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鹅”(Canada Goose)终于要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了,这确实是时尚界和羽绒服爱好者们关注的大事件。它能否在中国市场“疯抢”,取决于多种因素,但"初期很可能会有非常高的热情和抢购现象,但“疯抢”能否持续,则有待观察。"
以下是一些分析角度:
"为什么会被“疯抢”(初期可能性高):"
1. "品牌效应和稀缺性:" 加拿大鹅长期以来主要在北美市场销售,对中国消费者来说相对陌生和稀缺。新进入一个巨大的市场,自然会引发好奇心和追求“新奇特”的心理。品牌本身的高定位和“硬核”风格也自带光环。
2. "产品实力:" 加拿大鹅以高品质、高保暖性、耐用性和经典设计著称,尤其是其标志性的字母图案羽绒服,在北美市场拥有忠实粉丝。其产品性能符合中国消费者对冬季服装的功能性需求。
3. "社交媒体和KOL预热:" 品牌在进入市场前,很可能已经通过社交媒体、时尚博主(KOL)和明星进行了一系列预热和造势,吊足了消费者的胃口。
4. "“洋牌”滤镜:" 对于很多中国消费者来说,来自发达国家的品牌往往带有一定的光环,更容易获得青睐。
5. "限量发售策略:" 品牌为了制造话题性和满足早期粉丝的需求,很可能采取限量发售的策略,这
相关内容:
来源:无时尚中文网
5月31日,加拿大公司发布公告,正式宣布在上海建立大中华总部,并与大中华区知名品牌代理商ImagineX Group 俊思合作,今年秋天在北京和香港为品牌开设旗舰店,同时亦会通过Alibaba Group 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Tmall 天猫平台开展中国市场电子商务业务。

中国消费者的强烈需求刺激最当红的羽绒服品牌“大鹅”终于迈出进军中国市场这一步。
加拿大鹅中国零售门店的管理将由The Lane Crawford Joyce Group 连卡佛载思集团旗下品牌管理公司全权负责,俊思还将负责为加拿大鹅招募区域市场代言人。
消息刺激Canada Goose Holdings Inc. (NYSE: GOOS) (TSX: GOOS) 加拿大鹅股价周四美股开盘大涨近3%,盘中投资者抢筹,涨幅更是进一步扩大至超过6%。
加拿大鹅首席执行官Dani Reiss 表示,集团将在中国这一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场寻找机会,因为无论看到中国消费者在本地还是国际旅游市场都有非凡的奢侈品消费需求。
他同时称,公司很高兴能将真实的、身临其境的零售和电子商务体验直接带给中国消费者。
今年年初,品牌加拿大门店曾向为中国消费者服务的“代购者”贴出“限购令”。
为拓展中国业务,因应中国电商渠道高度发展和高渗透率情况,加拿大鹅特意委任Scott Cameron 为大中华区总裁,此前Scott Cameron 担任集团电商、门店、策略执行副总裁。
中国的首两间门店位于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北区和香港IFC国际金融中心。
2月底的财报显示,加拿大鹅在IPO后迅速开展DTC 业务建设,集团在2018财年前9个月新增了7个电商市场,同时开设了5间门店、新增700多名员工。
截至12月底的2018财年三季度,集团直营渠道收入继续飙升,期内收入1.316亿加元,较2017财年三季度7200万加元录得82.8%的增幅,唯环比较二季度2.7倍增幅大大放缓。
不过三季度财报中由于未能提供四季度业绩指引,以及该公司批发业务放缓,以及一笔反向递延业务拖累,投资者在加拿大鹅股价高位纷纷逃离,令加拿大公司财报日及此后第二个交易日股价重挫两成,其中2月8日股价暴跌16.61%,2月9日再跌4.18%。但随着市场持续波动,该公司比产品更加坚挺的股价在近期再度屡创新高,周四盘中42.32美元的日新高同样是52周新高和历史新高。
周四收盘,加拿大鹅美股报42.07美元,全天大涨5.65%,今年迄今该股录得32%的涨幅,过去12个月涨幅高达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