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马自达汽车发展史的概述:
"1. 早期历史 (1920年代 - 1940年代)"
"1920年:" 津久见铁工所 (Tsukuhara Iron Works) 成立,是马自达的前身。
"1927年:" 公司更名为东洋工业株式会社 (Tōyō Kōgyō Kabushiki-gaisha),开始涉足汽车零部件制造。
"1931年:" 首款汽车“Ri-1” (原名“泰号”,Tai-go) 下线,这是一款三轮卡车,标志着马自达正式进入汽车领域。
"二战期间:" 东洋工业主要为日本军方生产军用车辆和飞机零部件。
"2. 民用汽车起步 (1950年代)"
"1947年:" 二战后,公司恢复生产民用汽车零部件。
"1950年:" 推出首款轻型卡车“B500”。
"1952年:" 推出首款轻型客车“K360”,这是马自达首款面向大众市场的民用汽车。
"1953年:" 公司正式更名为“株式会社马自达”(Mazda Motor Corporation),更加专注于汽车制造。
"3. 经济泡沫与转型期 (1960年代 - 1970年代)"
"1960年
相关内容:
马自达: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
香港:万事得
日本汽车生产商,世界著名汽车品牌,是世界上唯一研发和生产转子发动机的汽车公司,总部位于广岛。
马自达目前是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拥有的子品牌之-主要销售市场包括亚洲、欧洲和北美洲。

松田重次郎
1920年创始人松田重次郎在广岛从生产葡萄酒瓶木塞起家。该公司原名东洋软木工业公司。
1923年关东大地震后,重建工作急需机械产品,于是1927年公司调整了经营方向经历第一次转型,更名为“东洋工业株式会社”并开始生产机械产品,如机床、凿岩机等。
之后由于交通运输业的急速发展,公司又开始着手生产交通工具。

MazdaGo
1930年开始设计制造摩托车1931年推出了首辆机动车MazdaGo从此进入了机动车生产领域。
MazdaGo是一辆全钢制的货运三轮车,拥有同级最大的载重和最好的性能,所以在推出后立刻风靡全国,据说还出口到中国。

1945年广岛原子弹爆炸
1945年12月恢复三轮载货汽车的生产
1948年后生产有所扩展,1950年开始生产四轮载货汽车。
朝鲜战争爆发后,四轮载货汽车需求量剧增,1958年生产较大的四轮载货汽车。1960年开始进入轿车生产,最初生产的是R360Coupe跑车,凭借着实用的功能和实惠的价格。

这款双门四座的小车刚上市第一年就占到日本国内轻型轿车市场的64%,成为日本许多家庭的第一台轿车。
虽然车小,但用的都是当时最牛的技术,发动机是镁铝合金的,采用四轮独立悬挂,而且是日本首台采用自动变速的轻型轿车。
按照传统,很多日本品牌都以创始人的姓氏命名,如丰田、本田松下等。马自达由松田重次郎创立理应取名为松田-Matsuda。
可是,松田不想为公司起一个纯日本名字,所以没有像丰田和等那样直接用自己日文名的英文拼音作为商标。
而是采用了一个最接近自己姓氏英文拼写(MatsudaJyujiro)的英文单词“MAZDA”。“MAZDA”的发音跟“松田的日语发音是一样的。

马自达最早的车标只是一个手写体的“Mazda”字样,但如果你看到马自达号的油箱时,会惊奇地发现在Mazda字样的下面还有一个三菱的车标,这是因为刚入行的马自达并没有自己的机动车销售渠道,因此才请三菱代为销售。

1936年,马自达推出了自己的首款图形车标。
起伏的形状:马自达的故乡广岛市
三个“ M":“ Mazda Motor Manufacturer "的缩写
展开的翅膀造型:马自达的灵活与快捷

马自达的第二款图形商标诞生于1959年7月。由一个变体的字母“M”和外面的圆圈组成。
在它的“任期”内,马自达推出了多款对于这个品牌具有重要意义的车型。

1961年对于马自达来说又是里程碑式的一年,这一年,马自达为了免遭兼并而从德国NSU公司引进了转子发动机技术。转子发动机是日后马自达最引以为傲的技术之一,但此时这项技术距离实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为了将转子发动机投入量产,马自达特地组织了一个被称为“转子47壮士”的特别研发部门,经过数年的技术攻坚,代号10A的双转子发动机研制成功。
1967年,第一辆转子发动机车型CosmoSport的诞生,其充满未来气息的完美比例,优越的驾驶性能,令世人惊叹不已。虽然排量仅有982cc,但却能爆发出80kw的功率,超过今天市场上多数1.6L普通发动机的功率。
车标并非100%忠实于“原著”而是在马自达的圆形商标外面又加了一个三角形,它的灵感就来自其发动机中的转子。
凭借着转子发动机的优异性能CosmoSport在国际赛场大显身手,马自达的运动基因也开始从这款车开始延续。
1968年向来追求先进技术、应用先进技术的马自达,第一时间推出了搭载转子发动机的民用车型:FamiliaRotary,让普通人也可能够享受转子发动机带来的驾驶乐趣。

转子发动机小身材大能量的特点注定它与赛道有着不解的缘分,1971年推出的RX-3Savanna就是一款专为赛道而生的车型。
当时日本国内赛场有着“东瀛战神”称号的日产SkylineGT-R创造了50连胜的记录,但是RX-3的出现立刻终结了这一记录,并且创造了国内车赛单一车型累计夺冠100次的金字塔
1978年爆发的石油危机是众多大马力跑车的噩梦,而此时马自达正在大规模地采用高油耗的转子发动机,因此立即陷入了困境。好在得到了住友银行的帮助,马自达才得以度过危机。


MAZDA
1979年,悬挂着图形化的“MAZDA”文字车标的RX-7上市,作为一款纯粹的跑车,它搭载了一台全新的130马力双转子发动机,并且拥有四轮独立悬架以及由此带来的优异操控性。
另外再加上极低的风阻系数,漂亮的设计,RX-7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被认为是马自达历史上最经典的车型之一。现在谈及跑车的历史,RX-7看必定要占据一个重要角色。

Eunos品牌在1989年推出,它的图案源自日本传统礼服“十二单”层层叠叠的领子。马自达将旗下主力车型放入这个品牌销售,比如马自达323在日本被称为Eunos100,此外1989年推出的第一代马自达MX-5在日本也以Eunos Roadster的名称销售。

Éfini品牌在马自达子品牌中最为高端,它主要销售马自达旗下的高性能和高档车型。1991年推出的马自达RX-7此时就以RX-7的面目示人,马自达626和929在这期间的名字也分别是Éfini MS-6和Ãfini MS-9。

Autozam,它主要负责马自达的微型汽车。Autozam品牌最著名的车型就要数1992年亮相的AZ-1了,日本经济泡沫时期人们非常注重享乐,连主打经济的K-car级别都推出了不少跑车Autozam AZ-1便是其中之一。
AutozamAZ-1作为一台微型汽车,却采用了非常夸张的鸥翼门设计,它与同时期的本田Beat、铃木Cappuccino一起被日本民众截取车名首字母,合称为K-car跑车中的“平成ABC”。

不光有日本本土的众多子品牌,马自达还在1991年为海外市场设计了全新图形车标,它由外圈象征太阳的圆环和内部象征火焰的菱形组成,它代表了马自达的激情。

新车标推出不久,马自达认为其内部的菱形与雷诺车标太过相似,因此马自达对它做了修改,内部菱形被处理的更加圆润,整个车标看起来仿佛是双手捧着一轮红日,象征马自达的美好明天。
9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泡沫破裂,1996年4月12日马自达公司被美国福特公司兼并,1997年采用了新的车标,相比于过去用过的老车标,马自达的新车标显得更现代也更漂亮。

车标整体以椭圆形为轮廓中间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对伸展的翅膀形状,它象征着马自达展翅飞向未来。
另外这个翅膀与两旁椭圆轮廓组成了一个“M”字,代表了Mazda品牌的首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