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制造业的民营企业在当前和可预见的未来,确实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光明的前景,但这并非绝对保证,其发展程度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为什么说先进制造业的民企前途光明?"
"政策支持:"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包括减税降费、融资支持、人才引进等,为民营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市场巨大:" 中国拥有庞大的国内市场,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为先进制造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创新能力提升:" 民营企业越来越重视研发投入,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在一些领域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机制灵活:" 民营企业通常机制灵活,决策效率高,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
"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是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民营企业更容易接受新事物,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更具活力。
"全球化机遇:" 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为民营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更多机遇。
"但民营企业也面临一些挑战:"
"融资难、融资贵:" 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相对有限,融资成本较高,仍然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人才短缺:" 先进制造业需要高技能人才,而民营企业在这方面与国有企业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核心技术缺乏:" 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仍然依赖进口,民营企业需要
相关内容:
“基本经济制度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制度。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这段重要讲话,给民营企业家——爱登堡电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绥留下深刻印象。在近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李绥说,总书记讲话给我们民营企业家吃了“定心丸”。
一介书生白手起家
爱登堡电梯集团董事长李绥是浙江人。1981年考上华东纺织工学院(中国纺织大学、东华大学的前身),研究生毕业后在上海交通大学工作、教书,上世纪九十年代,李绥辞职下海,创办爱登堡电梯。“当时看到在中国使用的电梯控制水平低,有技术改良的空间,市场潜力蛮大,我对自己的能力也是蛮自信的,觉得可以做一番事。”于是他就辞职下海了,一介书生白手起家。

图说:爱登堡总部大楼 爱登堡提供
从一开始,李绥就专注做电梯的核心控制部件。有了点积蓄,1997年,在闵行区梅陇买地盖工厂;随着公司的发展,旧厂房容量不够了,2000年,搬迁到浦江镇,盖了更大的厂房;2005年,公司再次扩建。
除了上海总部不断扩建外,爱登堡电梯还建造了六大基地,包括位于华东地区的江苏公司、华中地区的湖北公司、华北地区的天津公司,西北地区的新疆公司、西南地区的贵州公司,还有一个是位于德国的基地,李绥说这里是高端部件和高端整机制造基地。到目前已经形成了上海总部为集团的研发、营销和培训中心,6大基地为生产制造基地的格局。

图说:德国爱登堡奠基仪式 爱登堡提供
经过21年的发展,爱登堡已经成为一家有规模、有品牌影响力的电梯公司。在电梯安全、节能及售后服务方面始终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李绥说,爱登堡是中国电梯行业第一个获得电梯能效A级认证的企业,拥有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100多项国内外高科技含量的专利技术,公司成立院士专家工作站。从2005年世博会建设开始,是为世博建设指挥中心、行政中心、安保中心和媒体中心办公大楼供货的唯一电梯品牌。主要产品除了在中国销售外,还销往欧洲、澳洲、中东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
21年来没出一起安全事故
安全、节能和智慧是爱登堡的三张王牌。21年来,爱登堡电梯没有出现一起安全责任事故。李绥说,其他公司承诺的是“按照规范操作,不出事故”。爱登堡承诺的是“即使是不规范操作也保证安全”,就是错误操作也可以保证安全。他说,外资公司出个安全事故赔得起,中国公司如果出个事故,可能就面临倒闭了。所以这些年爱登堡把安全放在最重要得位置。
一般电梯上行、下行都耗能,而爱登堡电梯,把下行的动能、势能转化为电能。李绥算了个账,按电梯自重1000公斤,共28层28站,速度为2.5米/秒,电梯功率为16.9千瓦,效率为0.8,每天运行次数1000次,每次平均运行时间10秒,每年使用天数360天,每度电价格1元计算,一年可以节省电费5408元。
爱登堡售出的每台电梯都带有一个SIM卡,电梯运行的数据源源不断地传递给维保人员和爱登堡总部,任何异常情况都在监控之下。不管电梯在国内还是国外,数据都实时传递。从一开始的年销售100台到现在2万台,爱登堡所有售出的电梯都在监控之中。
除了主营业务外,爱登堡还创建了国家级高科技企业孵化器和节能环保楼宇设备产业园。 2010年,爱登堡打算造一个高速电梯实验塔。“和政府部门沟通后,他们觉得造塔投入产出比太差,不合算,不如造实验楼,既可以获得实验数据也可以把楼利用起来。”李绥说,于是造了现在的21层爱登堡大楼,这里是新兴技术孵化器,近100家微小型科技企业在这里孵化。制造电梯、维修电梯的技术工人缺乏,爱登堡还建了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不仅为自己也为整个电梯行业培养人才。
密集出台政策优化营商环境
最近,市级、区级纷纷出台政策,优化营商环境。记者近日从闵行区获悉,在政府改革方面,闵行区制定了《优化营商环境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行动方案》,从优化政务环境、市场环境、双创环境、开放环境、法制环境、人居环境六大方面,出台了29项重点任务、166条改革事项;在政策扶持方面,无论制造业还是服务业,初创企业还是成熟企业,都有与之相对应的政策体系,新的“春申人才计划”26条也刚刚出台;在服务体系方面,闵行建立并不断完善“百人团队联系百强企业工作机制”,同时今年开展了企业“大调研”工作,并将把这一工作机制化、常态化。
这几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回落,电梯制造业也受到一定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评价当前民营经济遇到的困难是“发展中的困难、前进中的问题、成长中的烦恼”,只要信心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这些困难“一定能在发展中得到解决”。李绥深表赞同。他说,“希望国人在选购商品的时候,学会看产品的技术性能、指标,而不是单纯地看品牌,一看美国、日本品牌就觉得不错,一看中国品牌就觉得不行,这是无知的表现,也不利于整个社会创新发展。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爱登堡的质量不输国际高端产品,我对爱登堡质量,对上海质量有信心。把产品做好,把售后服务做好,一定能超越国外品牌。”
新民晚报记者 鲁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