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猫618半程战报,产业带商家天天特卖狂揽3亿订单,抢跑年中购物狂欢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反映了当前中国电商生态和产业带商家运作模式的几个关键特点:
1. "产业带商家对线上渠道的深度依赖和高效运作:" 产业带商家通常拥有强大的供应链基础和生产能力。他们能够直接触达源头工厂,成本和效率优势明显。在天猫这样的大平台,他们能够迅速将线下工厂的产能转化为线上订单,尤其是在大促期间,这种能力更为突出。
2. "“天天特卖”模式的有效性:" 天猫的“天天特卖”频道,通过持续性的、低门槛的促销活动,为商家提供了一个稳定承接流量和订单的渠道。这种模式不一定追求单场大促的极致GMV,但更注重订单量的持续积累和用户习惯的养成。对于产业带商家来说,这提供了一个稳定销售、清理库存、获取订单的可靠途径。
3. "订单量的惊人规模:" 3亿笔订单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数字,这背后不仅仅是量的积累,更体现了产业带商家在平台上的强大势能。这足以说明: 产业带商品本身具有强大的市场需求。 产业带商家在成本、供应链、响应速度等方面具备显著优势。 天猫平台(包括其流量、工具、服务)对产业带商家的赋能作用。
4. "大促节奏的前置和常态化:" 这个数据表明,产业带

相关内容:

天猫618,中国产业带商家率先达成“小目标”。6月10日,天天特卖宣布,今年“年中特卖会”上,中国产业带商家已经成功抢得3亿笔订单,目标达成速度远超预期。

5月中旬,淘宝天天特卖宣布,天猫618期间,天天特卖“年中特卖会”预计用一个月时间,为中国产业带商家带来3亿笔订单。天猫618刚进行到一半,这一目标便已达成,中国产业带商家被天天特卖彻底引爆。


作为国内C2M生态的发起者和领军者、阿里集团改造供应链的排头兵,天天特卖在天猫618期间超预期成功引爆产业带商家,也宣示着阿里平台对传统制造产业带和地方特色产业带的改造进入收获期。

天天特卖从去年11月底转型升级以来,先后推出“天天工厂”计划和“C2M产区”计划,用阿里成熟的大数据、IoT技术,对传统制造业工厂和产业带进行数字升级。此次“年中特卖会”提前十天完成3亿订单目标,C2M模式成为中国产业带商家突围密码。

作为今年天猫618的产业带抢单王,东阳服配产业带的冰袖就是C2M模式孵化的爆款。在天天特卖大数据的指导下,商家对冰袖进行了防勾丝、抗起球处理,并且推出拇指款,在腕部进行加固,方便有车一族穿戴。

经过C2M改造后的爆款冰袖,在此次天天特卖“年中特卖会”上连续创下日销十万件的傲人成绩,东阳服配产业带这个传统产业带也因此焕发新机。

天猫618期间,被天天特卖引爆的产业带中,大部分集中在浙江、福建、广东等东南沿海地区。该地区传统制造业基础雄厚,经天天特卖数字升级赋能后,产线对7亿淘宝消费者的需求响应更为迅速,日销十万的爆款接连产生。

值得一提的是,以枣庄地方食品产业带、郑州特色食品产业带、商丘服装产业带为代表的内陆地区制造业产业带和地方特色产业带,在今年天猫618期间脱颖而出,表现十分亮眼。据悉,去年底,中国产业带工厂从天天特卖抢到的订单不足每月1000万笔,如今,这个数字变成日抢近2000万笔,半年成长6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