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政协十大工作品牌及优秀工作品牌特色亮点解析

获评“上海市政协十大工作品牌”和“上海政协优秀工作品牌”的品牌,通常体现了上海政协在履职尽责、服务大局、联系委员和加强自身建设等方面的突出成绩和特色亮点。虽然具体到每个“品牌”的具体内容可能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其特色亮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紧扣中心、服务大局,彰显政治担当:"
"聚焦重要议题,建言资政:" 这些品牌往往围绕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研、协商、民主监督等活动,提出了许多具有前瞻性、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服务改革发展,贡献政协力量:" 积极参与上海的重大改革发展项目,例如城市更新、科技创新、社会治理等,通过协商民主凝聚共识、汇聚力量,为上海的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政协智慧和力量。 "反映社情民意,助力民生改善:" 畅通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关注民生热点,积极反映群众呼声,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展现了政协在民生领域的重要作用。
"二、创新形式、注重实效,彰显履职活力:"
"探索协商民主新形式:" 积极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界别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委员工作室等多种协商形式,增强了协商的广度和深度,提高了协商实效。 "打造特色履职平台:"

相关内容:

12月17日,上海市政协举办品牌建设成果发布会,发布“上海市政协十大工作品牌”和30个“上海政协优秀工作品牌”。

2021年是市政协“品牌建设年”。一年来,市政协把打响品牌作为全市政协系统共同推进的一项重点工作,统筹推进品牌创建、品牌宣传、品牌评选等工作,推动形成互学互鉴、创先争优的生动局面,各项工作取得积极实效。

按照“突出重点、注重质量、一域数品、打响品牌”的基本原则,总结、梳理、推荐综合性工作和机关建设、专委会履职和界别工作、市区政协联动和区政协工作三大系列共59个品牌。这些品牌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具有较高标识度。各部门各单位立足自身实际、发挥各自优势、彰显各自特色,注重差异化定位、个性化发展,创设了很多具有独创性、独特性、突出性、优异性的“拳头产品”和“驰名商标”。比如,关于市领导每人每年来政协通报协商(全体会议期间除外),并通过年度协商计划确定下来,这项制度安排在全国仅此一家;“初心论坛”贯彻中央精神,彰显上海作为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的特殊地位,符合政协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的核心职能,是省(市、区)级唯一以“初心”命名的论坛,意义特殊而重大,一经举办就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政协”是上海市政协最先创办并形成先发优势,在全国政协系统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协商于民”委员工作站实行“一个品牌,全市共建”,体现专业所长、界别所能、“三级委员”协同,其工作机制、运行模式均具有鲜明的上海政协特色。

二是具有较高美誉度。在全国政协指导和市有关部门支持下,“澳门青年人才上海学习实践计划”活动已成为培养澳门青年人才、促进人心回归的有效平台和渠道,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充分肯定。“委员讲坛”通过委员讲、委员听、委员议,成为委员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共同进步的重要平台,得到广大委员的普遍赞誉。社情民意“建言直通车”已运行20多年,每年收集信息近2万条,已成为广大政协委员和党派团体、各专委会和地区政协向党政领导建言献策的重要渠道。

三是具有较高知晓度。近年来,市政协顺应新时代政协工作守正创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创立党组统领政协履职“1+4”模式,以党组工作要点为统领,以协商计划、民主监督计划、议政调研计划和学习计划为配套,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政协履行职能的全过程、各方面。每年年初要点和各项计划审议通过后,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开发布,已成为全国政协系统认识了解上海政协工作的“靓丽名片”。面向外籍人士年度情况通报会连续举办多年,每年吸引近百名外方代表出席,已成为市政协最具影响力的外事品牌活动,也是上海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年度外事活动。

品牌评选依托政协进行线上投票,面向全市政协系统和社会公众开展,这在市政协历史上尚属首次。各品牌申报单位将投票活动看成宣传政协工作、推动履职实践的重要契机,高度重视、层层发动、热情参与。

通过线上评选,上海政协工作特色、亮点得到全方位宣传推广,同时也对品牌创建者起到了激励作用。统计显示,本次线上投票总访问量为206.11万次,总票数达1215.96万。

作者:周渊

图片:“政协”

编辑:张晓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