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你说的这个“品牌人格分裂”现象,确实挺常见的,也挺让人哭笑不得的。我帮你梳理一下,看看是不是你遇到的这种情况:
"常见的“品牌人格分裂”表现:"
1. "前后矛盾:"
上一秒还在强调“匠心”、“高端”、“稳重”,下一秒就突然玩起“土味”、“搞笑”、“接地气”的营销,让老粉摸不着头脑。
Slogan 改了又改,每次都像是换了个人。
2. "线上线下不一:"
线上官方账号温文尔雅,讲情怀、讲价值观。
线下门店或者客服却态度随意,甚至有点“甩锅”的意思。
线上宣传“环保”、“可持续”,线下却被爆出浪费资源或者使用不环保材料。
3. "用户群体错位:"
营销内容一会儿是针对“Z世代”的潮流玩法,一会儿又是对着“银发族”的温情故事,完全没找准自己的核心受众。
产品设计一会儿很前卫,一会儿又很保守,让人看不懂品牌到底想走什么路线。
4. "内部沟通不畅导致的外部表现:"
不同部门(比如市场部、产品部、客服部)对品牌定位的理解不同,甚至互相矛盾,最终传递给
相关内容:

━━━━━
通常来说,一个品牌一场秀
但这次我们一下子看了八场
你们说这个品牌是不是疯了
━━━━━
如果到现在为止,你对穿羽绒服的印象还停留在“五颜六色很土”、“穿得像米其林一样臃肿”,甚至觉得买羽绒服不如去某宝上代购一件加拿大鹅,那在时髦这件事情上,你真的连狗都比不过了。

祝:开工大吉,狗年吉祥
这不是在开玩笑,几天前,在 Moncler 2018秋冬的秀场上,一群穿着羽绒服的 Mondog 正作为秀场的一部分,假装比赛跑步。(它们可能是唯一能成功进入秀场,并任性奔跑的生肖了吧。)

它们身上穿的正是去年 Moncler 与宠物品牌 Poldo dog couture 合作的迷你羽绒服系列——把 Moncler 经典亮面尼龙羽绒背心和针织背心按比例缩小到了中小型犬的尺寸,成为了秀场的一个小彩蛋。
狗穿羽绒服还都是小意思。更夸张的是,Moncler,好好一个卖羽绒服的品牌,这次居然大手笔搞起了人格分裂,本季重磅推出的8个设计师系列 Moncler Genius,八个分身,每个都吸睛十足。


这次合作的八位设计师分别是 Valentino 创意总监 Pierpaolo Piccioli、知名造型师 Karl Templer、 Sandro Mandrino、设计师 Simone Rocha、英国当红的设计师 Craig Green 及 川久保玲门徒二宫启 Kei Ninomiya,被誉为日本潮流教父的藤原浩和 Palm Angels 设计师 Francesco Ragazzi(也是 Moncler 艺术总监)。他们的加入让 Moncler 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多样和个性。
“Moncler 将不再办传统的走秀了”,Moncler CEO Remo Ruffini 说,“从现在开始,新的吸引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的方式,是每个月都推出新产品。”为了适应新媒体时代的节奏,从6月15日开始,Moncler 每月会挑选一位 Genius 来推出新系列,让消费者永远对品牌保持新鲜感。至于6月第一个上架的设计师是谁、系列长什么样?先卖个关子,我们会在下文中告诉你《智族GQ》获取的独家消息。
━━━━━

展览现场:当我们2月20日当晚走进秀场的时候,就立马感受到了一股”史无前例“的新鲜劲儿。每个设计师的展馆都有一个编号,并设立了不同的主题。因为有些场馆太热门,没过多久门口就排起了长队,以至于恍惚间,我们以为自己来到了上海世博会。你可以点开视频,感受一下现场的气氛。
视频加载中...
《Moncler Genius 1-8》
MONCLER 1
Pierpaolo Piccioli

Pierpaolo Piccioli 合作系列的展厅,作为整个场馆的中心,被布置成了一个圆形教堂的样子。

墙上挂着的画作,灵感来自于罗马的教堂
这一系列以女装斗篷为主,很多人都说像彩色象棋,但其实在地上转圈,也有可能成为人工扫地机。它们可以从头裹到脚,独特的设计使其不会来回晃荡。

长板的“象棋装”可能一般人比较难驾驭,但是爱在冬天露长腿的你可以尝试一下这个系列短板的羽绒夹克。

贴身剪裁显身瘦,包头设计暖耳朵,明明是休闲羽绒但可以穿成哥特僧侣,这是必须要入手的。不像女装的多色选择,男装只有黑色的款式。
MONCLER 2
1952

2号场馆是 Moncler 1952 系列,1952 是品牌创立的年份,所以某种程度上说,这是最贴近 Moncler 的一个系列——运用了 Moncler 最经典的大衣版形,配上丰富的色彩,显得非常年轻。鲜艳的冬季御寒服装并不是 Moncler 的专利,但是这里陈列给大家的是一些细致、参考度极高的混搭风格。

红蓝的公鸡印花、双三角组成的 M,其实都是品牌创立伊始的 logo 元素,被回收利用在外套和鞋子上。印花和 logo 是这次 Moncler 很重笔墨的设计,一直强调要有态度和个性,但也不要忘本忘根。

撞色与拼接设计的斗篷,谁能驾驭住?这是一件有趣的单品,是民族风还是个性风格,要看是谁穿了。

经典的版型,但是加上了不同材质的拼接元素,老气的“米其林”味儿马上就消失了。短裤和 legging 搭配印花长袜与高帮运动鞋,年轻还是年轻。

在场还有在地面上的彩色“小山丘”,设计师把这个系列用剩下来的边角料缝制了一条毯子,有点像中国传统的百家被(注:中国早期社会的一项习俗。婴儿满一百天时,父母会收集亲朋好友的布料,拼接缝制百家被,保佑婴儿健康成长)。
MONCLER 3
GRENOBLE

第3号场馆比较特别,所有的模特都是躺在地上工作的。从远处看,你会以为一群模特被挂在了墙壁上,走进才发现这其是一面大镜子,把一群躺在雪地里的模特反射到墙上。灯光一转,他们就变换动作,表现一个人在雪地上运动时的不同姿态,呈现出衣服在各种动作时的形态。而模特身上穿的衣服,让人更是有种进入了极繁主义世界的错觉,放两张大图让你感受一下。


这个系列是 Moncler 的滑雪系列,这次的特色之一是将不同材质的布料运用到了同一件登山装备上,触感丰富,使用了大胆的印花,兼顾技术质量的同时,混搭的风格还是蛮让人耳目一新的。
MONCLER 4
SIMONE ROCHA

4号场馆的 Moncler Simone Rocha 系列在场馆内搭建了一座雪山,灵感来自于维多利亚时代在雪中行走的女性——那些穿着繁复衬裙的勇敢登山者。

该系列主要以女装为主,运用了大量的荷叶边和花瓣的装饰,专注于厚重轮廓和解构比例,在御寒衣服中难得一见女装特征明显的系列。手工的亮点也十分抢眼:领口的葡萄状宝石、墨镜上的亮片花瓣、腰带上的宝红珠石等等。
MONCLER 5
CRAIG GREEN

几乎是伦敦最红的设计师 Craig Green 把5号场地设计成了可以上下压缩的气囊,改写了服装与身体、服装与环境之间的对话。

这次的系列一切都十分的 Craig Green,捆绑的功能性和密集的层次感都是典型的特征。但是材质上却跟 Moncler 的羽绒系列天衣无缝地结合了起来。
以“折磨模特”为乐的 Craig Green,这次也没“放过”他们。把真人包裹在羽绒服里面,只露出五分之一的脸,其实里面的模特已经浑身湿透了。不过相比于之前他把模特做成木筏,在他们脸上“钉”木板的艺术行为,这次显然客气了很多。
MONCLER 6
NOIR KEI NINOMIYA

Kei Ninomiya(二宫启)利用堆叠元素构成可穿戴的几何图案,首次将其极耗神思的技艺应用到羽绒服饰及针织类服饰上。远看是优雅的黑玫瑰,近看全是五十度黑:皮头套、锁链围脖、金属与皮等等。

同样还是黑色的羽绒,但在工艺上下了一点功夫,上身的气质就完全改变了,穿起来有种科幻美。
MONCLER 7
FRAGMENT HIROSHI FUJIWARA

根据我们获得的独家消息,7号馆的 Fragment Hiroshi Fujiwara 藤原浩正是 Moncler Genius 里第一个在6月发售的系列。场馆特色是一个玻璃墙背后的日式花园。这个系列以男装为主,设计师偏爱使用带着态度的 slogan。

这件羽绒衬衣的背面写着:"To the south, to the west, to the east, to the north",寓意着潮流大同。根据中国男士的穿衣偏好,我们猜,这款衬衫式羽绒服大概会受到程序员热烈追捧。

另外,这一系列还大量采用了复古字体的 Moncler logo,把品牌 Logo 符号化使用。

MONCLER 8
PALM ANGELS

第八个展厅布置成了小卖部的样子,现场所有人不能摸不能进去看,只能远远瞄上一眼,或者跟柜台姑娘说上几句话。从“店铺”装修来看,Palm Angels 本身的潮牌气质显露无疑,饥饿营销从发布会就做了起来。

但是设计师却忍不住在自己的社交网络率先露出 look book,看起来这个系列将会出现更多清凉设计的 Moncler 产品,以后 Cool Kids 去蹦迪也能穿 Moncler。
━━━━━
对于 Moncler Genius 计划,我们收集了许多重量级时装人士的评论,让你知道这个零售新计划,到底有多么震撼。




超模 Heidi Klum 在《Project Runway》中说过的一句话“One day you’re in, and the next day you’re out”,成为了如今时装界的真实写照。
当社交网络不断挑战着传统时装业,新一代的年轻族群更关心什么时候可以第一时间穿上最新款衣服、鞋子或是背上最新潮的包包。在这种消费背景下,Burberry 在2016年提出“即看即买”概念,让年轻的时装迷们可以立即买到刚从 T 台上闪亮的衣服、配饰等,不用再等待长达4-6个月的时间,彻底拉近了普通消费者与高高在上的时装的距离。
不过,当即看即买的效应还没坐热的时候,更新颖的时装零售模式诞生了——“Moncler Genius”计划。Moncler 花了将近两年的时间筹备的 Moncler Genius,以“一屋·众声(One House, Different Voices)” 为口号,并选择在这一季的女装周一同发布八个系列,可以说是相当震撼了。
事实上,这并不是 Moncler 第一次做这样让人大呼过瘾的事了。关于让衣服和品牌变得更加“instagramable”这件事情上,Moncler 从来没有落后过。
2015秋冬时装周 ,Moncler Grenoble 把秀场变成了剧院,上演了一出穿着羽绒服的奇幻婚礼。


Moncler Grenoble 还将人们的视线锁定在纽约 Chelsea Piers 高尔夫球练习场;

在春季的 Grand Central 车站,Moncler Grenoble 把时装发布会办成了一场即兴的歌舞派对;

而那场在中央公园的 Wollman Rink 溜冰场上演的流动展示会上,Moncler 了 180位滑冰者同台共舞。尽管纽约的室外气温已经接近冰点,但现场侍者不断送上一杯又一杯的苹果酒、热巧克力和热红酒,再冷的气氛也能迅速热络起来。

2017年的春季广告,Moncler 还找来了中国艺术家刘勃麟,让他在自己身上绘制了两件羽绒外套,”隐形“在纽约的中央公园或是老书店之中。

没错,诸如此类的形式变化和尝试成功制造了许多让人眼前一亮的效果,让 Moncler 渐渐赢得了社交网络的点赞阵地。网红博主、明星艺人开始纷纷带头穿起来,贝克汉姆、抖森、Kanye West、范冰冰、李晨、章子怡、李易峰等都在穿 Moncler。鹿晗还说:“后悔钢铁侠(玩偶)买太多,但是 Moncler 羽绒服永远不嫌多!”

小贝展示羽绒典型的两种穿法:穿上或者再穿一件

侃爷是出了名的 Moncler 粉丝,羽绒、西装、帽子什么都买,差点忘记他自己也有一个牌子。

Rihanna 把羽绒穿出时髦 oversized 的玩味儿;超模 Karlie Kloss 可能是怕冷,老老实实严严实实地穿也是舒服简单。

听说马云爸爸连续三年都穿去了乌镇互联网大会。
当然, Moncler 不是一直都那么受欢迎,2003年还曾经历过一段濒临破产的窘境。在那之前,时装编辑们的嘴里是绝对不会冒出 Moncler 这个词的,而在消费者眼中,它只是一家“过气”的小众专业滑雪服品牌。品牌做过最了不起的一件事莫过于曾为法国奥运滑雪代表队提供队服。


Grenoble 1968 Grenoble 冬奥会,法国滑雪队队服
可能很多人未必会知道,由法国企业家 René Ramillon 创办于 1952年的 Moncler,一开始是靠生产专业滑雪服等羽绒制品起家的。品牌知名度较低,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它的商业模式——一直都是以批发和国内业务为主,商品基本只会出现在运动服饰商店,与时尚、潮流一点儿都不沾边。
乍看之下以为是过年去滑雪拍的全家福,但这其实是1952年 Moncler 的广告大片
2003年,濒临破产的 Moncler 被意大利企业家 Remo Ruffini 收购之后,无论对公司的营收还是知名度,都可以说是力挽狂澜。

Moncler 董事会主席兼 CEO : Remo Ruffini
2003年 Moncler 的年销售额还是 6200万美元,到了 2010年已经增长到 3.68亿美元,2017年 Moncler 的利润率还逆着整个时装行业的潮流不降反升,现在已经成功转型为年销售额破 10亿欧元大关的国际知名奢侈品牌。
时装的世界里从来不存在奇迹。Ruffini 接手 Moncler 之后,马上搞起了新的动作:从2003买下 Moncler 开始,品牌 CEO Remo Ruffini 找来 Junya Watanabe(渡边弥醇)、Ami、Fendi、Nicolas Ghesquière 等一众品牌来跨界合作,让看似时尚灾难的羽绒服,大步的迈进了时装殿堂,同时也走进了消费者的心里,满足了各个年龄层消费者的喜好。这一点从 Moncler 公布的业绩来看,即可得到证明。

Moncler 与 Ami 推出的合作系列

Moncler Lunettes:由著名美国音乐制作人 Pharrell Williams 在 2013合作设计的太阳眼镜系列

Moncler O: Moncler 和 Off-White 合作系列
Moncler 还曾聘请知名设计师 Thom Browne、Giambattista Valli 分别操刀品牌旗下女装、男装系列。

Moncler Gamme Bleu:由 Thom Browne 设计的 Moncler 男装

Moncler Gamme Rouge:由 Giambattista Valli 设计的女装
同时,Moncler 也招来各种时装界的大咖来拍摄商业大片,其中一位便是著名的摄影师 Annie Leibovitz。



如今,当人们的旅行方式、生活方式时时都在发生改变的时候,这个把 Moncler 从“卖羽绒服的”拯救成全球知名奢侈生活方式品牌的男人 Remo Ruffini 更希望“品牌和消费者应该每天都产生沟通,而不是要等上半年之久。”他还说:“最重要的还是不能忘记自己的‘根’,但同时要始终以放眼未来的眼光包容新的文化,这样你才能获得创造力和动力。”
策划:GQ 时装组 GQ 实验室
监制:Anson Chen、Rocco Liu
编辑/撰文:Max Li 、Yuki Yang、Anson Chen
视频拍摄/剪辑:范子豪

想看到更多的“明星视频”和“时尚资讯”吗? 请点击下方的“了解更多”!
