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帐号为david8840的网友在讨论串r/Fire(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丢出这道题,立刻引发热烈讨论。
有人说:也有人反驳:
虽然这只是网友之间的辩论,但其实背后说中了很多人的心声。但谁说一定要二选一?如果规划得当,懂得活用理财工具,提早退休和财富自由其实可以兼得。关键是,必须越早开始做以下三件事。
习惯1:退休金放对地方
许多人的退休规划像无头苍蝇,今天买个储蓄险,明天定存一笔钱,后天又听朋友推荐买基金。结果钱是存了不少,但效率极低,通膨一来就被吃得差不多。台湾上班族最熟悉的退休工具大概就是劳保和劳退,但光靠这两笔钱要达到财务自由,实在是天方夜谭,你需要一个更有系统的退休储蓄计画。
首先,善用各种节税工具。除了劳退自提6%之外,你还可以参考美国(IRA)的概念。虽然台湾没有完全对应的制度,但透过投资指数型基金,也能创造类似的效果。
其次,分散投资风险。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句老话在退休规划上格外重要。股票、债券、不动产、甚至黄金白银等贵金属,都可以是你资产配置的一部分。特别是在通膨高涨的时代,让资产有保值功能最要紧。
最重要的是,越早开始越好。20岁开始每月投资1万元,和30岁开始每月投资2万元,到了60岁时,前者累积的财富可能是后者的1.5倍以上。这就是複利的魔法。

习惯2:学会用钱滚钱
传统的退休观念是,但聪明的做法是。当你的被动收入足以负担生活开销,就算是达到了财富自由。
投资不动产,一直是经典的被动收入,但在台湾一想到房价,很多人可能就先叹口气。别以为一定要买整栋楼才算投资,现在有许多投资方式让小资族也能参与不动产市场。比如不动产投资信託(REITs),或是近年来兴起的不动产群众募资平台,都让投资门槛大幅降低。
与其把钱放在活存帐户,不如让它们去投资市场滚出报酬率。也能放在货币市场基金或短期定存,既保留了流动性,又能多赚一点利息收入。
关键不在于选择哪一种投资工具,而是要建立多元的被动收入组合。就像种树一样,你今天种下的每一棵,都会在未来为你带来带来一波又一波的现金流。
习惯3:把存钱变成习惯
先谈自动化储蓄。如果你还靠自己的意志力存钱,面对各种消费诱惑,很难持续克制。更聪明的做法是建立自动转帐机制,让存钱变成一个不需要思考的动作。
比如薪水一入帐,就自动转一定比例到投资帐户;每次刷卡消费,就自动把零头投入投资组合。
再来谈谈。不是要斤斤计较,而是让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口上。比如买房时,不只要想,还要评估未来的地段发展、是否有增值潜力;挑信用卡时,除了方便刷卡,更要比较现金回馈、累积哩程数,甚至是通路优惠;就连买保险,也应该先看保障是否到位,再来考虑是否需要额外的投资或理财功能。

重点是有
要提早退休,还是晚一点退休但更有钱?其实这个问题本身就有个错误假设,以为财富和时间一定是对立的。
真正的财务自由,应该是在任何年龄都有选择的权力。财富自由没有标準答案,有人觉得才算自由;也有人认为,只要有稳定的被动收入,能支撑自己想要的生活,就已经是自由。
无论哪一条路,答案都一样:越早开始準备,你就握有越多的选择权。
原文出处于此
延伸阅读:
有钱人不是运气好!保有这5个日常习惯,决定财富差距给即将50的你:这5件事千万别做,保住你的退休财富退休金要準备多少,决定!3步骤找出理想退休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