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亏五年,关店千家,安莉芳如何从内衣巨头跌落至钢圈时代的困局

这确实是对安莉芳当前困境的一个非常形象和准确的描述。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这个局面:
1. "“连亏五年”": "核心问题":持续亏损表明公司基本面出了严重问题,可能包括收入增长乏力、成本控制不力、盈利能力下降等。 "市场信号":长期亏损通常意味着公司未能有效应对市场变化,其产品、服务或商业模式可能已不再符合消费者需求,或者竞争策略失当。
2. "“关店千家”": "战略收缩":大规模关店是公司应对亏损、压缩成本、优化门店布局的常见手段。这反映了公司可能面临现金流压力,或者认为现有门店网络效率低下。 "市场萎缩/信心丧失":关店潮也往往与市场整体需求疲软或公司对未来前景信心不足有关。消费者可能因为经济环境、消费观念变化或替代品竞争而减少购买。
3. "“掉队”": "相对衰落":这表明安莉芳在其所处的行业(例如,传统服饰、快时尚、甚至可能是美妆行业,取决于具体语境)中,相比竞争对手(如优衣库、ZARA、太平鸟、以及其他更年轻、更数字化的品牌)失去了市场份额和领先地位。 "创新滞后":可能指公司在产品创新、

相关内容:

老牌内衣品牌安莉芳控股还在亏损。

2024年归母亏损3.73亿港元,亏损同比扩大417.45%,宣告安莉芳步入连续亏损的第五个年头。自2020年陷入亏损以来,安莉芳似乎一直都没有找到能止亏的方法,反而在多年的亏损中,渐渐在内衣市场中失去原有的话语权。

业绩承压,关店难止血

安莉芳控股财报显示,2024年公司收益为11.53亿港元,同比减少10.08%;股东应占亏损达3.73亿港元,同比扩大417.45%。这已是安莉芳连续第五年亏损。2020年至2023年,其亏损额分别为282万港元、2749万港元、5124万港元、7217万港元。五年间,安莉芳的亏损如滚雪球般扩大,2024年亏损额甚至超过前四年总和。

来源:公司财报

曾经,安莉芳活跃在内衣行业第一梯队。根据申万宏源的行业报告,2014年安莉芳市场份额为1.2%,都市丽人2.6%,汇洁、爱慕分别为1%和0.9%。但到2023年,下滑至1.3%都市丽人仍然能挤进前三,汇洁、爱慕小幅上升,可安莉芳的市场份额却直线下滑至0.5%。

为缩减成本,公司十年间关闭了63%的门店,仅2024年就砍掉196家零售点。年报显示,2024年,安莉芳控股总零售点为811个,而10年前,公司零售点规模高达2216个,已是今非昔比。同时,安莉芳2024年员工数量为3949名,较2023年的4390名也减少了441人,员工减少比例超过10%。

来源:公司财报

然而,这种“关店求生”的策略非但未能止血,反而加速了业绩崩塌,营收从2015年巅峰期的25.36亿元,断崖式下跌至2024年的11.53亿港元,缩水超55%。

与此同时,现金流危机愈发严峻,经营现金连续三年净流出,2024年再度失血1.2亿港元。就业绩相关问题,风口财经对安莉芳控股进行采访,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转型困局:渠道滞后、战略摇摆

作为1975年创立、曾以钢圈内衣定义中国女性审美的行业龙头,安莉芳在应对市场变化时显得步履蹒跚。

首先,对传统渠道的执念使其错失了转型黄金期。当直播电商黄金期来临,汇洁股份、爱慕等同行在线上渠道(尤其是抖音)取得显著增长时,安莉芳2024年电商收入仅4亿港元,占比不足35%,且8.6%的增速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相较之下,汇洁股份在渠道拓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024年在抖音渠道实现收入同比增长84.89%,其中抖音店铺“曼妮芬内衣旗舰店”收入破亿元;都市丽人集团旗下主品牌“都市丽人”和欧迪芬品牌累计线上开店超200家,电商渠道带动其贴身衣物产品业绩同比增长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