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陷风波之后,白百何凭借文艺片华丽逆袭

白百何在经历了“离婚风波”的巨大舆论压力和事业低谷后,确实尝试通过转型和专注于不同类型的作品来“翻盘”。虽然“文艺片”这个标签可能不完全涵盖她所有的转型尝试,但她在电影领域确实展现了更多元化的选择,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这可以被视为一种广义上的“翻盘”努力。
以下是她经历风波后事业调整的一些关键点:
1. "暂时减少主流剧曝光":风波期间及之后的一段时间,白百何减少了对高热度、大制作的商业电视剧的投入,避免了过多地将公众注意力引向个人争议。 2. "聚焦电影领域":她将更多精力转向电影行业,寻求突破。 3. "尝试不同类型的角色": "《捉妖记》系列 (Monster Hunt)":饰演“小唯”。虽然这部影片是商业奇幻片,但“小唯”角色本身带有一定的文艺、神秘色彩,并且角色设定独特,让她摆脱了以往部分固化的形象。这部影片取得了巨大的票房成功,让她重新获得了商业上的认可。 "《滚蛋吧!肿瘤君》(Fighting Cancer)":这是她自导自演的处女作,改编自真实故事。这部电影带有强烈的个人情感和纪实色彩,展现了她在面对人生困境后的思考和力量。虽然票房规模不如《捉妖记》,但其在口碑和情感共鸣上获得了很高评价,

相关内容:

今年在内娱没怎么被提起的白百何,突然在国际影坛炸了两个小惊雷。

9月釜山电影节,她演的《罗目的黄昏》拿了最佳影片;

10月东京电影节,另一部《春树》又进了主竞赛单元,能争最高奖。

这两部戏的导演都是张律,专门拍文艺片的。

据说先拍的《春树》,他觉得白百何演得好,才接着找她拍《罗目》。


白百何王珞丹,戏路像却命运不同


放在几年前,没人会想到她会靠文艺片翻红。

毕竟早年间提起白百何,大家第一反应都是“小妞电影”。

2011年那部《失恋33天》太狠了,850万的成本,最后拿了3.5亿票房,把同期的《速度与激情5》都压了一头。

那时候她才27岁,凭着黄小仙那个角色,直接成了“小妞电影”的代言人。

现在回头看,那时候内娱票房基本是黄渤、王宝强这些男演员的天下;

她一个女的能靠女性视角撑起一部戏的票房,其实挺难得的。

那时候的白百何,演的角色总让人觉得“像自己”。

《被偷走的那五年》里失恋后又想挽回的女生;

《滚蛋吧!肿瘤君》里笑着对抗癌症的熊顿,都不是什么大女主,就是普通都市里的姑娘。

她演得也不装,没有那种“演员在演”的感觉。

那时候还有个绕不开的话题,就是她和王珞丹。

俩人长得像,戏路也像,早年间王珞丹其实更先火。

《奋斗》里的米莱,《我的青春谁作主》里的钱小样,都是当时的爆款角色。

结果白百何靠《失恋33天》一出来,俩人就有点“命运交换”的意思了。

白百何后来的资源越来越顺,《分手合约》《捉妖记》一部接一部。

2015年光她主演的电影就拿了30亿票房,《捉妖记》一部就快17亿。

那时候大家都说“只要是白百何的电影,票房就稳了”,她也成了内地女演员票房第一,连章子怡、巩俐这些前辈都得和她一起争奖项。

2016年她还凭着《滚蛋吧!肿瘤君》赢了巩俐的《归来》,拿了华表奖影后。

反观王珞丹,后来想转型,演古装、演文艺片,都没掀起什么水花;

2015年和白百何同一天上映的电影,首日票房差了五倍,慢慢就淡出主流视野了。


冤陷风波,事业急转直下


其实也不是王珞丹演得不好,就是白百何太“接地气”。

章子怡、周迅这些大花离观众太远,王珞丹早期的角色也偏“个性”,而白百何演的,就是大家每天都会遇到的情绪。

如果没有2017年那事儿,白百何说不定早就成了内地第一个百亿票房女演员。

那年4月,她和靳东的《外科风云》马上要播,她还在宣传会上提“我们家陈老师”,秀恩爱。

结果没几天,卓伟就爆出她在泰国和男模约会的视频,全网瞬间炸了。

大家都骂她“婚内出轨”,苦心经营的“恩爱夫妻”人设碎得稀烂。

后来陈羽凡出来说俩人2015年就离婚了,还说要退出娱乐圈,白百何也发了声明,但舆论根本压不下去。

代言没了,综艺停了,连已经拍好的戏都受影响。

现在回头看,那事儿挺冤的。

直到2018年陈羽凡因为吸毒被抓,大家才知道,他早就有同居的女友,当初根本不是白百何的问题。

舆论一下子就反过来了,有人开始心疼她,说她背了这么久的黑锅。

但她的事业已经掉下去了,以前那种“单枪匹马撑票房”的日子,再也回不来了。

后来的几年,白百何几乎没怎么在公众面前露面,有人说她被封杀了,有人说她退圈了。

但其实她没闲着,就是默默拍作品。

2021年的《门锁》,打着“复出”的旗号,讲独居女性的安全问题。

可惜片子为了凑惊悚效果,加了太多追车、爆炸的戏,把女性议题搞得很表面,最后口碑扑了。

还有《妈阁是座城》,李少红导演,严歌苓的小说改编,她演的梅晓鸥是个赌场叠码仔,又精明又痴情。

可片子本身叙事太散,票房也没起来。



白百何的野心:不困过往,专注演戏


倒是后来拍的电视剧,让大家又想起她的好。

《骄阳伴我》里她演的女导演,面对年龄焦虑、婚姻失败,不矫情不抱怨,该工作就工作,该放手就放手;

《欢迎光临》里的空姐,独立又清醒,没一点“受气包”的样子。

那时候才觉得,白百何的演技没丢,反而比以前更沉得下来了。

以前演的是“情绪”,现在演的是“人心”。

现在的白百何,日子过得挺低调。很少上综艺,微博上偶尔发点做饭的照片、和父母散步的日常;

大家才知道她早就再婚了,还生了个小儿子,丈夫是导演张思麟,俩人是大学同学,各自经历过婚姻后又走到一起。

这种生活状态,和她以前的“票房女王”身份反差挺大,但看着很踏实。

不用再维持什么人设,不用再应付没完没了的宣传,想拍戏就拍,想陪家人就陪家人。

有人说她现在还带着“野心”,不然不会接两部文艺片去冲国际电影节。

但我觉得这种“野心”挺好的,不是争什么票房第一,不是抢多少资源,而是不想被过去的标签困住,不想被舆论打垮。

她以前靠小妞电影火,后来被误会、被低谷,现在能靠文艺片重新被看见,靠的不是运气,是她没放弃演戏这件事。

四十岁的白百何,早就不是当年那个演黄小仙的小姑娘了。

她经历过巅峰,也摔过谷底;爱过,也被误解过。

现在的她,不用再证明自己有多能扛票房,不用再活在别人的评价里,只是安安静静演好每一个角色,过好自己的日子。

就像《罗目的黄昏》里她演的小白,在小镇上找过去的感情,其实也是在找自己。

而白百何自己,大概也是在这些年的起起落落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节奏。

不慌不忙,却始终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