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越南在鞋类制造业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正在努力成为全球鞋类生产的重要基地。这一努力可以被视为一种“去中国化”的趋势,即全球品牌和供应链寻求减少对中国制造鞋类的依赖,转而寻求其他国家的替代方案。
以下是一些关键点,说明越南如何成为鞋类世界工厂:
1. 政府支持:越南政府通过提供优惠政策、改善基础设施和简化行政程序,积极支持鞋类制造业的发展。这些措施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特别是来自美国和欧洲的品牌。
2. 劳动力成本:与中国的劳动力成本相比,越南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这使得越南成为吸引外国品牌和制造商的吸引因素。此外,越南劳动力普遍具有较高的教育水平和技能,能够满足鞋类制造业的需求。
3. 靠近主要市场:越南地理位置优越,靠近美国和欧洲等主要鞋类消费市场。这使得越南制造商能够更有效地将产品运送到这些市场,降低运输成本和时间。
4. 政治稳定性:越南是一个政治稳定的国家,这为外国投资者提供了安全的环境。政治稳定性有助于吸引长期投资,促进鞋类制造业的发展。
5. 供应链发展:越南鞋类制造业的发展得益于其供应链的不断完善。许多外国品牌和制造商在越南建立了生产基地,形成了完整的鞋类制造生态系统。
6. 技术创新:越南鞋类制造商正在不断引进新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这有助于提升越南在全球鞋类
相关内容:
你脚上穿的什么鞋?耐克?阿迪?
赶紧!现在就脱下来,翻开那个小鞋舌看看,上面写的啥?是不是“Made in China”?
我猜,很可能不是了。
那行字,现在八成是“Made in Vietnam”。
别惊讶,这事儿已经发生了。世界运动鞋的制造中心,那个曾经让我们骄傲了很久的“世界工厂”名号,在鞋子这个领域,已经悄悄地,甚至可以说是被人一脚踹到了隔壁的越南。
这可不是我瞎说。你去越南胡志明市周围转转,那里的工厂多得像蚂蚁窝。每天,数不清的卡车拉着泡沫鞋底、网眼布、鞋带,轰隆隆地开进工厂,然后,一辆辆更大的卡车,又载着装满耐克、阿。。。这些我们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鞋盒,开向港口。

那些装着鞋子的集装箱,就像下饺子一样被扔上大船,然后顺着河,漂向大海,最后送到你我的脚上。
全球市场的大部分运动鞋,现在,就是这么来的。
越南干的。
一场突如其来的“抢劫”
这事儿怎么发生的?难道是越南人突然就开窍了?
不全是。
这更像是一场混战里,有人趁乱把咱家的锅给端走了。搅起这场混战的,是一个叫特朗普的美国老头。
几年前,这老头不高兴了,说中国赚他太多钱,大手一挥,就给所有从中国卖到美国的东西,加了一笔巨额的税。你想想,一双鞋本来卖100块,现在要交几十块的税,那还赚个屁啊?
那些开工厂的大老板,比如给耐克、阿迪做代工的,全都吓傻了。
> “资本家没祖国,哪儿便宜,哪儿能赚大钱,他们就往哪儿钻,比老鼠跑得都快。”
中国的成本本来就在涨,工人工资要高了嘛,这下又被美国人加了这么重的税,两头夹击,谁受得了?
于是,这些老板们提着箱子,拿着地图,开始满世界找下家。
他们一看,嘿!隔壁越南!地方近,人工比中国还便宜!就这儿了!
于是乎,生产线、机器、订单,哗啦啦地就像洪水一样,全涌进了越南。越南什么都没干,就坐在家里,看着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嘴都笑歪了。
他们赶上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这个机会,是中国和美国的矛盾送给他们的。

越南也别高兴得太早。
那个美国老头,翻脸比翻书还快。今年突然又说,越南也占他便宜了,反手就给了越南一巴掌,也要加重税,一下子加到46%!
消息一出,耐克和阿迪的股票价格,跟跳楼似的往下掉。这说明什么?
> “越南以为自己是主角,其实就是个棋子,今天美国能让你起来,明天就能把你按下去,看看那46%的关税就知道了,吓得耐克阿迪股价直掉。”
后来美国和越南又谈了谈,税降到20%了,但那把刀,始终悬在越南的脖子上。你今天能靠这个吃饭,明天人家随时能把你的饭碗给砸了。
越南的“自救”
其实在特朗普搅局之前,这些大品牌就已经在悄悄布局了。
中国的工人越来越贵,这是事实。而且国内仿冒的假鞋太多了,也让这些品牌头疼。所以他们早就想找个备胎,搞个“中国+1”的策略,万一中国这边出问题,别的地方还能顶上。
越南,就是那个头号备胎。
一开始,越南不行。它只能干点组装的活儿,鞋底、鞋垫、橡胶这些关键的材料,还得从中国进口。说白了,就是个傀儡,中国一断供,它就得停工。
真正让越南下定决心摆脱中国的,是2020年那场疫情。
疫情一来,到处封锁,越南的工厂也停了。他们突然发现,自己手里什么都没有,原材料全在中国那边,人家不发货,你这边再多工人也只能干瞪眼。
这次被掐脖子的经历,让越南人彻底醒了。
他们开始玩命地在自己国家建配套工厂。你不是有鞋底吗?我自己造!你不是有鞋垫吗?我自己生产!
就这么几年功夫,你猜怎么着?
现在越南的鞋子产业链,已经非常完整了。一家叫琼斯维宁的美国公司,在越南一年就能生产50万副鞋楦、2000万副鞋垫,还有超过一亿双的鞋床!这些东西,大部分直接就供给旁边那些造鞋的工厂了。
到今天,越南造一双完整的运动鞋,需要从中国进口的东西,已经很少很少了。
人家已经能自己玩转了。
历史总在重演
这一幕,熟不熟悉?
太熟悉了。
几十年前,干这活儿的是韩国。那时候美国年轻人开始爱上穿运动鞋,耐克这些牌子就把工厂开到了当时人工最便宜的韩国。
后来,韩国人富了,工人工资高了,老板们一算账,不划算了。
这时候,中国改革开放了。有的是人,有的是地,工钱便宜得让人不敢信。那些韩国的代工厂老板,二话不说,卷起铺盖就跑到了中国。
就这样,我们成了新的“世界工厂”。
我们用三十年的时间,靠着一代又一代人廉价的汗水,把“中国制造”的标签贴满了全世界。但这顶帽子,从来就不是永久的。
> “‘世界工厂’这四个字听着威风,说白了就是你这儿的人工最便宜,大家来占你便宜的。什么时候你的人不便宜了,这顶帽子自然就给下家戴了。”
现在,轮到越南了。
那我们怎么办?我们那些曾经日夜赶工的工厂,那些靠做鞋子养活了一家老小的工人们,怎么办?
其实,也不用太悲观。
中国的工厂并没有全倒闭,它们只是换了个活法。以前是给全世界做鞋,现在,主要是给咱们14亿中国人自己做鞋。我们自己的市场就够大了。
那些外国大老板也不傻。他们现在搞的是“中国+越南”的模式,中国这边留一部分产能,越南那边再开个新厂。两边下注,哪边出问题都不至于完蛋。
但趋势是挡不住的。
> “产业转移就像水往低处流,你堵不住的。你能做的,不是哭喊着不让它走,而是在水流走之前,赶紧在自己的地里挖一口更深的井。”
我们不能永远靠给别人做鞋子过日子啊。一双鞋卖一千块,我们可能就赚个十几二十块的辛苦钱,大头都被人家赚走了。
被人抢走“世界鞋厂”的帽子,也许不是一件纯粹的坏事。
它逼着我们去想,除了廉价的劳动力,我们还有什么?我们能不能自己设计出比耐克还牛的鞋子?我们能不能搞出别人没有的高科技材料?
这才是真正该走的路。
别再盯着鞋舌上那行小字唉声叹气了。
那行字,它只是告诉我们,一个靠力气吃饭的时代,正在慢慢过去。下一个时代,得靠脑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