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与户外性能兼备,盘点6大高性价比国产知名品牌软壳衣

为您推荐6款兼具时尚帅气与户外性能,且性价比高的国产知名户外品牌软壳衣。这些品牌在国内市场有良好的口碑,产品设计和做工都相当不错。
"什么是软壳衣?" 软壳衣(Softshell Jacket)是一种采用特殊面料(通常是聚酯纤维或尼龙,带有拉毛内层)制成的服装,它结合了透气性、保暖性、耐磨性、轻便性和一定的防风防水性,非常适合户外活动穿着,同时也能在日常生活中搭配休闲。
"推荐的6大高性价比国产知名户外品牌软壳衣:"
1. "凯乐石 (KAILAS)" "特点:" 国内老牌户外品牌,产品线丰富,技术积累深厚。其软壳衣以可靠性和功能性著称,设计上兼顾专业户外和城市休闲,风格偏硬朗、专业。 "性价比体现:" 在同等性能和材质下,凯乐石的价格通常比一些国际品牌更具竞争力,能提供很高的价值感。其经典款型(如一些速干裤)也常被户外爱好者选择。 "适合人群:" 户外运动爱好者,追求可靠性能和品牌认同感的人。
2. "探路者 (Toread)" "特点:" 国内规模较大的户外品牌,市场覆盖广。软壳衣设计多样,从入门级到进

相关内容:

“软壳衣=冲锋衣弟弟”?

别闹了,今年国产已经把桌子掀了。

上周去郊外拍片,风大得能把无人机吹成陀螺。

摄影助理穿着某进口大牌软壳,袖口灌风,冻得按快门的手都在抖;我随手薅了件国产新品,800块不到,站风口半小时,后背居然在微微冒热气。

回城路上他一路追问链接,嘴里就一句话:“这玩意儿凭啥这么暖?

凭啥?

先把石墨烯缝进布料里。

探路者新出的“极地系列”,把远红外发热纱线织成整片面料,实验室数据升温比传统Sorona高30%,实测在5℃环境里,体感像自带小太阳,关键还透气,跑两步不会闷成“移动桑拿”。800-1200的价,放在两年前只能买到进口品牌的吊牌。

环保党也别急着皱眉。

凯乐石秋天上线的玉米纤维款,37%面料来自地里长的玉米秆,无水染色,省下的水够普通人洗半年澡。

穿出去撸串,油点子溅上去,纸巾一擦就掉,社恐患者再也不用躲洗手间搓衣服。

更离谱的是伯希和跟华为联名的“智能温控”。

腋下藏了指甲盖大的传感器,手机App里一滑,通风口“咔哒”就开合,爬山到海拔4000米,风越大它越会“呼吸”。

加热模块充满能撑8小时,夜爬看日出,山顶零下也不用在保温杯里泡枸杞续命。

有人担心国产不耐造?

天石G6173.0直接甩出欧盟CE和EN343双认证,防风>100CFM,防水8000mm,千元内拿到国际通行证,去年还在海淘代购圈横着走的某北欧同款,瞬间不香了。

颜值党也能找到心头好。

诺诗兰×故宫文创的云纹限定,把软壳做成“行走的国潮”,数码喷印复杂到连老爷子都问“这衣裳在哪买的”,两周售罄,黄牛加价300,评论区一片“求补货”。

最卷的是单导“灰人3.0”,仿生鱼鳞结构,跑起来风顺着“鳞片”溜走,静态又合拢锁温,水洗20次抗静电依旧,冬天脱衣服再也不带“闪电特效”。

拓路者更狠,考杜拉NX100直接减重15%,耐磨一点没打折,城市通勤、周末爬野山一件搞定,省下的背包重量能多带两罐可乐。

数据不会撒谎:天猫Q3国产软壳销量暴涨215%,25-35岁年轻人占六成,大家不再为logo交智商税,而是看参数、看体验、看能不能“一衣多穿”。

可拆卸内胆款搜索量环比涨180%,说明大家钱包紧了,反而更想“花一份钱,办三件事”。

所以,下次再有人吐槽“国产软壳只是样子货”,直接把这篇文章甩过去。

风口上站半小时不哆嗦,才是最有力的回怼。

毕竟,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能花800块解决的事,干嘛非要掏两千去买个“洋滤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