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CMYK,二线城市绽放世界级酒吧风采

当然可以!“二线城市也能有世界级酒吧”这个说法在长沙绝对不是空谈,事实上,长沙的酒吧文化,尤其是其国际化程度和某些酒吧的“世界级”体验,在国内二线城市中是相当突出的。
以下是一些理由和例子,说明长沙酒吧为何能达到“世界级”水准:
1. "浓厚的国际化氛围与历史渊源:" "英租界历史:" 长沙曾是英租界城市,留下了许多历史建筑。虽然租界时期不长,但其历史印记为长沙注入了独特的文化底色,也为后来的国际化发展埋下了伏笔。这种历史感为酒吧提供了独特的背景。 "早期外资影响:" 早在90年代末、21世纪初,长沙就吸引了大量外资企业(尤其是IT、工程机械等行业)。这些外籍人士带来了国际化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其中就包括对高品质酒吧的需求。
2. "成熟的国际化消费群体:" 长沙作为中部地区的经济中心,聚集了大量国内外企业、外派人士和留学生。这使得长沙拥有一个相对庞大且活跃的国际化消费群体,他们习惯并追求与国际接轨的夜生活和娱乐体验。
3. "高品质的酒吧与俱乐部:" "Luz Club (蓝调酒吧):" 这是长沙乃至湖南最著名的酒吧之一,曾多次被《福布斯》等国际媒体评为亚洲顶级酒吧之一。它拥有顶级的

相关内容:

2025 年 7 月,中国澳门永利皇宫亚洲 50 佳酒吧(Asia ’s 50 Best Bars)颁奖礼现场,「No.16,CMYK,Changsha!」主持人话音刚落,全场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长沙,这座「无名」城市,开始在世界舞台上被人知晓。当晚,庆祝派对连开 3 场,CMYK 的联合创始人黄艺伟(后文称 Eva)跑到室外,点了一根又一根烟,她笑说:「整整抽完一包,手都还在抖。」

在长沙本地美食的微信群里,反应更直接:「真的假的?」有人了解到消息,附上一串问号。也有人调侃:「这不就是我们平时喝酒的地方吗?」

CMYK 位于长沙市潮宗文化街区,店铺前身是湖南省科学器材公司宿舍。几年前,这座居民楼制式的空间还是一片「废墟」,路面地砖尚未完工,周围散落着废弃的门窗和水泥块。创始人刘明(后文称 Ethan)回忆起第一次来到这里的场景:「毫不夸张,就是一片烂尾楼。」但这恰好符合 CMYK 团队的需求 —— 让一切从零开始,留有巨大的改造空间,且位置得当,在园区最里面,独立的同时又保留邻里气息,契合他们期待的社区感与自在氛围。Ethan 参考伦敦酒吧 Happiness Forgets 和纽约酒吧 Milk & Honey,重新加固承重,优化结构,厕所的墙面和灯光修改过 2 次,设计街头涂鸦,增设风管机空调,升级排风系统等等,才有了眼前这个简洁轻松、邻里感强的空间。

酒吧的名字也带着某种隐喻。CMYK,原本是印刷里的四分色模式:青(Cyan)、品红(Magenta)、黄(Yellow)和黑(Key),四色调和,可以叠加出上万种可能。筹备前期,Ethan 听到设计师朋友随口提到这组字母,便立刻联想到鸡尾酒的调制过程与此一致 —— 几种基础原料,混合创造出无数复杂的风味。除此之外,CMYK 还被赋予了另一层解释 —— Countless Memories You Keep(无数回忆,在这里珍藏),联合创始人黄衍嘉(Tommy)说。这不只是一个名字,而是一种愿景:希望客人在这家酒吧,拥有无数体验和瞬间,像印刷的色彩,带走属于自己的独特色调。

2022 年 6 月 18 日,CMYK 正式营业。至今,Eva 还记得那个「传奇之夜」,364 位客人,近 500 杯酒,等位客人 20 多桌,点单像弹幕一样不断刷出,店内迎宾的伙伴应接不暇。人们挤在吧台边,呼喊声、碰杯声、音乐声杂糅在一起,混乱喧嚣,这是 CMYK 的第一次亮相。第二天,长沙酒客的朋友圈里流传起一个共同的印象:「CMYK 的服务非常好。」联合创始人袁雨萱(后文称 Yuan)补充,在一个习惯随意和烟火气的城市里,这句话显得格外突出。Eva 记得很清楚,有客人喝酒时衣服滑落到地上,服务员立刻弯腰捡起,帮忙挂好;调酒师的普通话很标准,笑容得体:「这在长沙是完全不同的体验,大家认为只有大城市才会这样。」

Ethan 把这种差异看得很透:「一家好酒吧,需要让客人知道在这里能得到什么。服务、灯光、音乐、产品,都要足够稳定。然后再有一点惊喜,比如一杯记住了客人口味的酒,一句曾经聊过的问候。」在创立 CMYK 之前,Ethan 已经是业内的标杆人物,从洋酒公司的品牌大使到顾问创意团队负责人,历经调酒师,运营者和投资人多重身份,丰富的从业经验,赋予他敏锐的商业嗅觉和过硬的技术水平。因此,以他多年的行业观察,这份稳定,在最初几年尤为重要。

「我一般不会告诉别人这是我开的店,只会说长沙有一家叫 CMYK 的酒吧,还可以,好像是亚洲第 16 名。」Eva 通常会这样介绍 CMYK,有些若即若离,恰好也说明了酒吧的定位 —— 既是榜单上的世界级酒吧,又是长沙社区里的邻居式存在,像家楼下的小馆,随手推门进去就能和熟人碰杯。Ethan 的解释更直接:「CMYK 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社区酒吧,这里并没有那么多『居民』。」真正的「社区」,另有含义。最初,园区里只有 CMYK 一家商户,随着改造完成,年轻人不断涌入,最早苏醒的 CMYK,带起一批相近业态的商户,聚拢成一个新兴「社区」。这种社区,不是建筑意义上的「邻里」,而更像是文化维度上的相聚。CMYK 成了潮宗街年轻人聚会的地点,也成了外地客人来长沙时口口相传的坐标。它的「社区性」,既是一种亲近的体验方式,也是一种城市更新的注脚:一个废墟般的片区,因为一家酒吧的亮灯,慢慢生长出归属感。

「社区感」则更多来自人与人之间的亲近关系。店内常客有自己熟悉的座位,调酒师能叫出他们的名字,也会记得他们的偏好。Ethan 认为要给予客人安全感和归属感。客人喝得酩酊,倒在门口长椅上睡着,店内伙伴会不时去照看,直至清晨开灯,醒酒的人慢慢走回家;也有人每周必来,酒单记得滚瓜烂熟,如同在自家客厅喝酒,这一切都是 CMYK 营造的一种没有负担的氛围。

作为 CMYK 的直接管理者,Ethan 负责酒吧的运营与研发。他对酒单的态度近乎苛刻,但又展现出一股举重若轻的巧劲,在招牌鸡尾酒「四色源起」(CMYK)上表现得最为典型。无论酒单如何更迭,「四色源起」总会保留下来。虽然名字永远不变,但风味会随季节更替 —— 曾经用过蔓越莓,到了秋天可能就会被新食材替换。这不仅让客人保有熟悉感,还能在每次造访时获得意外的新鲜体验。除此之外,「四色源起」的绝妙之处在于它像一张试纸,Ethan 将其味道调配得平衡,但即便如此,大家的反馈仍不尽相同 —— 有人觉得酸,有人觉得甜,有人嫌它酒感太轻,也有人觉得酒劲猛烈。一千个人口中有一千个「四色源起」。根据客人对「四色源起」的反馈,调酒师可以更好地为其推荐下一杯酒。而且对于调酒师来说,同一杯酒,能让人争论不休,恰恰是做酒吧的乐趣所在。

在长沙,酸不是容易被接受的味道。Ethan 观察到,长沙人习惯嚼槟榔(提示: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认定槟榔是一类致癌物,请读者勿食)、抽烟(提示:吸烟有害健康),对酸十分敏感。刚开业时,不少客人喝到带酸度的酒,会直接皱眉摇头,调酒师紫龙的印象很深,「长沙爱嚼槟榔的客人,都喝不了太酸的酒,更喜欢点口感柔和的。」最初,CMYK 像是一位「翻译官」,不断在国际酒吧的语法和长沙的方言之间调试。「咖啡巧克力」就是转译产物。它改编自一款古典鸡尾酒,却被 Ethan 处理得更具迷惑性,制作时使用咖啡蒸馏液,去掉传统咖啡的厚重口感,保留香气。客人几乎尝不到咖啡味,但嗅觉却会强烈感知到咖啡香,有「以香气欺骗味觉」的效果。对于不少长沙人来说,这种「先闻后喝」的体验比直接的酸涩更容易接受,他们会感到惊喜,而不是冒犯。

酒单的设计,从来不只是调配材料。Ethan 认为酒吧要快速、直观地让客人找到自己喜欢的味道。最忙的时候,CMYK 会同时服务上百人,向每一位客人详细介绍酒单并不现实。因此,酒单既要能表达风味,又要一目了然。不论是按酒精度排列的旧版,还是以 4 种颜色划分的新版,都是在寻找一种「读得懂」的方式。颜色与印刷的比喻,不仅是名字的来源,也成为菜单上的结构 —— 红、黄、蓝、黑,像 4 个入口,把人们带进无数的可能性。

再周全的设计,也要接受江湖的考验。Ethan 提到,酒单上总有几款鸡尾酒不会下架。比如「质同道合」,这是一款将牛油果和芥末结合的厚重风味,有人没那么喜欢,但也有人感觉不错,形容像在喝一份牛油果沙拉。因为「质」是合伙人公司的名字,这款酒被留下来,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家族传承」。在长沙,猎奇口味并非主流,一旦有人喜欢,就会成为故事的起点。有时,客人把选择权交出,一句「随便」,反而让调酒师不敢轻易懈怠,盲推是要避免的,细问几句总不会出错:「要不要酸?要不要气泡?想要短饮还是长饮?」这种对话本身就是服务的一部分,是对陌生人的一次阅读尝试。真正的好酒吧,不是端出一杯酒,而是记住一个人。下次来时,客人无需开口,调酒师已经知道他要喝什么,喜欢坐在哪个角落。

从饮食人类学的角度看,CMYK 的酒单像是一种「在地化的翻译工程」。酒的语言原本是全球化的,曼哈顿、马提尼、内格罗尼都带着一线城市的符号感。但当这些酒落到长沙,需要经过一次驯服与调和,才能融进本地的语境。

烧烤摊、麻将桌、街边聚会是长沙人夜晚的语境,而 CMYK 的挑战是让鸡尾酒成为其中一部分。它既不能背离国际标准,又要被本地接受。这种张力,或许正是它跻身亚洲酒吧前 50 名的原因之一。支撑这些「张力实验」的,是 Ethan 长期养成的记录习惯。在手机备忘录上,他写满了密密麻麻的「灵感瞬间」,比如在飞机上喝到的酸奶饮品,味道是百香果和芒果,当时觉得特别有意思,就立刻记下来,以便日后在调酒里尝试。有时是某种氛围,有时是一个制作方法,甚至是一段时间节点。久而久之,这些笔记成了 CMYK 的「数据库」。它们并不是放在抽屉里束之高阁的草稿,而是会被反复翻看,逐渐拼接成一张张新的酒单。

回到开始的提问:为什么是长沙?

榜单的力量是复杂的。Eva 说,长沙本地人其实并不追榜单,一开始根本不知道亚洲第 16 名是什么机构评出来的。CMYK 和团队一点点把概念灌输进去,让人们意识到,原来鸡尾酒吧和餐厅一样,也有世界级的排名。渐渐地,本地人会在点单时提一句:「这是上榜的酒吧,对吧?」而外地客人更直接,他们慕名而来,却也带着挑剔的目光。Yuan 回忆,有客人曾因为找不到店门,愤愤不平地抱怨,甚至当场发火。

然而 CMYK 的江湖气质并不靠奖项支撑。长沙是个爱喝酒的城市,槟榔味混着辣椒味,酒局常常延续到天明。榜单带来的另一层影响,是让长沙在地图上亮起来。以前很少有人会因为鸡尾酒专程来长沙,如今 CMYK 成了旅程的一部分。Yuan 说,她并不怕客人喝了其他店觉得更好,因为「只要他们花钱在这条街上,就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在她看来,这才是真正的贡献 —— 榜单把客人带进来,江湖决定他们是否留下。

长沙的夜晚本就混杂,人人都在找解压的方式。CMYK 的出现,像是在这一盘杂烩里添了一味异乡香料。Eva 承认,他们也像是潮流园区里的「活化实验」。年轻人来这里打卡,老酒客把它当据点,外地游客来完成一份「世界级体验」。Ethan 希望能为客人带来一些惊喜,这种惊喜,可能是一杯「咖啡巧克力」的错觉,也可能是调酒师在客人落座前已把常点的酒摆好。榜单带来的意义,还有客座交流。客人喝过 CMYK,再去别的酒吧,会把整座城市的故事带出去。长沙因此不再只是「茶颜悦色」和「文和友」的代名词,它多了一张酒饮的名片。

在酒吧行业里,江湖从来不只是刀光剑影,而是人和人的关系网络。CMYK 像是「社区」,虽然客人来自全城,但它给人的感觉是「没有压力,没有负担」。这种氛围感,比酒精本身更让人上瘾。

长沙的夜晚仍然热闹。辣椒的烈、啤酒的凉,和 CMYK 酒杯里复杂的酸、甜、苦交织在一起。榜单只是故事的开头,真正的续集在 CMYK 的每个夜晚继续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