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大众汽车(Volkswagen AG)的重大调整,最引人注目的确实是其核心管理层和未来战略方向的变动。
具体来说,最核心的“重大调整”是:
1. "CEO 易人:"
"马丁·艾比(Martin Winterkorn)卸任:" 这位长期执掌大众集团、被誉为“大众救世主”的CEO,在经历了多起丑闻(包括柴油门丑闻后续、高管腐败调查等)以及业绩增长放缓后,于2020年底宣布卸任。
"霍恩·哈特韦格(Hartmut Walter)接任:" 临时CEO,负责集团日常运营,但他的任命被视为一个过渡。
2. "战略重心转向电动化和数字化:"
无论哪位CEO,大众集团都将电动出行(E-Mobility)和数字化作为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
大规模投资于电动汽车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例如MEB平台(模块化电驱动平台)的建设和推广。
加强软件和数字化能力,提升用户体验。
3. "内部整顿与改革:"
随着新领导层的上任(例如现CEO克劳斯·沙夫 Klaus Schwab,于2021年底接任),集团内部进行了一系列整顿。
包括调整组织架构、提升效率、应对法律风险、处理内部丑闻
相关内容:
曾经闭门自造软件的大众汽车,如今彻底敞开怀抱,中国的技术、美国的方案,统统拿来!
曾几何时,德国大众汽车对自家技术的那份骄傲,几乎写在了每个工程师的脸上。可就在这个秋天,大众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不再固执地自主研发汽车软件,而是选择与中国的小鹏汽车和美国的Rivian携手共进。
这个曾经坚持“自力更生”的汽车巨头,如今正式宣告“闭关锁国”时代的结束。大众旗下的软件子公司Cariad,这个曾耗资数十亿欧元却收获甚微的“烧钱机器”,正在彻底重塑自己的角色。

01 软件困局:大众的“自闭”之路走到尽头
大众汽车曾经对自研软件有着执着的追求,仿佛掌握了代码就掌握了未来汽车的灵魂。
他们成立了专门的软件子公司Cariad,投入了巨额资金,招募了数千名工程师,结果呢?2024年运营亏损高达2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90亿元。
这不是在烧钱,简直是在火山口倒钞票。
更糟糕的是,Cariad自成立以来一直饱受产品延迟和亏损的困扰。内部项目负担过重和矛盾,直接导致奥迪和保时捷关键电动车型上市延期。
大众汽车集团的CEO奥利弗·布鲁姆(Oliver Blume)不得不面对现实,在2023年对Cariad进行了全面审查,并对其在大众集团中的地位进行了调整。
02 东方曙光:大众牵手小鹏创共赢
当西方的智慧遇到瓶颈,大众汽车把目光投向了东方。
去年7月,大众向小鹏汽车增资约7亿美元,获得小鹏约4.99%的股权,双方计划共同开发两款B级纯电动车型。
这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合作,而是传统汽车巨头对中国新势力的一次“技术认可”。
合作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显著进展。今年8月,双方宣布扩大电子电气架构技术战略合作,将联合开发的电子电气架构集成到大众在中国市场的纯电、燃油及插电混动车型平台。
这意味着小鹏的“最强大脑”将全面融入大众汽车的产品体系。
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称这是“双方合作历程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而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CEO贝瑞德则表示,这将进一步巩固大众在传统动力车型市场的技术领先地位。
03 西洋联盟:Rivian成大众另一条腿
就在拥抱中国技术的同时,大众汽车也在大西洋彼岸找到了新的盟友。
今年7月,大众宣布计划自2025年起在其多款车型中采用美国电动汽车初创公司Rivian的软件和基础架构。
这笔合作规模巨大——大众将向Rivian投资高达50亿美元(约合363亿元人民币),甚至在今年6月,大众就向Rivian支付了10亿美元,以推进合作关系。
Rivian的CEO RJ Scaringe强调,此次合作的重点在于软件和电气架构,而电池或电驱技术等具体制造领域则不在合作范围内。
未来,Rivian将为包括保时捷、奥迪、兰博基尼等在内的所有大众旗下品牌提供软件支持。
04 角色重塑:Cariad从主角变成“协调员”
随着大众与外部伙伴的合作日益深入,Cariad的角色也在发生根本性转变。
今年3月,大众宣布计划在年底前对Cariad进行大规模人员调整,预计将裁减1,600名员工,约占Cariad现有5,900名员工总数的30%。
不过,大众汽车也明确表示,软件开发人员将不在本次裁员之列——这意味着Cariad并未被完全放弃,而是在重新定位。
大众集团首席执行官Oliver Blume表示,Cariad将集中精力研发关键技术,包括自动驾驶、信息娱乐系统、云服务、数据处理以及后端解决方案等。
Cariad从过去那个大包大揽的“全能选手”,正在转变为专注于核心技术、同时协调外部合作伙伴的“合作协调员”。
05 全球棋局:大众多方下注应对挑战
大众汽车的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它在全球范围内面临着多重挑战。
在美国市场,大众正面临关税压力。布鲁姆公开表示:“由于关税,我们正损失大量资金。15%的关税对大众集团而言是沉重负担。”
他甚至透露,大众正直接与美国最高贸易及商务官员进行磋商,考虑在美国进行一项重大制造业投资,以换取关税减免。
在中国市场,大众一直在逐步失去市场份额,因为消费者正转向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同时,欧洲市场的整体汽车销量也持续疲软。
面对这些挑战,大众选择了一条开放合作的道路——与中国的智能化技术新锐小鹏合作稳固中国市场,携手美国的Rivian强化电动车和软件能力,同时调整Cariad的定位以确保核心技术的自主性。
这种“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战略,彰显了传统汽车巨头在转型期的灵活应变。
---
大众4S店的销售员可能很快就要调整话术了。从前吹嘘“德国血统,自主研发”,现在得改口“中美合璧,技术共赢”。
十年后,当人们开着搭载小鹏神经网络、Rivian软件系统的大众汽车,可能很难想象这家德国巨头曾一度因软件问题焦头烂额。
大众的“转身”给所有传统车企上了一课:当家里的菜刀不够快,不妨试试借把刀,先切好眼前的菜再说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