾两次被上交所点名警示,合规风险、内控问题凸显。10月,因关联交易未及时履行审议程序及披露义务,公司被予以监管警示;11月,又因未对子公司相关业务进行正确、规范的会计核算,再次遭到警示。

安正时尚管理层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25年,我们将继续推进品牌升级和渠道优化,同时加强与电商平台的合作,提升运营效率。公司还计划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会员管理能力,进一步挖掘存量市场的潜力。”

对此,行业分析师指出:“服装行业正处于转型期,安正时尚的调整虽然短期内带来阵痛,但从长远来看,有助于其在新的市场环境中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