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艺洋试穿12套婚纱引热议,影楼风遭吐槽,定制新中式婚服惊艳喜庆

这听起来像是一个关于徐艺洋试婚纱经历的小插曲,结合了时尚、传统文化和大众反馈。
我们可以解读一下:
1. "试了12套婚纱":说明徐艺洋试穿婚纱的过程比较认真和投入,希望找到最满意的。 2. "被吐槽一股影楼风":这通常意味着大众认为她试穿的这些婚纱(可能是西式婚纱,或者是某些比较俗气、缺乏设计感的服装)显得有些: "过时 (Outdated)" "俗气 (Tacky)" "缺乏特色 (Lack of uniqueness)" "过于商业化和流水线 (Overly commercial/cookie-cutter)",也就是所谓的“影楼风”。 3. "穿定制新中式婚服好喜庆":这形成了对比,说明当她选择定制新中式婚服时,效果非常好。这里的“好喜庆”可能指: "颜色鲜艳、符合中国传统审美"。 "款式设计独特、有文化韵味"。 "更符合她的个人气质或身份"。 "整体效果令人眼前一亮,充满喜气洋洋的感觉"。
"总结一下:" 这个说法表明徐艺洋试穿市面上的一些婚纱(可能是传统西式或普通定制)没有得到很好的评价,被认为有些俗气或过时。然而,当她选择更具个性化、定

相关内容:

徐艺洋试穿的12套婚纱里,11套西式款被说像影楼照片,唯独那套红色中式礼服被夸大气,这事背后不只是审美不一样。

先说那11套被吐槽的西式婚纱,它们来自一个新起来的设计师品牌,一套卖2万到5万。

为啥会被说“影楼风”?

造型师李霞说得明白,就是“把现在流行的蕾丝、亮片、泡泡袖都堆上去了”。

新品牌想让人记住,就容易使劲往衣服上加时髦元素,结果反而像街边影楼里那些为了拍照好看、不管日常穿的婚纱——看着花哨,却没质感。

年轻人结婚拍婚纱照时,影楼常推荐这种款,因为上镜亮,但真穿在婚礼现场,就显得廉价,这就是大家说的“影楼风”。

再看那套被夸的中式礼服,是百年老店“瑞蚨祥”做的,用的是老手艺苏绣,一针一线缝了三个月。

老牌子做衣服,不追着流行跑,讲究的是“耐看”。

苏绣的花纹不是印上去的,是绣娘一点点绣出来的,摸着手感不一样,看着也有层次,所以显得端庄。

这两年新中式婚服本来就火,婚庆协会的数据说,2023年问新中式礼服的人比前年多了67%。

年轻人结婚,不想跟别人穿一样的西式婚纱,就想有点中国自己的特色,这套礼服正好戳中了这个心思。

徐艺洋穿了之后,这套中式礼服的咨询量一天就涨了300%,青岛还有婚纱店推出“明星同款试纱套餐”,要8888块。

这就是明星的作用,她穿啥,大家就想跟着穿。

为啥她偏要试这么多西式婚纱?

可能是想看看哪种风格适合自己,也可能是团队想借试纱话题炒热度——12套婚纱,总有一套能让人讨论。

但没想到大部分西式款没讨喜,反而让中式款更突出了。

她和黄子韬一起开了3家公司,涉及娱乐、餐饮,婚礼不光是私事,还是生意。

现在新中式婚服火,她穿了带火这个品类,以后要是他们公司投资传统服饰、婚庆相关的业务,大家自然会想到“徐艺洋结婚都穿这个”,这就是提前铺路。

再说那西式婚纱品牌,听说已经要找设计师联名改款式了。

他们知道光堆流行元素不行了,得学老牌子那样,在质感和设计上下功夫。

非遗保护机构也说要推广中式婚服,这说明传统手艺不光能做衣服,还能变成赚钱的产业。

其实大家吐槽西式婚纱,不是讨厌西式风格,是讨厌“不用心”。

2万到5万的婚纱,要是用料扎实、设计简洁,照样会被夸。

可现在有些新品牌,以为把流行元素堆够了就能卖高价,结果被网友一眼看穿“虚”。

反倒是老手艺,一针一线做出来的东西,不管过多久都显得贵重。

大家说婚纱好不好看,到底是看衣服本身,还是看背后的用心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