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百友谊合并圆满收官!品牌独立共存,特色经营新篇章

这是一个关于广州商业领域的重要消息。广百友谊合并尘埃落定,并且采取了“各自保留现有商号,差异化经营”的策略,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动向。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这个消息:
1. "合并完成:" 这意味着原本两大广州本土的商业巨头——广州广百股份有限公司(广百)和广州友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友谊)——的整合过程已经结束。之前的传闻和猜测终于有了结果。 2. "各自保留商号:" 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它避免了强强联合后可能出现的“新公司、新名字”带来的品牌认知度和顾客习惯的挑战。广百和友谊作为两个在广州市民心中都有深厚根基的品牌,保留各自的商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维持原有的品牌形象和顾客群体,降低整合初期的阵痛。 3. "差异化经营:" 这是合并后如何运作的核心策略。这意味着虽然两个公司现在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联合体(很可能是通过股权或控制权实现),但在具体的市场定位、目标客群、商品品类、经营模式等方面,会寻求各自的特色和优势,避免内部直接竞争,实现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 "可能示例:" 广百可能更侧重其综合百货、大型卖场等传统优势;友谊则可能继续发挥其在服装、化妆品、家电等领域的特色。他们可能会共享资源(如供应链、采购渠道、

相关内容:

2019年3月15日,广百集团全资子公司广州市广商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广商资本”)以现金38.32亿元,受让广州友谊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友谊集团”)100%股权事宜,已通过广州市国资委、越秀金控股东大会批准。(早前报道)这标志着广州市国资委旗下广百集团和友谊集团两大百货集团重组整合尘埃落定,进入正式实施阶段。广百集团方面表示,广百友谊合并后的新集团经营规模将达到350亿元,年营业收入达150亿元;两者将继续保留现有商号,采取差异化经营策略。

整合后双方将采取差异化经营策略

据广州市国企改革目标,强调到2020年国有资本85%以上投向前瞻性战略性产业、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与民生保障等关键领域、重点行业和优势产业,提升高新技术产品年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传统百货零售显然已不是优势竞争行业,广百友谊同属广州国资委旗下的两大百货,与其割据不如整合发展。广百集团方面也表示,因长期分开经营资源效用无法最大化,因此两者选择协同作战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据了解,整合后的新集团经营规模将达到350亿元,营业收入达150亿元,成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商业领域重要的大型百货龙头企业。

据悉,实施重组整合后,广百和友谊将继续保留现有商号。在经营定位上,友谊继续定位高端百货,广百零售定位中高端消费市场,两家百货业务采取差异化经营策略。另外,在运营管理上,将积极运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强化线上线下融合,进一步整合双方资源,加强广百友谊两个品牌在网点布局、商品采购、营销推广、客户管理、物流配送等方面的协同性,实现优势互补、融合发展。广百集团方面也表示,整合后的新集团还会继续着力发展商业体验中心,以及超市、便利店、折扣店、专业店等业态,进一步丰富零售业态布局,打造全生活消费场景的多业态商业企业,进一步提升新集团在零售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盈利能力。

零售板块将引入战略投资者和实现证券化

此外,广百集团也表示两者重组后,将在百货零售板块引入战略投资者,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为解决同业竞争问题,广百集团承诺将在友谊集团的股权过户到广商资本后24个月内,以广百股份认可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方式,履行所需的程序后,启动将友谊集团100%股权转让给广百股份的相关事宜。据了解,友谊集团注入广百股份后,百货零售板块资产证券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目前广百股份已经推出第一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重组、引进战略投资者与骨干职工持股三合一整体推进。

广百集团旗下拥有广百股份、广百展贸、广百物流、产业投资等业务平台,初步构建了作为广州市商贸流通领域国资投资控股平台的整体架构。广百集团表示重组后新集团将聚焦发展新零售、新物流、新展贸,以消费服务行业为核心,加快创新转型。零售板块之外,广百集团表示将大力发展物流板块,建设现代大型物流枢纽园区。同时,强化商融结合和产业投资,做长价值链条,扩大广州国资控股商业的综合影响力和带动力。

文:记者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