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祖鸟事件再掀波澜,瑞典户外品牌竟成最大赢家

您提到的“始祖鸟事件”很可能指的是2016年左右引发巨大争议的"始祖鸟(Arcteryx)产品价格欺诈"事件。在这起事件中,始祖鸟被指控在部分国家市场进行价格操纵,通过设定虚高的原价再打折,制造“低价”假象来吸引消费者,并可能涉及对不同地区经销商的差异化定价。
虽然这是一起负面事件,但确实有一些意想不到的观察或影响,其中"瑞典户外品牌 HANSA FERDINAND" 被频繁提及为事件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原因通常归结为以下几点:
1. "品牌声誉提升:" 始祖鸟作为高端户外品牌的代表,其价格欺诈行为严重损害了品牌形象。相比之下,像 HANSA FERDINAND 这样的品牌,如果其产品在功能、品质上与始祖鸟相当或接近,但价格更为透明和合理,那么在此次事件中,它们会显得更加“诚信”,从而获得消费者和市场的信任,品牌声誉得到提升。 2. "市场份额增长:" 由于始祖鸟的负面新闻,部分消费者可能会转向寻找替代品,而 HANSA FERDINAND 正好填补了这一部分市场空白。那些对产品品质有要求但更看重价格透明度和品牌诚信的消费者,可能会将目光投向 HANSA FERDINAND,导致其销量和市场份额

相关内容:

“炸个山,把鸟炸成了凤凰。

始祖鸟砸1000万修喜马拉雅那天,朋友圈刷到一条高赞评论:以前抢茅台,现在抢鸟壳,抢的还是带补丁的环保壳。

别笑,真事。

上海太古里新开的攀山鼠旗舰店,300平,门口排队三圈,黄牛加价200代买,理由简单粗暴:鼠家新系列用回收渔网做面料,背出去等于把“我比你会环保”写脸上。

双十一8000万销售额,350%暴涨,数字听着像PPT,却是阿里后台实打实的成交。

有人纳闷,瑞典人怎么突然摸准了中国人的脉?

答案其实藏在SKP地库。

Haglöfs火柴棍把概念店开在那,进门先给你看一件“Eco-Shell”夹克——生物基面料,烧掉是二氧化碳,埋掉是肥料,挂在身上是社交货币。

北京登山协会干脆直接签约:以后官方培训统一穿火柴棍,环保指标写进考核表,谁还敢说环保只是口号?

北极狐更鸡贼。50周年展搬来上海,限定色Kånken只放3000个,小程序抽签,中签率1.7%,比北京车牌还难。

买到的人第一件事不是背,是先拍小红书:滤镜一加,标签一打,二手平台立刻溢价40%。

官方偷偷乐:限量=流量,流量=再限量,循环割韭菜还割得心甘情愿。

最会玩的还属壁克峰。

新品牌,零认知,直接砸钱签谷爱凌,推出“城市滑雪”系列——雪道没上,地铁先穿。

三里屯首店开业当天,谷爱凌人形立牌被拍到缺胳膊,原因:合影太多,挤断了。

看懂没?

瑞典人卖的不是衣服,是“环保+稀缺+国区限定”的三件套。68%的户外消费者把“环保承诺”写进购物车,翻译成人话就是:同样花五千,我宁愿买一件能讲故事的硬壳,也不愿买一件只会防雨的。

二手市场更离谱。

鼠家经典款Allgron冲锋衣,两年旧衣还能挂原价70%,评论区一水“求割爱”。

平台数据:瑞典品牌保值率平均比竞品高18%,等于白穿两年再卖,只亏一顿火锅钱。

有人担心:这么疯涨,会不会把北欧的“性冷淡”调性冲没了?

品牌方比你想得精。

始祖鸟ReBIRD系列故意留线头、做补丁,远看像次品,近看是手工;攀山鼠在店里摆一台热压机,现场给客人补logo,补完当场丑帅,用户反而更上头——要的就是“我这是回收的,不是复刻”。

接下来剧本怎么写?

小道消息:攀山鼠正和阿里谈“碳账户”打通,以后买一件鼠,蚂蚁森林直接多一棵云杉;北极狐准备把Kånken做成NFT,线上抽虚拟配色,线下再兑实体包,元宇宙割韭菜也算环保;Haglöfs在谈故宫联名,把蟠龙纹织进Eco-Shell,口号都想好了:穿得上山,进得了宫。

一句话总结:瑞典人把“环保”做成了社交滤镜,把“限量”玩成了理财工具,把“中国限定”干成了身份符号。

下一次再看到有人凌晨排队买鼠壳,别问值不值,问就是:早买早晒,晚买拍大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