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嵩观点,品牌建设之道——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双赢融合

袁嵩先生提出的“品牌建设应注重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有机结合”这一观点,非常精准地把握了品牌建设的核心辩证关系。这确实是现代品牌管理中一个至关重要且充满挑战的课题。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理解这个观点:
1. "长远利益 (Long-term Interests):" "品牌资产积累:" 包括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品牌联想等无形资产。这些是品牌长期价值的基石,需要持续投入和积累。 "顾客关系与忠诚度:" 建立稳固的顾客关系,培养品牌拥护者,实现可持续的顾客生命周期价值。 "市场地位与竞争力:" 通过品牌建设巩固市场地位,形成差异化优势,提升对竞争对手的壁垒。 "企业可持续发展:" 强大的品牌是企业的宝贵财富,能提升议价能力、融资能力,为企业带来长期稳定的增长和抗风险能力。 "企业文化和价值观:" 品牌往往承载着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对内部员工和外部利益相关者产生积极影响。
2. "眼前利益 (Short-term Interests):" "销售额与利润:" 这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求,需要通过有效的市场活动(包括品牌相关的促销、新品推广等)来实现。 "市场份额:" 快速获取市场份额,扩大用户基础。 "现金流:" 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和投资

相关内容:

新华网北京3月31日电 今日,中国品牌“励志100”行动在京正式启动。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袁嵩在“品牌力与竞争力”圆桌论坛上发言表示,好的品牌必须有好的产品和好的技术,打造品牌应该注重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有机结合。

袁嵩认为,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有机结合考量着一个企业的战略能力,赛轮集团始终把质量和科研放在企业发展的首位。

袁嵩强调,企业发展一定要把握大势。对于赛轮来说,首先是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耕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其次是聚焦碳中和目标,做好基础材料和新材料的研发,把企业的生产力、科研力和制造力转化成企业的品牌力。

中国品牌“励志100”行动由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办公室联合发起,以“国家的标准,我们的品牌”为主题,联合100家主体,聚焦100个品牌,解读100个案例,探索品牌建设内在规律,展示品牌建设心路历程,传播品牌建设年度成就,搭建品牌建设交流平台,普及品牌建设国家标准,引导品牌建设基业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