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读|荣耀加冕后,肇庆地标品牌迈向“肇庆名牌”的华丽蜕变

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肇庆地标品牌如何从获得多项荣誉向“肇庆名牌”进行更深层次的进化。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几个关键概念:
1. "地标品牌 (Landmark Brand):" 通常指代表一个城市独特性、知名度最高的品牌形象或符号。它往往与该城市的地理标志产品、著名景区、特色文化或代表性企业相关联。肇庆的地标品牌可能包括七星岩、鼎湖山、砚都(端砚)、四会玉器、某些知名茶品牌(如古劳茶)等。获得“地标”地位意味着它已具备较高的"知名度"和一定的"辨识度"。 2. "荣誉 (Honors):" 指在特定领域获得的奖项、认证、称号等,例如地理标志产品认证、非物质文化遗产、质量奖、旅游模范单位等。这些荣誉证明了该品牌或产品在质量、特色、文化价值等方面达到了一定标准,提升了其"信誉度"。 3. "肇庆名牌 (Zhaoqing Famous Brand):" 这通常是一个更高级别的认证或评价体系。它不仅要求品牌具有高知名度和良好声誉(通常需要获得相关荣誉作为基础),更强调品牌在"市场竞争力、品牌管理、质量稳定性、创新能力、行业影响力"等方面达到肇庆市乃至更高水平的标准。它代表着肇庆市最具代表性的优质品牌形象。
"从“获得荣誉的地标品牌”向“肇庆名牌”进化的

相关内容:

肇庆产品和品牌又得奖了。

近日,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业农村部指导,省“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支持,中国经济改革研究会主办的首届中国县域品牌擂台赛在广州结束。肇庆市“小肇上菜”、高桂虾、德庆贡柑、封开杏花鸡、怀集味道等5个区域品牌全部入选中国首届县域品牌赛20强,高桂虾、德庆贡柑、封开杏花鸡、怀集味道获铜奖,“小肇上菜”区域品牌获银奖。

德庆贡柑、封开杏花鸡,这些在肇庆人眼里,耳熟能详的“肇庆品牌”,也是肇庆引以为傲的地理标志产品。何为地理标志?这是指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本质上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经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产品或注册的商标。

资源禀赋,物产丰饶,这是肇庆的优势。但在如今的市场上,“好酒也怕巷子深”,肇庆地标品牌又应当如何进一步打响名声,向着“肇庆名牌”进化?

产品力是第一位

我们不妨先讨论品牌为什么重要。

要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品牌到底是什么?

从营销学的角度来看,根据AMA(美国市场营销协会)的定义,品牌是用以识别某人或某群销售者产品或劳务的,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服务相区别的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及其组合,包含文化内涵和消费者印象的集合。

从定义中不难看出,品牌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识别”。肇庆品牌建设推广的过程,就是让消费者认识肇庆品牌,提高消费者对于肇庆品牌的好感度和忠诚度,让消费者能够一看到肇庆品牌就能将肇庆的各类物产和“品质上乘”“风味独特”等评价连接在一起的过程。

品牌领域里,产品力是“1”,推广力是跟在“1”后面的“0”,如果没有经得起考验的产品力作为支撑,推广力只不过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实际的角度出发,在购买场景中,“品牌”往往是决定同类商品中,谁能被消费者最终带回家的“临门一脚”。而肇庆品牌的产品力如何?不妨追根溯源,到原产地一探究竟。

怀集县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中面积最大县,这里拥有优质耕地约47.54万亩,出产的农副产品不仅种类多,质量更好:怀集油粘米细腻可口,岗坪切粉韧滑爽脆,谭脉西瓜清甜多汁,桥头石山羊鲜香软嫩,新岗红茶入口回甘……从粮食、水果、肉类再到加工食品,可谓种类繁多。

封开杏花鸡。封开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在“岭南古都”封开县,这里诞生了“广东三大名鸡”之一的杏花鸡,凭借着“玻璃皮、蔗渣骨”的鲜美滋味,早在唐朝,就被岭南第一状元,也是科举制度时代最年轻的状元莫宣卿带入京城,成为皇家餐桌上的珍馐美馔。

在“龙母故里”德庆县,每到11月中旬,颗颗油光发亮,鲜甜多汁的德庆贡柑高挂枝头,成为德庆县的一道靓丽“丰”景。近几年,德庆贡柑不仅在包括武汉武商超市在内的国内多家高端商超亮相,更是行销海外,成为海外商超里的“高端中国货”。

德庆贡柑。南方+卢逸轩 摄

如此种种,无不证明了种类丰富的肇庆地标品牌,完全具备优秀的“产品力”,能够在市场中赢得消费者的选择,不负消费者的信赖。但即便如此还远远不够,肇庆品牌要在全省,乃至在全国市场中崭露头角,在不断精进“产品力”的同时,也要在品牌力建设上持续加注,让“肇庆声音”被广大市场和消费者所听到。

下一个“肇庆裹蒸”和“端砚”会是谁?

地标品牌的意义是不言自明的。当我们说起“阳澄湖”,自然会联想到“大闸蟹”;当我们提到“涪陵”,“榨菜”呼之欲出;当我们谈论“柳州”,“螺蛳粉”总归是绕不开的话题……

很多人从未去过这些地方,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对某个地方产生认知,扬名在外的地标品牌,或许就是很多人对这些地方的第一印象。

就南方+记者本人而言,作为外省来到肇庆工作的人士,对肇庆的最早认知始于多年前偶然品尝过的风味独特的肇庆裹蒸,以及早年研习书法时所了解到的端砚,但此外再难说出有关肇庆的一二。直至来肇工作生活几年间,才得以深入了解肇庆诸多特色产品和地标品牌。

从这一角度来看,知名的地标产品,也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县、区对外的一张名片和一次看得见、摸得着、尝得到的“活广告”。而在广告行业中有一个经典的比喻“广告是写给消费者的情书”,之于地标产品,我们不妨化用为——“地标产品是给外地客人的函”。

那么,在不断精进“产品力”,写好这封“函”的基础上,让这封“函”触达更多,范围更广的消费者,则考验的是地方的智慧。

怀集岗坪切粉亮相首届中国县域品牌擂台赛。中国县域品牌擂台赛赛事方 供图

我们看到,近年来,肇庆市在地标产品的运用和推广,以及做好“土特产”大文章上,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可见到的是,近年来,不少原本只在原产地产销的产品,乘上了地理标志区域品牌的快车,走出了乡镇县城,向着珠三角以及全省更广阔的市场迈进。其中,怀集县的“大岗大蜜李”“怀集油粘米”“怀集菜心”“闸岗紫心番薯”等多项产品经过培育,成为了怀集县闪亮的地标产品,已经向国家市场监管局提交地理标志申请。

此外,肇庆市市场监管局还通过创新建设地标驿站,推进“地理标志特色小镇”建设工作,让地标品牌不仅停留于产品,还与特色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历史文化传承、旅游文创和乡村振兴有机融合,并通过与互联网、电子商务等领域跨界融合,不断延伸地标品牌的附加价值。

作为消费者,我们乐见越来越多的肇庆地标品牌走入我们的生活,端上我们的餐桌。我们也期望,能够有越来越多的产品能够通过乘上地标建设的“东风”,走入人们的视野,并以此为媒,让物产丰饶的肇庆被更多人所看到。

南方+记者 卢逸轩

【作者】 卢逸轩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