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根据多家媒体报道和行业分析,Alo Yoga 入华确实带有明显的战略意图,即在中国这个巨大的运动休闲市场,与 Lululemon Athletica (露露乐蒙) 等主流运动品牌竞争,并争取获得可观的市场份额。
以下是支持这一观点的几个关键点:
1. "品牌定位相似:" Alo Yoga 和 Lululemon 都定位于高端运动休闲市场,强调高品质、舒适度、时尚感以及健康生活方式。它们的产品线往往包含瑜伽服、运动内衣、短裤、上衣等,目标客户群体有较高的重合度,特别是关注生活品质和时尚感的都市女性。
2. "目标市场一致:" 两家品牌都瞄准了中国一二线城市的年轻、高收入消费群体,他们注重健康、体验和品牌价值。
3. "Alo Yoga 的发展势头:" Alo Yoga 在北美市场发展迅速,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随着其国际扩张计划的推进,中国市场是其重要的战略目标之一。进入中国可以为其带来巨大的增长潜力。
4. "中国市场的竞争格局:" 中国运动休闲市场近年来竞争异常激烈,既有安踏、李宁等本土巨头,也有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大牌,此外还有像 Nio House、Shein 等新兴品牌以及众多细分领域的专业运动品牌。Alo Yoga 选择此时进入,无疑是将自己置于一个竞争白热化的
相关内容:

北美运动瑜伽服品牌Alo Yoga跃跃欲试入华布局。
近日,有消息称,Alo Yoga的中国团队已在上海静安嘉里中心等核心商圈进行选址工作,预计在2025年将开设其在中国市场的首家线下门店。
与此同时,也有报道称,Alo Yoga近日已任命前始祖鸟市场副总裁Aurora Liu为中国市场负责人,为入华布局做准备。
始祖鸟在中国市场的成功有目共睹,此番Alo Yoga招来Aurora Liu,被认为对于中国市场势在必行。
Alo Yoga此时入华竞争不难理解。根据公开资料,Alo Yoga 2007年创立于美国洛杉矶,2022年,Alo Yoga的年收入超过10亿美元,三年内增长了5倍。到2023年10月底,Alo Yoga以100亿美元的估值开始寻求融资。其官网显示,该品牌目前在全球11个国家开设有90余家门店,近一年里几乎每周开出一家店。
另一方面,中国作为亚洲最大的市场,瑜伽服饰领域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
据艾瑞咨询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瑜伽市场规模已达387亿元,2023年这一数据达到惊人的561亿元。瑜伽服饰已经成为运动风口的一个黄金细分赛道。其中,来自加拿大的瑜伽服饰品牌Lululemon在中国市场已经赚得盆满钵满。根据财报数据,今年三季度,Lululemon中国大陆净营收3.18亿美元,同比增长39%。
截至目前,Lululemon在中国市场开出了132家门店。另外同为美国瑜伽服饰品牌的Vuori也在中国市场加速布局。2022年该品牌通过线上渠道进入中国市场,仅在2024年,就已经开出了两家线下门店。
Alo Yoga的进入,不外乎看上了这一市场有足够的发展空间。但机遇与挑战并行,这也意味着Alo Yoga进入中国市场后所面临的竞争不会小。
据了解,在北美市场时,Alo Yoga与Lululemon就互为竞争对手,有消费者调侃,门店都是比邻而开,此番进入中国市场,显然就是来抢Lululemon市场来了。根据数据分析机构Earnest的报告,Alo Yoga与Lululemon的客户群体有高达63%的重合。显然,Alo Yoga进入后与Lululemon、Vuori将出现正面较量。
此外,国产瑜伽服饰也在迅速崛起。如MAIA ACTIVE、SIINSIIN等。早在2023年10月,基于MAIA ACTIVE发展不错的势头,安踏将其收入麾下。当时在收购之际安踏方面表示:“MAIAACTIVE业务在女性消费者中,尤其是在瑜伽运动品类方面已形成一定的市场影响力,建立了消费者心智,并具备未来增长潜力。集团的品牌运营能力、零售管理能力与供应链管理能力能够帮助MAIA ACTIVE更好地发展其在中国市场的竞争优势”。安踏的加入必然推动MAIAACTIVE更上一层楼。再者像耐克、阿迪达斯都在这一领域跃跃欲试,瑜伽服饰、女性运动群体都是其必争之地,AloYoga此时入局与其说来寻新增倒不如说“虎口夺食”。
在时尚产业独立分析师、上海良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程伟雄看来,AloYoga布局中国市场,看重的无非是中国市场蓬勃的发展力。Lululemon凭借着女性瑜伽服饰进入中国,赚得盆满钵满,这种市场表现对于很多品牌都有着一定的吸引力。目前中国市场在中高端瑜伽服饰领域依然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新品牌都可以进入去培育市场。
在要客研究院院长周婷看来,中国运动服饰市场发展迅速,整体规模和发展速度都处于全球领先水平,吸引很多品牌前来布局。不过,当前运动服饰市场竞争愈发激烈,此时进入品牌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记者 张君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