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莱雅23亿巨资收购3CE母公司Stylenanda,韩妆市场风云再起,或将迎来新格局?

欧莱雅(L'Oréal)确实有考虑以大约2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韩国美妆公司Stylenanda(3CE母公司),但这并不意味着韩妆就要“凉了”。
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
1. "收购的性质:" 这仍然处于"考虑和讨论阶段",并非最终决定。欧莱雅需要获得监管批准,并且交易需要最终完成。 收购一家公司的母公司(Stylenanda持有3CE、Ryo、The History of Whoo等品牌)与直接收购品牌本身不同。Stylenanda作为集团运营,收购它意味着获得整个集团的控制权,而不仅仅是3CE。 欧莱雅作为全球美妆巨头,进行此类收购属于其正常的"战略扩张和整合"行为,旨在扩大其品牌组合和市场份额,尤其是在快速增长的亚洲市场。
2. "韩妆的现状:" "韩妆依然非常强劲"。以3CE、INFLORSS、The History of Whoo、Ryo等为代表的韩国美妆品牌在全球范围内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尤其在年轻消费者和亚洲市场非常受欢迎。其产品创新、包装设计和营销策略都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韩妆的成功是多种因素驱动的,包括强大的本土品牌力、不断推陈出新的产品、有效的社交媒体营销以及对消费者需求的敏锐洞察。
3.

相关内容:

据《韩国经济日报》消息,正在抛售股权的韩国美妆品牌3CE母公司Stylenanda可能要确定买家了,4月10日,负责为其物色买家的瑞士投资银行瑞银集团将欧莱雅集团选为优先谈判对象。目前,Stylenanda总裁金素熙持有公司全部股权,出售部分为70%,约合23.6亿元人民币。金素熙表示,出售后剩余的30%股份将由她主要持有,并会作为创意总监参与品牌策划。

据业内人士分析,Stylenanda想借此机会大举进军海外市场,而欧莱雅则是基于对韩妆市场的分析而看中了该公司旗下的美妆线。在这场竞标中,欧莱雅和美国凯雷投资集团等10多家国际企业都有参与。今年1月预备投标时,欧莱雅还不在最佳收购候补名单中,如今却有最大把握将其收入囊中。

Stylenanda最初是以在线服饰零售起家,由金素熙在2004年创立,品牌名在韩语中是“有型”的意思。由于不断有消费者询问服装模特的化妆方法和彩妆用品,Stylenanda索性在2009年推出了彩妆品牌3 Concept Eyes,后更名为3CE,并迅速火了起来。

得益于3CE的带动,2014年Stylenanda的业绩超过了1000亿韩元(约为5.9亿元人民币),目前已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香港、菲律宾、日本、中国、英国等地都设立了卖场。近两年,3CE的业绩占比更是超过了服饰。2017年上半年,化妆品销售占比69%,服装占比仅为27%。据行业推测,该公司2017年的销售额在1500亿韩元(约为8.9亿元人民币)以上,比2016年增加了20%左右。

欧莱雅的收购意向其实反映了近两年西方品牌的投资风向——韩国品牌成了炙手可热的收购对象。2016年,法国奢侈品集团LVMH向CLIO注资5000万美元,令后者的估值一路上升至47亿元人民币。后来还以8000万美元投资韩国流行乐巨头YG Entertainment、并在2017年收购了韩国眼镜品牌Gentle Monster的部分股权,成为其第二大股东。2017年9月,联合利华以28亿美元收购了时下正热的高端护肤品牌AHC母公司Carver(珂泊亚)化妆品集团。

成本低、出新快、受年轻人喜爱的快时尚品牌成为了大集团优化投资组合的上好选择,而韩国品牌之所以在这场收购战中备受瞩目,是因为这个国家的消费文化越来越“快”。一些品牌依靠快时尚的商业模式在当地发展的很快,例如韩国女装品牌Twee,每月推出400多种新款,并且也加入了快时尚美妆的战场。“韩流音乐也可能是韩国快时尚迅速发展的源头。”Monica Kim说道。例如三星旗下的服装8 Seconds则经常和知名明星权志龙合作,打出了知名度,同时采取的也是快时尚的商业模式。

首尔时装周执行董事荣国浩( Jung Kuho )曾在《南华早报》的采访中表示,首尔许多消费者并不真正热衷于高端时尚,更青睐受韩流明星、娱乐影响的廉价街装。韩国版《Vogue》的编辑Monica Kim也在消费者采访中证实了这一点:“首尔的时尚业发展得很快,而且是依附于潮流发展。所以在大街上经常会看到人们穿着Logo服装、新式牛仔、Slogan T恤之类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