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德十佳发动机无一国产车入选,揭秘国产发动机实力,中国心崛起之路

这个说法确实反映了一种常见的观点,但并不完全准确,也过于简化了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
1. "沃德十佳发动机的评选标准:" 沃德(Ward's)评选的“世界十大发动机”(World's 10 Best Engines)主要侧重于"技术创新性、性能表现(功率、扭矩、效率)、可靠性、燃油经济性、制造工艺以及市场表现"等多个维度。 这个评选并非单纯看排量、功率数值,更看重发动机在设计理念、技术突破(如混合动力、压燃、高效燃烧、先进材料应用等)以及综合实力上的领先性。
2. "中国发动机的技术进步:" 近年来,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动机技术确实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以"“中国心”(SAC)评选的“中国心年度十大发动机”"为例,这个评选更专注于"中国品牌发动机的技术水平和市场表现"。 “中国心”获奖名单中,我们看到了许多在高效燃烧、涡轮增压、混合动力、轻量化等方面表现优异的发动机,例如: "比亚迪(BYD):" DM-i/DM-p混动系统以及纯电技术是其核心竞争力,其发动机在热效率、平顺性、静谧性上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长安(Changan):" V6发动机、蓝鲸NE系列(如2.

相关内容:


文|Lei

前几天发了今年沃德十佳发动机的文章后,有不少网友在评论里说:“为啥没有中国企业?”“国企不是都很牛吗? 连一个都没有上榜的。”“不太相信,比亚迪至少可以上”。

还有网友看到沃德十佳发动机上没有自主品牌后,发出了一些非常鼓舞人心的评论:“国产新能源加油,争取走出国门,争取下一年也能有一款上榜”。

实际上,由于篇幅有限,无法在千余字的文章内将十佳发动机与它的评选标准一并说清楚。所以今天我们只需要知道,沃德十佳发动机的评选,只针对在美国本土销售的车型。

大多数自主品牌没有在北美上市,自然进不了沃德十佳的评选范围。

但无论沃德十佳里有谁上榜,必须要说,这个榜单不是绝对的。在这个榜单之外,也有非常多优秀的外国发动机和国产发动机。

沃德的评选标准

除了刚刚提到的,入选沃德十佳的发动机,必须是当年在美国市场上正在销售的车型所装备的发动机外,每台发动机的马力、扭矩、技术含量,以及实际使用中表现出来的工作特性等都是沃德十佳发动机的选拔标准。

除此之外,参与评选的发动机,所装备的汽车售价必须在6万美元以下,换算成人民币大概在38万元左右。这就是为什么像保时捷、劳斯莱斯等豪华品牌所装备的发动机,明显比普通入榜的发动机要好,但却依然榜上无名的原因。

最后一点,沃德十佳发动机的评选偏好在于,它必须要照顾到所有的动力系统。即每个排量、每种类型的动力它都要做到评选相对平均。像现代雅科仕,是美国市场为数不多的6万美元以下、搭载5.0升V8发动机的车型。所以即便它后来被现代抛弃,但它依然上榜了沃德好几年。

“中国心”十佳发动机

沃德十佳发动机不带中国玩,但中国有自己的发动机评选榜单,那就是“中国心”十佳发动机。

有人会认为这个榜单不够权威,但实际上在“中国心”十佳发动机评选活动举办的这十多年期间,无论是行业背书的权威地位,还是含金量都在不断增加。

事实上,“中国心”年度十佳发动机评选活动,由《汽车与运动》杂志社于2006年创办。而《汽车与运动》杂志由人民日报社主管,《中国汽车报》社有限公司主办,而《中国汽车报》是我国最权威的汽车报纸之一。

比如,“中国心”十佳发动机评选的名誉主任是王秉刚,他是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专家组原组长,并且他也参与了“中国心”的评选工作。除了王秉刚外,其他的评审专家也由国家级汽车工程专家,知名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者,以及国内发动机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组成。

“中国心”的评选标准

“中国心”十佳发动机的评选标准包括:动力性指标(功率、扭矩等)、技术先进性(设计理念、应用技术等)、节能减排(油耗、排放指标、节能技术等)、现车评议(加速、动力响应等)、市场表现(销量、品牌认可、其中网络投票占5%)。

其中,动力性指标、技术先进性、节能减排各占总成绩的20%;现车评议占总成绩的25%;市场表现占总成绩的15%

比如来自长安汽车蓝鲸动力平台的发动机,已经连续4年获得“中国心”十佳发动机荣誉。而搭载了获“中国心”发动机荣誉的、来自蓝鲸动力平台发动机的长安CS35、UNI-T等在同级车型中都有不俗的销量表现,这也是“中国心”发动机榜单权威的一种侧面印证。

写在最后

国外的发动机评选,除了沃德十佳发动机外,还有一个名为““国际年度发动机”(International Engine of the year)”的评选活动,它也是非常值得参考的榜单。

最后,如今在小排量发动机甚至电动机领域,没有谁还能说国产车还绝对落后于合资品牌、外国汽车。我相信国产动力系统一定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