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六大家族,曾经辉煌的品牌,今何在?揭秘已消失的传奇,沦为时代弃儿的悲歌!

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在快速发展的浪潮中,也见证了许多品牌的兴衰。以下列举的6个曾经风靡一时,如今却已消失或淡出南京市场的品牌,或许能勾起一些老南京人的回忆:
"1. 金陵洗衣粉:"
"曾经的辉煌:" 金陵洗衣粉是南京的老牌产品,拥有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口碑。在几十年前,金陵洗衣粉是南京家庭洗衣的首选,其标志性的蓝色包装和“一洗就干净”的广告语深入人心。它曾是南京的骄傲,也是几代南京人的记忆。 "如今的现状:" 随着外资品牌的进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金陵洗衣粉逐渐失去了市场份额,最终被收购并淡出市场。如今,在南京市场上已经很难找到金陵洗衣粉的身影。
"2. 南京牌自行车:"
"曾经的辉煌:" 南京牌自行车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南京的标志性产品之一,也是中国自行车的知名品牌。南京牌自行车以其坚固耐用、性价比高而闻名,是许多南京家庭的代步工具,也是几代南京人青春的记忆。 "如今的现状:" 随着汽车和电动自行车的普及,自行车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南京牌自行车没能及时转型,最终被市场淘汰,生产线也早已关闭。如今,南京牌自行车已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只能在一些收藏爱好者的手中找到。
"3. 金陵牌电风扇:

相关内容:

南京牌子的那些年

说起来,咱们都经历过一段什么都讲究“牌子”的日子。隔壁谁家买了个新电器,左邻右舍都要过去瞧一眼,都得打听一句:“南京产的还是外头进的?”而要说八九十年代,那真是南京制造的黄金时代。城里头GDP常年稳进前十二,你不信?随便翻翻家里旧件,跃进、三乐、青松、莫愁……差不多每种家什都能扯出点南京关系。这些牌子,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有点人情味——就像老街那口腔里的酱油味儿,挥不散。

要说那阵子什么最风光,摩托车肯定排得上号。八十年代,自行车已经跑得满街都是,但摩托,一下子变成了时髦新宠。尤其是玉河轻骑,一辆橘红,一辆草绿,想买得攒上四五年工资——真不是夸张。你要想象上世纪那会,一个普通工薪族,月月精打细算,省吃俭用,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骑上那么一辆玉河。在当时,年产量十万台,简直就是南京的网红出行工具。有趣的是,玉河摩托用无级变速,被外行人戏称为“傻瓜车”,因为加油门就走,不用抠半天档。你问我骑过没有?不好意思,那是隔壁老李家的荣耀——我只能远远看着他骑着去接孩子,风光得很。

家里要干净舒适,得靠加佳。说加佳洗衣粉,在南京一带几乎家家户户都用,江浙沪皖连着用到头。你去问老人,“你小时候用啥牌子的洗衣粉?”答案十有八九是加佳。南京烷基苯厂出品,价格不贵,去污又厉害,一包能抵仨,算得上贴心。可厂里的生活同样精彩,职工食堂天天有人夸,电影院联络感情,舞厅里大娘踩着旋律跳舞,都是过去日子的热闹影子。厂区那块采石场,更是小孩们夏天耍水、捉蟹的“冒险乐园”。讲起来,奶奶那会儿的工资不少,但最让我羡慕的不是钱,是她能拎一包加佳走路都带风。

再往家里说,伯乐冰箱其实是个“身份象征”。八十年代,冰箱算奢侈品,哪个家庭要是新买一个伯乐,真能跟亲戚炫耀半天。南京新联机械厂刚转民用那阵子,首批双门伯乐冰箱拉开了“轻奢生活”的序幕。后来又有无氟绿色冰箱——你家跟进了新款,就是追着时髦跑。伯乐冰箱的老底子可硬,前身是军工厂,做雷达搞电子,后来转型靠民品养军队。你问伯乐冰箱能用多久?有的老宅里还在运转——用到孩子都结婚了,冰箱冷气还挺足。讲句闲话,若是别人问起伯乐牌,南京人八成会唠叨一句:“我家第一台冰箱,就是它。”

你还记得蝙蝠电风扇吗?小时候夏天太热,家里屋子小,一开蝙蝠牌的风扇,“哗啦哗啦”直转,风还挺匀,扇叶子像蝙蝠翅膀。长江机器厂做出来,工艺讲究得很,铜制电机、青铜石墨含油轴承,承诺用不坏——真有这回事。老母亲唠叨过,舍不得扔,因为“爷走它还在”,这话听着有意思吧?厂子的老根子,是抗战时做雷达的,后来“下海”做电风扇,也是弄得风生水起。知道蝙蝠牌为何叫蝙蝠吗?厂子老工程师喜欢灵动、耐用的寓意,这就成了名字。你说这算不算老南京的精气神?

洗衣机也是生活里的必需品,那时代要能整上一台莫愁洗衣机,简直像过了“主妇梦”。莫愁湖很美,洗衣机也算带着点诗意。南京洗衣机总厂出品的莫愁牌,双缸设计,省力得很,主妇们都馋得慌。排队买洗衣机的盛况,是有记忆的。商场门口长龙,一等就是几小时——不是因为货少,而是比谁都想早点把家里的手洗“解放”出来。莫愁洗衣机厂门口,外地经销商不等入库,车子一停下来就直接搬走下线新品。那个月员工工资也翻了番,没几家单位能比,“干莫愁”的人都精神。说到底,是一台机器让南京人家过上了“进步一点点”的生活。

当然还有熊猫缝纫机。这玩意儿老南京女人家几乎人手一台,三转一响里的“硬通货”。七八十年代缝纫机头都需要凭票——不是你有钱就有货,得托人“批票”,有些人家连找对象都因这事儿容易了。有点意思吧?职工分到券票,谁家闺女带张票回去,婆婆都瞧高一眼。熊猫机“皮实耐用”,叮咚作响,缝一件衣裳能穿好多年。转到后来,缝纫机逐渐不紧俏了,熊猫也缓缓谢幕。老厂房里最后一批机器关停时,有些老工人真的眼圈红了,说是舍不得,其实是岁月翻过了一页。

你要说这一串南京牌子的故事,其实都离不开人的身份、亲缘和那些不得不说的“误打误撞”。摩托是赶时髦,洗衣机是争进步,冰箱风扇缝纫机都是“盼望生活好一点”的象征。今天回头看,所谓“时代印记”,都是万家灯火里的一点小愿望。那些厂房、机器、老品牌,有的彻底消失,有的偶尔还能在二手市场里瞥见。人们一边怀念,一边又觉得时代没什么停下来的伞。

也许你家里还留着一台伯乐冰箱,一把蝙蝠风扇,或是熊猫缝纫机哪怕只剩根线。晚辈不懂老物件的好,老人家却说:“你们见过什么叫用一辈子的?”牌子在了,故事还在。生活总是这样,一点点换,一点点留。回不到过去,但谁敢说,某天搬家翻出老物件,不会又想起南京风光的那阵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