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提到的“吃饭砸锅”这个说法,通常指的是因为某个行为或决策导致了严重的负面后果,以至于之前所有的努力和成果都化为乌有。您引用的例子,即某外国品牌被指责刻意“辱华”,并在不到48小时内付出了惨重代价,这确实符合这种“吃饭砸锅”的描述。
不过,在讨论具体事件之前,我需要指出几点:
1. "信息来源和核实:" 网络上关于品牌负面事件的信息往往传播迅速,但未必完全准确。在讨论具体品牌和事件时,最好能提供更可靠的信息来源,并注意区分事实和谣言。
2. "“辱华”指控的严肃性:" “辱华”是一个非常严重的指控。通常需要明确的证据来支持,例如品牌的产品、广告、行为等确实包含了针对或贬低中华文化的元素。有时,一些无心之失或文化差异也可能被误解或过度解读。
3. "“代价惨重”的定义:" “代价惨重”具体指什么?是销售额锐减、股价暴跌、品牌形象受损、公关危机、产品下架,还是其他?需要更具体的描述。
"关于您提到的“外国品牌刻意‘辱华’并迅速付出代价”的情况,我需要说明:"
"近期没有广泛报道的类似事件:" 根据我目前掌握的信息和近期新闻报道,并没有特别突出或广泛报道
相关内容:
2018年,D&G品牌因为宣传片刻意辱华遭到大众强烈抵制,从明星到模特再到国内电商平台,全都拒绝了这个品牌,第二年该品牌创始人就跌出了富翁榜单。
有前车之鉴在此,本以为外企再怎么都会收敛一下,结果才过了几年,就又有品牌在这方面试探。
不过宣传照刚刚出来,就被网友发现了他们的意图,而他们也为自己的傲慢付出代价。

种族歧视造型
8月15日,瑞士手表Swatch(斯沃琪)在官网上发布了宣传照。
可里面的模特在展示手腕上的手表时,用手将眼尾处向上提拉,刻意做出了眯眯眼的造型,甚至有张照片上整张脸就露出了眯眯眼。

宣传照直接激起了国人的愤怒,因为眯眯眼、吊眼梢等形象是国际上公认的对东亚人的丑化,是饱含种族歧视意味的傲慢。
在19世纪的时候,美国对华人的态度转变为歧视。当时他们的一些图中,就将华工的形象画得贼眉鼠眼,还暗示华工抢了他们的饭碗。

他们极其排斥华人,还专门签署了相关法案。而之前对亚洲人形象的丑化,也逐渐转变为标志性的眯眯眼造型。

他们的书里也对中国极尽嘲笑,并且特地提及了“猪眼”这个形象,还有杂志上刊登的一首“民谣”,将中国人描述成了面目丑陋的坏蛋。
这些是还没有影视时的一些恶意抹黑,到了20世纪时,傅满洲这个角色被创造出来了。

这是一个来自中国的反派人物,但手段非常低级,形象也非常猥琐,而他标志性的特点就是眯眯眼。自此之后,西方对亚洲人的艺术印象彻底定型。
很多对东亚有歧视的人,都会刻意做出这种眯眯眼的形象,对别人进行贬低,其中最多的,就是对华人的歧视。

这种形象认知和对东亚人的矮化,在西方世界里哪怕没有人告知,也会在成长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了解到。
因此斯沃琪这样做,绝不会是不知道,而是故意如此。

形象争议
涉及到类似争议的除了D&G品牌,2021年更是相关歧视行为的重灾区。
在一个国际赛事上,一个运动员就对泰国运动员做出这种恶意动作,正好被摄像头拍了下来,之后这个人被禁赛两场。

但在很多体育赛事上,这种情况频繁发生,屡禁不止,甚至在引起舆论之后,还将之扭曲成“轻松搞怪”“喜欢中国”等正面意义,但实际上,所有人都知道这是歧视。
就像是学瘸子走路、学结巴说话等行为一样,这种是对特殊群体的捉弄,而拉眼角就是对亚洲人的嘲弄。

当时清华美院服装设计专业的模特,统一选取了眼睛狭长的人,还在化妆时刻意拉长眼型,引起大众的极度不适。

还有陈漫曾经为迪奥拍摄的一张宣传广告,暗沉的肤色和乌黑的眼影,以及标志性的眼睛,都被认为是刻意丑化亚裔的阴间造型。
三只松鼠也是如此,有人扒出他们在2019年上线的宣传图中,模特的形象特征显然也有相关元素,一看就不符合国人审美。

在当时引起极大争议的,还有电影《雄狮少年》,很多人将里面的“眯眯眼”洗为丹凤眼,或者迎合西方审美,但并不能改变大众对这种形象的意见。
在社会舆论已经对眯眯眼广泛抵制后,那一年的奔驰上线的宣传片中女模特仍然是经典的“吊梢眼”,并且在各个场合中的截图或者封面都选取了这一形象,美名其曰“欣赏与众不同的美”。

但在之前的一些广告中,他们选取的华人广告模特都非常正常,形象也很正面。
这些外企并不是不具有审美性,也不是不知道亚洲对这方面的抵制,但他们就是想傲慢地端起中国的饭碗,站着把饭吃完,然后再把碗砸了。

付出代价
这次做出同样行为的斯沃琪也是其中之一。
2023年,该品牌在国内净销售额为26.3亿瑞士法郎,是全球总收入的1/3。去年其销售额不断下跌,中国市场也是如此,但在其总收入中仍然有27%的比重。

到了今年,该品牌的净利润直线下滑,中国更是下滑超过30%。他们上半年的财报中明确显示,他们正在面临严峻的业绩下滑压力。
这种情况其实非常正常,在今年,很多奢侈品行业都在全球遭到冷遇,选择奢侈品的人会转而购买黄金,想要手表功能的也更倾向于智能手表,这并不是一个地区的问题。

然而斯沃琪在提及业绩下滑原因时,却将情况完全归咎于中国市场的拖累,并认为下半年这种情况会有改善。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本该尽力挽回中国市场,而不是对中国进行挑衅。

他们的宣传照发布当天,就有无数人向品牌投诉,但他们反应非常慢,第二天才发了一封道歉信,但丝毫没有提及对事情进行解释,只说已经删除了。
但令人非常无语的是,他们撤销的只有东亚区域的照片,其他地区仍然能够看到。

对于这种情况,我国群众反应也非常迅速,其广告照片发布不到48小时,他们公司的股价直接下跌超过3%,线下的经销商都赶紧退货,进货的也都停了。
电商平台更是将斯沃琪系列全部下架,已经不见他们的踪影。

而消费者更是全面抵制该品牌,很多已经购买的人直接晒出了剪断表带的图片,并表示再也不会购买这个产品。
毕竟全世界有那么多手表可选,国产的智能手表功能更是齐全,大家怎么可能选择这样一个辱华的品牌呢?

除此之外,日韩市场也对此表示不满,不仅细数西方国家在这方面的行为,很多主流媒体也纷纷发文谴责。
很显然,有了这一遭,斯沃琪下半年的销售额估计会蒸发大半,毕竟整个东亚市场都被他得罪完了。

不过他们也算是求仁得仁,有D&G品牌的先例在,他们还敢这样做,估计就是找死路去的。
在新的教训下,外企想要在中国市场立足,还是要谨言慎行,毕竟如果触犯了我国的底线和民族尊严,中国市场也永远不会欢迎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