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台南,目前就读台艺大美术研究所的26岁艺术家杨佳馨,擅长透过影像、档案与物件,探索病痛经验、精神状态与现实世界的关係。他的创作往往真实却又节制,唤起某种身体与心理的幽微感受。

疼痛是一扇门,开启伤病意识的整合
三岁那年,杨佳馨因横结肠穿孔与沾黏接受大型腹腔手术。尚未能理解发生什么事的孩子,无意识中留下对白袍医师的恐惧。身体由胃至子宫处,也留下一道长约16公分的疤痕。有时生命的印记像是秘密,不特别提及,没有人知道遭遇过什么。直到2022年初,一场骑摩托车自摔的车祸,清楚记得事件过程的身心冲击,才真正将杨佳馨推上私密主题与公众表达的创作辩证之路。

车祸造成他左侧锁骨闭锁式骨折,等待复原期间,太过疼痛的愤怒,皆化为创作原初的能量。如作品《刺 Spine》输出医疗档案尺寸的 X 光片并与铁板融合,随时间慢慢生鏽而腐蚀身体影像。

关注物质的杨佳馨,有感于治疗后拔钉取出十公分钢板的份量,还有细微痕迹附着其上,拍摄成作品《钛 Titanium》。没想到隔年毫无缘由再次骨折,又将钢板置回体内。他也将车祸撞击的手机保留下来,回应记忆中车祸所见的视觉流光,坏掉的镜头将日常留影为模糊晃动的画面,再透过撷取与拼贴,重组时间的意义。
以近乎解离的方式拆解生命场景的零件,再一次次重构。就像装置作品《烁动 Vague》,素白布幔以柔软又宛如裹尸布的意象包裹着机车废材。杨佳馨将22岁出车祸的监视器影像投影其上,思考着,如果重返事件发生的奇点,我们可以如何看待创伤经验的再经验?


节制来自于爱,照护走下去的生机
做完 X 光片的作品后,杨佳馨更加慎选进入创作的姿态。而他希望尽可能不去伤害事件相关者,哪怕只是触景伤情。
没办法代替孩子疼痛的母亲需要承受的,远比遗忘三岁的自己更加强烈,杨佳馨思索着如何与母亲一起面对。以病历号《08773545》为名的大型空间装置作品,奠基于长达460页的个人病历,是他花了两年蒐集自己三岁到23岁共五次的手术史。杨佳馨将照顾者与被照顾者的痕迹覆写上去──自己的日誌与母亲曾经的字迹,彷彿医生的注记⋯⋯临近过死亡,渴望生存下来的杨佳馨也分享,如果在创作之前,没办法离开创伤当下的状态,他会停止去做。

要好好对待自己。情绪的状态会日渐丰盈,不致让身心疲惫。
如果有什么可以分享给正经历创伤的朋友,他认为好好感觉很重要。


持续思索如何走下去的他,目前正在做的最新作品关于身体与家的记忆,十月会在台南家屋的改造空间展出。他以儿时乘坐机车往返双亲离异后的家作为创作根基,溯源15年来,消逝于记忆中的街道风景,并记录下地景变迁,将其展示于家屋空间中,塑造墙内外与心灵场域的对话。
杨佳馨说。他选择以后设的角度思考,不断用物料材质描绘出事件发生后的各种状态,不仅是对生命经验的净化,也藉由唤起多重感知,超越受伤的当下。而创造比耽溺更有力量。


──2025年10月号《美丽佳人》Special Report,〈以爱离析,拥抱生命现场|杨佳馨〉
延伸阅读:
True Colors 生命是一场艺术|专访萧郁书,能量的色彩鉴定师True Colors 生命是一场艺术|专访艺术家洪郁雯,编织真实与梦境True Colors 生命是一场艺术|专访酥酥,陶艺少女的逃逸路线True Colors 生命是一场艺术|专访插画家蓉生,为亲爱的身体重绘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