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75%家庭青睐母婴专营店消费,育儿成本年均支出突破3万元新高峰!

这两个信息点都反映了当前中国母婴市场的几个关键特征:
1. "母婴专营店是主流购物渠道:" "市场主导地位:" 近75%的家庭选择母婴专营店购物,说明这类店铺在母婴产品零售市场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这通常意味着它们在产品种类、专业性、购物体验或品牌认知度上具有优势,能够满足大部分家庭的核心购物需求。 "消费者信任度高:" 高选择率也可能反映了消费者对这些店铺的信任,认为它们能提供更可靠、更专业的产品和服务。
2. "育儿成本高昂:" "经济压力巨大:" 育儿成本平均达到3万元/年,这是一个相当高的数字。考虑到这是平均水平,实际花费可能远超于此,尤其对于多孩家庭或追求更高品质养育的家庭而言。 "市场驱动因素:" 如此高的成本无疑会极大地驱动母婴产品的消费需求。家庭需要购买大量的商品,包括奶粉、纸尿裤、衣物、玩具、早教产品、辅食、医疗保健等,这为母婴专营店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消费升级趋势:" 这个数字也可能反映了育儿观念的变化,许多家庭更愿意在孩子的健康、教育和发展上投入更多资源,倾向于购买更优质、更专业化的产品和服务。
"总结来说:"
这两个数据点描绘了一个"需求旺盛且竞争

相关内容:

记者 赵夏晔

10月13日-15日期间,2023首届黄河流域孕婴童产业博览会在济南国际会展中心举办,15日,孕婴童博览会圆满落幕。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在展会期间,从观展群众人群画像、关注的母婴品类、母婴消费、育儿成本等多维度进行了问卷调研。

问卷结果显示,到展观众人群中,宝妈比重55.6%,宝爸比重29.1%,在孕比例9.4%,宝爸、宝妈在孕婴童博览会现场“遛娃”热情极高,不管是有娃家庭还是在孕家庭都在现场享受了“吃喝玩乐一条龙”的服务。

到展观众中,以家庭为单位一孩家庭占到53.8%,二孩家庭17%,还有1.3%的三胎家庭以及25.1%的在孕家庭。

到展观众中,以家庭为单位一孩家庭占到53.8%,二孩家庭17%,还有1.3%的三胎家庭以及25.1%的在孕家庭。

问卷显示,超半数参展观众的孩子为5岁以下幼童,以及31.4%的在孕家庭。综合孩子数量选项来看,已有一胎并在孕的比例也较高。

从母婴商品及产品的关注度、消费渠道来看,到展观众多数本着“囤货”的心态,婴幼儿奶粉、尿裤、洗护、玩具、服饰占比较重,分别达到80.3%、59.2%、32.7%、38.1%。综合以上数据,到展观众对幼婴产品的关注度最高。

此外,更多家庭选择在母婴专营连锁店、综合商超进行购买母婴用品、食品,占比分别为74.4%、35.4%,多位家长表示,对于孩子的吃、穿、用,品牌、品质十分重要,秉着“看得见、摸得着”的原则,既能看到实物,还能看到效期,层层把关才可以给孩子用。此外,综合电商平台占比也较高,为46.6%“可以信赖的电商平台,品牌认证入驻的,可信度也较高”,有家长表示。

问及对孕婴童消费意愿及家庭育儿成本,多数家庭选择“只要孩子有需求,质量过关就购买”占比61%,显示了当代育儿理念,不管是早期育儿所需的奶粉、尿裤、玩具类还是长大后的早教、兴趣班,家长认为只要是孩子所需、质量过关,在所承受的范围内都可提供。

问卷显示,每个家庭的育儿成本大约在3万元每年,1-3万元的选择占比38.1%,3-5万元的选择占比27.4%,1万以下23.3%,5万以上10%,在消费水平日渐提高的当下,育儿成本也在逐年升高,但是从数据来看,家庭消费对育儿的成本是可以不计代价的,也显示了当代父母的消费观。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