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门华联华丽变身,更名后再启幕,彰显高端新形象

是的,您说的没错!北京广安门华联超市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升级改造,并重新开业了,而且确实换了个听起来更现代、更高端的名字。
这次改造完成后,它的新名字叫做 "“山姆会员商店” (Sam's Club)"。
这次“改头换面”主要包括:
1. "品牌更换:" 从原来的华联超市转变为山姆会员商店,这意味着它将采用会员制模式运营。 2. "店面升级:" 对店铺进行了全面的翻新,包括装修风格、货架布局、灯光系统等,使其看起来更加现代化、宽敞明亮。 3. "商品升级:" 商品结构也进行了调整,增加了更多进口商品、高端品牌、自有品牌以及大包装商品,更符合会员商店的定位。
所以,如果您看到广安门的这家大型超市焕然一新,并且门口挂着“山姆会员商店”的招牌,那很可能就是它“改头换面”后的新面貌了。

相关内容:

广安门华联商厦对于居住在广安门附近的居民们来说并不陌生,如今,它换了另一个名字重回大众视野——北京越都荟。那到底改造后的商场到底什么样子,小编带你去逛逛。

小编进入商场后发现,客流明显增多,但业态也有了明显变化。

一层都是以餐饮为主,并没有服装品牌的“正经”店铺,虽然也有卖鞋、买衣服的摊位,但几乎都摆在过道,有点清仓甩卖的感觉。地下一层是以超市为主,引入了生鲜超市7Fresh。二、三层则为儿童教育机构,如新东方和摩比未来等,业态占比高达50%。此外,一层和二、三层已经隔开,想要进入二层以上,需从通过直梯到达,扶梯已经被封住。

小编曾分别在工作日和周末多次进行了走访,与之前的华联商厦相比,北京越都荟的客流增加不少,周末客流更是可观,而这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商场引入了培训机构。一位消费者表示,北京越都荟开业以后,给孩子的课后补习提供了不少便利。“我们就住附近,平时孩子放学后或者周末都会来这上补习班,对我们来说确实方便不少。孩子上课,我们还能在咖啡厅休息会,孩子下课后,就直接在这吃完饭然后回家。”

小编了解到,此前的广安门华联商厦,已于2018年5月底闭店改造,时隔不到一年就正式开业了。北京越都荟定位为集中型社区商业,以向周边居民提供生活服务为主。

事实上,与其他华联商厦改造有所不同,由于广安门店难以满足社区商业需求,所以华联集团最终将该项目出售。

2017年12月底北京华联商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宣布以5.33亿元出售北京华联广安门购物中心。出售的原因是由于广安门购物中心建筑面积较小,房屋结构、空间设计难以满足目前社区型购物中心的经营需求。为减少物业盈利水平薄弱对该公司整体经营业绩的持续影响,华联决定对广安门物业的权益进行对外转让,交易的受让方则为锦和集团。

对改造前的华联商厦有何感想时,附近消费者坦言:“虽然我们对这个品牌有感情,但是孩子不愿意去,更何况旁边还有一个天虹百货,不管是服装品类还是整体购物环境都比华联商厦强太多了,转型改造也是必然。”

其实,北京越都荟的项目改造方案并不多见。不管是定位于社区商业,还是瞄准年轻客群,多数商场的改造都是通过增加业态类别或增加线下体验活动来吸引客流。从整体上看,北京越都荟除了满足附近居民日常需求以外,更多的是围绕青少年需求进行的业态调整。

小编走访看到,紧挨着北京越都荟的就是天虹百货。改造前,两相对比之下,天虹百货业态品类较为丰富,体量也很大,购物环境更为舒适,也就凸显了原华联商厦存在竞争力不足的问题。而改造后的越都荟却与天虹百货进行了差异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引流的效果。

分析人士指出,今年以来北京不少商场都进入了调整转型阶段。无论是突出养老、教育还是文化,各商场的差异化调整则与商圈特点和自身资源相关。如今儿童教育发展迅速,且广安门周边分布众多高质量学校,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增加客流。但从长远看,仅仅增加儿童教育业态还是不够,商场还需突出艺术、时尚、品牌和沉浸式体验等内容,来增强企业竞争力。

王莹莹/文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