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梳理一下日本蓝染品牌 Pure Blue Japan (プールブルージャパン) 的发展史和它的经典裤型。
"Pure Blue Japan (PBJ) 发展史"
Pure Blue Japan 是由日本著名服装设计师 "小川淳 (Jun Ogawa)" 于 "2003年" 创立的高级蓝染品牌。其核心理念是复兴和传承日本传统蓝染工艺,特别是 "“筒染 (Tsumugi-dyeing)”" 技术,并将其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创造出具有独特质感和文化底蕴的服装。
1. "创立与理念 (2003年至今):"
"复兴传统:" 创始人小川淳对日本传统纺织工艺,尤其是濒临失传的筒染技术怀有深厚感情。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品牌,让这种古老的、需要极高技艺的染色方法重新焕发生机,并赋予其现代价值。
"高品质追求:" PBJ 从创立之初就致力于使用最优质的棉料(通常是长纤维棉)和最传统的染色工艺,强调面料的天然质感、垂坠感和耐久性。每一件衣服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
"简约美学:" 品牌的设计风格以简约、纯粹、低调为主。色彩以不同深浅的蓝色为主调,辅以白色、黑色等,图案多为素色或带有微妙晕染效果的“水痕 (M
相关内容:
如果你深耕日本丹宁圈,大概率听过 Pure Blue Japan(简称 PBJ)。切勿与 Japan Blue(日本蓝)、Blue Blue Japan(蓝染日本)混淆,PBJ 专注打造 “有性格” 的牛仔裤。和许多日本丹宁品牌一样,PBJ 确实受 20 世纪中期美国时尚影响 —— 但他们并未照搬,而是打造出了独属于自己的风格。从独特面料、现代剪裁,到整体产品线,都能看出这份差异化。


1997 年,岩谷健一(Ken-ichi Iwaya)在冈山县仓敷市创立了 Pure Blue Japan。作为日本老牌丹宁制造商,PBJ 以丹宁服饰上 “极具质感的面料” 闻名。品牌主打靛蓝(indigo)与天然靛蓝(Ai)染色的牛仔裤及服饰,每件单品都兼具耐用性,且会随时间推移呈现出漂亮的 “养色” 效果。


岩谷健一的丹宁之旅始于年少时的第一条李维斯 501 牛仔裤。当时他会用浮石摩擦牛仔裤,人工制造做旧痕迹。20 岁时,岩谷在冈山从事服装销售工作,这段经历让他下定决心自创牛仔裤品牌,后来便有了 Pure Blue Japan。“当时我对服装生产一窍不通,但很清楚自己要做什么 —— 那就是牛仔裤。我从小在冈山长大,身边随处可见丹宁元素;之前的客户也包括丹宁工厂,这让我在创业时多了份优势。”—— 岩谷健一


PBJ 全程参与棉花纺纱、染色及丹宁织造环节。岩谷健一特别强调 “纱线染色” 在 PBJ 丹宁生产中的重要性。所有棉纱在织造前,都会用天然靛蓝(Ai)或合成靛蓝进行 “绳染”(rope-dyed),最终呈现出浓郁且层次丰富的色调。这是 PBJ 理念的核心,而品牌丹宁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其 “竹节纹理(slubby)” 与 “毛羽质感(neppy)”:绳染纱线通过复古梭织机慢速织造,形成布面的竹节感;毛羽质感则多通过特殊纱线与织机运作细节实现。此外,服饰采用 “长针距缝制”,进一步放大面料质感:


品牌最初名为 “Syoaiya”,灵感源自德岛县天然靛蓝染色工艺的日语名称 “Shoai”(宵蓝)。后来更名为 Pure Blue Japan,并优化了初代版型后,岩谷健一开始着眼西方市场,推动 PBJ 国际化。


Pure Blue Japan 牛仔裤围绕 “4 个核心版型” 设计,每个版型都有专属代码:
003:常规直筒(Regular Straight)
005:修身直筒(Slim Straight)
013:修身微锥(Slim Tapered)—— 上半身合身、低腰设计、裤腿明显收锥
019:宽松微锥(Relax Taper)—— 上半身宽松、裤腿收锥


直到 2005 年,纽约零售商 Blue in Green 的采购团队造访 PBJ 东京门店,品牌才真正进入西方市场。此后,岩谷与 Blue in Green 建立批发合作,PBJ 迅速成为北美新兴 “原牛圈” 的热门品牌。更多国际经销商随之加入,PBJ 也在全球丹宁爱好者心中奠定了 “传奇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